江西義寧州科舉時代概況

江西義寧州科舉時代概況

《義寧州志》載,落籍江西義寧州的客家人,他們為爭取獲得與當地土著人一樣的入學與應試科舉資格而不懈鬥爭。「雍正二年(1724年)四五月間,土著紳士為阻止客家人入籍和考試,圍攻州署,毆打赴考生童,知州劉世豪不畏脅迫,主持公道,並奏請准予客民入籍考試」,終使朝廷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在義寧州設置懷遠都,贏得了「懷遠都」之名。文曰「安輯棚民之請,耕山者概編保田,有產者另立都圖,以懷遠為名,隱寓招攜之義」允准「耕山者概編保甲,有產者另立都圖,童生課習五年,一律准予參加科考」。當上杭客家移民取得科舉入任的入場卷之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振興教育,培養人才。嘉慶二十四年,上杭客家移民紛紛捐資在縣城創建懷遠人的第一個書院:梯雲書院。張氏宗譜載,輝石公,於乾隆年間隨父元基公由閩之上杭遷寧,橘遷於彭市,再遷楊莊隴,公「倡立良祖公派冢,又襄彭市風車鼓石橋,助捐梯雲書院暨雲記賓興、軍需團練諸費」。又文淵公,諱斌,字彥勝,號文淵,世居閩杭,幼隨詵振公商寧之彭市,遂家焉。季子諱燦,字達三,號秋帆,例贈修職郎,「書院賓興之倡建,宗祠族譜之纂修」;何氏譜載,何巨珍、巨蘭兄弟兄弟移居江西義寧安鄉十三都護仙源立籍,第二代鳳歧與侄雲升「合進銅鼓奎光堂及書院捐名,共領院志壹部捐票弍紙存據」。何光水,字映瀾,號海門,諱雲漢,奉旨議敘八品,咸豐乙卯(1855年)年五月九日,城陷殉難,蒙恩蔭恤世襲雲騎尉。道光乙巳(1845年)年,光水公曾捐資助修梯雲書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上杭中都遷義寧安鄉十三都護仙源立籍的陳氏(人稱竹塅陳氏)一族為教育振興做的貢獻。《梯雲書院志》載,竹塅陳氏第四代孫陳規鋐(陳寶箴父),在創建梯雲書院的活動中,陳規鋐捐銀320兩,是五個捐銀最多者之一,推為首事之一。道光二十八年陳規鋐又以長子名義續捐銀200兩。道光二十九年再次捐銀200兩給梯雲書院賓興會。光緒十年(1884)陳規鋐長子陳寶箴回鄉,購936本兩千卷書捐給梯雲書院,光緒十八年,梯雲書院重修《梯雲書院志》,陳寶箴撰《梯雲書院記》並捐錢一百吊。陳氏家族對梯雲書院一如既往的關愛,贏得到了義寧客家人的尊敬等。梯雲書院的建立,為懷遠人培養了大批文、武公職人員人才。

據統計,自清乾隆至光緒末,義寧州客家人人文蔚起,科甲蟬聯:「懷遠都」有進士8人,占全縣同期進士17名的47%;舉人75名,占202名的37% ;武科舉人懷遠人占80%
。其中,上杭移民後裔就有上杭張化孫裔安鄉高麗支笏臣公,入選明經廷試進士、泰鄉北岸張明山張向日父子中咸豐辛亥恩科魁元,會試優等「授五品銜,賞戴藍翎,擢升廣昌營把總,駐防四年,盜弭民安」;有上杭廖花裔廖廷華,同治六年(1867年)舉人;有何氏何秉元同治十二年舉人、何尚華清光緒癸已舉人;有邱氏邱仰山,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舉人等。特別遷自上杭中都琳坊的竹塅陳氏「一門五傑」:「陳寶箴,官至湖南巡撫,支持維新變法,向光緒帝推薦維新人才,在湘辦新學興新政,為全國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從事變法者。其子陳三立,為同光體詩派領袖,清末民國初詩壇泰鬥。三立長子陳師曾,近代著名畫家,與齊白石齊名。三子陳寅恪,聞名海內外的史學大師,著名教授,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陳衡恪次子陳封懷,華南植物研究所所長,為的植物園建設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為植物園創始人之一」
。義寧州客家人的教育振興與義寧陳氏文化世家的迅速崛起,不但為義寧州文化史寫下重要的一頁,更為上杭祖地光宗耀祖、祠宇的文化內涵抹下了濃濃一筆。

義寧陳氏五傑之——湖南巡撫陳寶箴

懷遠人的傑出代表。義寧州懷遠都專門為閩粵返遷的客家人設立的。史稱懷遠人,懷遠話就是指客語銅鼓片。懷遠人就是清代落籍贛西北寧州(清嘉慶六年改稱義寧州。即當今銅鼓、修水兩縣域)的客家人。

寧州懷遠人就是客家人

(一)寧州(義寧州)懷遠人

懷遠人就是清雍正三年(1725)入籍懷遠都的懷遠人來自34個縣,共有248戶,2663人。其中29縣屬閩、粵、贛邊客家地區,占34縣的85.3%。來自29縣的241戶,2624人,分別占總戶數的97.2%和總人口的98.5%。且不說來自其它7縣,雖然占34縣的20.6%,但7戶39人僅分別占總戶數的2.8%和總人數的1%。可能他們原本也是祖籍在閩、粵、贛邊客家地區,後來輾轉來到寧州。也儘管清代及以後一段時間內,懷遠人還不知道自己叫客家人。但總體來說,寧州(義寧州)的懷遠人就是閩、粵、贛邊客家地區北遷的客家人及其後裔。這就是本文的結論。

(二)懷遠人概念的擴散

懷遠人的稱謂是因為有了懷遠都而派生的概念。它不會像懷遠都圖甲建置那樣非得由官方編組而成。懷遠人的稱謂則是對客家人群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這個概念會自然而然地擴散。這首先會在下面人數眾多的人群中擴散。

《全志》載,康熙五十五年(1716),閩廣兩省來寧州人眾數萬④。雍正元年,寧州知州在遞撫院呈文中說:寧州客民「略計壯幼萬有餘丁」⑤。而《圖冊》載入籍懷遠都的壯幼丁僅有1809人。那麼即使我們按寧州壯幼丁一萬人計算,也還有八千餘壯幼丁尚未加入懷遠都。這占據寧州客民82%的客民,就是前文已述的「耕山者概編保甲,有產者另立都圖③」的耕山者人群。除這批耕山者人群外,還有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幾代後續來寧的客家人。他們是來自客家祖地的一個偌大的移民群體。他們要等待來寧年屆20年,又要艱苦創業,買田置產,創造條件,逐批入籍懷遠都。因為他們與已入籍的懷遠人同根同源,又曾同為棚民,使用同一種語言——客家話進行交流,遵循同一種習俗——客家習俗過日子。有著不可割捨的情感和行為交往。他們把客家棚民團結一致,促成政府成立的懷遠都,看成是一個有形的整體,一座精神的靠山。通過相互通婚結親、宗族聯誼、日常共同的田間山頭勞作,將自己與懷遠人融為一體。他們自然而然會將自己認同為懷遠人,會在社會交往中自稱是懷遠人,也會被他人稱為懷遠人。

其次懷遠都越來越多人,就會向外播遷。筆者查閱過銅鼓客家盧、楊、邱、鄒、黃、賴等多個姓氏族譜,基本上都有族人播遷到周邊的贛西北,乃至湘鄂贛邊一些縣市。甚至有遠遷到廣西、陝西去了。隨著這些懷遠人的向外播遷,懷遠人的概念也就擴散到所到之處。可以說寧州(義寧州)的懷遠人尚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這個概念之前,懷遠人的概念早已擴散到整個贛西北和更廣闊的地方。這大概就是懷遠都的懷遠人淵源生髮的巨大歷史效應吧

據《客家人在修水》一書載:當時遷入修水的客屬開基祖共有101姓,933人(不完全統計),來自廣東程鄉、興寧、長樂、平遠、鎮平、龍川、連平、大埔、博羅、南雄等縣462人;來自福建寧化、長汀、武平、永定、龍巖等縣298人;來自贛南長寧、安遠、定南、龍南、信豐、上猶、興國、會昌、吉水等縣161人。他們遷居修水後,有的居住二。三十年,購置了房屋產業,有了墳墓,按照清朝例規,居住二十年以上,就可以申請入籍。

雍正三年(1725年)5月,藩台批示:”客戶土著均屬朝廷赤子,況流寓二十年置有田產墳墓者,准予入籍考試,煌煌定例,誰敢抗違……”劉世豪接到批示後,又一次召集全州士紳開會,由於有上級批示,這次會議一致同意客家人另立都圖,取名”懷遠”,具文上報。

雍正三年7月間日,知州劉世豪遵照院、司、府另立懷遠都圖甲的批示,正式發文派差催取各客戶丁糧圖冊。按冊-一查清是否屬實,按買賣契約,進行田糧過戶登記,並寫下保結到州備案,由州再造冊申報首府。8月7日總督院正式批准寧州設立”懷遠”都,共分四都,每都兩圖,每圖十甲,總共四都人圖八十甲(甲也稱遞或里),分插在高、崇、奉、武、安、泰六鄉之中,一、二都均在銅鼓縣境內,三、四都在今修水縣境內。三都一圖在山口、漫江、程坊一帶,三都二圖在河市、上奉一帶,四都一圖在黃沙港、湯橋等地,四都二圖在黃沙橋、廟嶺、桃里等地。每甲人數不等,有的只有一個姓氏,有的十幾個姓氏。此後居住在修水縣境內的客家人就一直被稱為”懷遠”人,直至現在都是如此。他們在修水居住了300餘年,代代繁衍。

修水縣政府的介紹:修水客家人的教育
遷徙之初由於沒有解決入籍問題,在入學,科舉考試等方面都曾經受到限制。自雍正三年(1725年)成立懷遠都後,允許參加科舉考試後,各類中舉者層出不窮,從雍正時期到清朝末年150多年里,共有進士,舉人100餘名。其中以陳寶箴,陳三立等最為著名。1725年後,在修水居住的客家人已有一萬餘人,讀書學文的人也不斷增多。通過多種形式辦學,先後創辦了「梯雲書院」「寧懷光會」「全善局」「華國堂」「文昌都會」「五魁賓興」「文昌會」「文昌宮」「萬壽宮」等等組織機構,培育了許多人才。

來源:kknews江西義寧州科舉時代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