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Comet Lake-S

Tag: Comet Lake-S

兩款還未官宣的10代賽揚出現在海外電商平台,賽揚首次擁有4MB三級緩存

目前英特爾官方給出的第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賽揚家族的桌面端SKU只有賽揚G5920,G5900和G5900T,至於G5900E和G5900TE則是嵌入式的型號。但是最近推特用戶momomo_us卻發現了兩個新的第10代賽揚處理器型號,分別為G5925和G5905。 這兩款新的第10代賽揚處理器出現在海外零售商LambdaTek的在線商店上,賽揚G5925和G5905隸屬於Comet Lake-S家族,所以同樣採用英特爾的14納米工藝製造,與帶有LGA1200 CPU插槽的英特爾400系列主板兼容。10代賽揚桌面端CPU除T後綴的型號外,TDP均為58W,賽揚G5925和G5905也不例外。 不同於酷睿i3系列在近幾代有較大升級,英特爾的賽揚處理器一直保持只有兩個CPU核心,而且沒有超線程和Turbo Boost技術,賽揚G5925和G5905也是這樣,不過這對未宣布的處理器仍然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賽揚G5925和G5905的基礎頻率分別比賽揚G5920和G5900高100 MHz。而且,英特爾將這兩款新賽揚的三級緩存容量增加了一倍。據LambdaTek的頁面顯示,賽揚G5925和G5905均具有4MB的三級緩存。賽揚G5925和G5905是賽揚家族首次出現4MB的三級緩存。 賽揚G5925和G5905的其他屬性與任何其他Comet Lake-S賽揚相同,核顯都為Intel UHD Graphics 610 iGPU,提供16條PCIe 3.0通道並支持DDR4-2666記憶體。 LambdaTek上的賽揚G5925和G5905的上市價格分別為51.83英鎊和47.06歐元,不含增值稅。作為參考,其賽揚G5920的售價為49.13英鎊,賽揚G5900的售價為40.31英鎊,可以看到Celeron G5925的價格相比G5920漲了4.8%,而Celeron G5905的價格相比G5900漲了15.7%。 ...
Intel在最新一版白皮書中公布Comet Lake-S系列的PL1、PL2數據

Intel在最新一版白皮書中公布Comet Lake-S系列的PL1、PL2數據

TDP這個用來描述處理器功耗水平的參數在今天其實已經有點不准了,Intel和AMD兩家都允許旗下部分處理器短時間內越過TDP限制進行自動超頻,比如Intel從Sandy Bridge時代引入的Turbo Boost 2.0技術就是這樣,在引入這項技術的同時,也引入了新的Power Level概念。 一般來說,PL1=TDP,PL2則是在睿頻狀態下處理器的功耗牆,不能超過它。另外還有PL3和PL4,都是處理器瞬間功耗,這兩項一般被鎖死,用戶是不能手動調節的。除了功耗參數外,還有一個持續時間的參數Tau,它用來規定處理器能在PL2狀態下工作的時間。Intel並不會直接對外公布這幾項數據,而是將其寫在處理器的datasheet里面。在最新一版的Comet Lake處理器datasheet中,Intel公開了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的詳細功耗設定數據,數據整理如下: 核心數量對PL2的默認值有較大的影響,可以看到十核和八核處理器的PL2設定要比其他處理器高上不少,另外PL2/PL1這個係數也放大不少,在八代、九代的Coffee Lake上面,PL2一般都是PL1 x 1.25。帶K處理器不僅有更高的PL1,還會有更高的PL2和長達兩倍的Tau時間,就算用戶不手動設定,它的表現也會比以前的帶K處理器好一些。而對於不帶K的處理器,PL2/PL1係數最高去到了3.45,十核和八核型號的PL2也去到了224W之高,對眾多B460主板來說,是個嚴峻挑戰。 ...

京東開啟十代酷睿預約,處理器售價略微上漲

Intel在4月30日晚上正式發布了第十代桌面酷睿處理器Comet Lake-S,這次不像8代與9代發布時緊推出少數幾款,而是基本上把整個系列的產品都放出來了,酷睿、奔騰、賽揚三個系列加起來一共有32款產品,現在京東上已經放出了四款十代酷睿處理器的預售,他們分別是酷睿i9-10900K、酷睿i7-10700K、酷睿i5-10400和酷睿i5-10400F。 酷睿i9-10900K是10核20線程,20MB L3緩存,基礎頻率3.7GHz,TVB最高單核頻率5.3GHz,TDP 125W,現在預售價是4299元,想當年酷睿i9-9900K上市價高達4999元,這酷睿i9-10900K上市價就正常多了,不過還是比現在酷睿i9-9900K的3999元售價要高,預約連接。 酷睿i7-10700K是8核16線程,16MB L3緩存,基礎頻率3.8GHz,Turbo Boost MAX 3.0頻率5.1GHz,TDP 125W,現在預售價是3299元,它的規格和酷睿i9-9900K基本是一樣的,但價格便宜不少,當然和酷睿i7-9700K的2899元比起來還是高了一點,預約連接。 酷睿i5-10400是6核12線程,12MB L3緩存,基礎頻率2.9GHz,最高睿頻4.3GHz,TDP 65W,售價1599元,比酷睿i5-9400的1499元貴了100而已,但多了超線程技術,預約連接。 酷睿i5-10400F就是一個沒有核顯的酷睿i5-10400,價格比後者低了200元,只要1399元,需要搭配獨顯使用,現在酷睿i5-9400F則需要1149元,預約連接。 總體來說第十代酷睿的售價比現在第九代的產品略微貴了一點,不過同等級產品規格上提升很大,而且就上市價而言比第九代低多了,然而Z490主板的售價要比Z390高出不少,整體來說平台成本是有上漲的,另外我們可以看到酷睿i5-10400和酷睿i5-10400F的預約數比酷睿i9-10900K與酷睿i7-10700K少得多,很大原因是B460主板現在還沒上架的關系,不過不用擔心,不用多久大家就能看到它們了。 ...

Comet Lake-S家族中可能還有幾款Xeon處理器沒發布

面向消費級的Comet Lake-S在上個月30日晚間全部發布了,一共有33款,但如果還有朋友記得當初的爆料的話,一定會想到傳聞中的那款W480晶片組呢?爆料中的Xeon處理器呢?別急,Intel似乎並不急著把面向專業市場的Xeon處理器也一口氣放出來,不過它們應該都是真實存在的,因為最近有國外零售商把新的Xeon W處理器給放出來了。 走漏風聲的新Xeon W處理器從高端開始分別有Xeon W-1290、Xeon W-1290P、Xeon W-1290T、Xeon W-1270、Xeon W-1270P、Xeon W-1250和Xeon W-1250P這幾款,分別對應Core系列的i9、i7和i5,擁有10核、8核和6核。這12xx的命名也很容易讓人想起老的E3系列。 在2018年重整Xeon產品線的時候,Intel把原本的Xeon E3系列改成了面向入門專業用戶的Xeon E系列,此前他們已經引入了面向工作站用戶的Xeon W系列。新的產品線中,一般Xeon E系列使用的是與主流桌面級(MSDT)相同的架構,而Xeon W一般使用的是與高端桌面(HEDT)產品相同的架構。Xeon W系列中原本也只有W-2000系列而沒有W-1000系列,因此這次Intel很有可能就會為Xeon W擴充新的產品線,可能就是與W480晶片組相搭配使用的入門級工作站平台,它並不使用HEDT平台的LGA2066插槽,而使用的是LGA1200,面向的用戶是需要一定專業性能、以平台穩定為優先的入門級工作站用戶,它可能會支持普通桌面平台並不支持的ECC記憶體。 我們尚不清楚Intel將會在何時發布新款Xeon W處理器和W480晶片組,不過主板廠商那邊已經准備好了相關產品。 ...

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步進信息歸納:買i5-10400要抽獎了

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上市開賣在即,在4月30日正式發布之後,Intel按照慣例更新了他們的Ark資料庫,往里面加入了該系列處理器的產品規格明細。Ark資料庫是非常全面的,它還提供了處理器的步進號等細節信息,我們的「老朋友」@momomo_us根據Ark資料庫中目前給出的信息整理了一份Comet Lake-S處理器的步進信息表,如下所示: 圖片來自於@momomo_us 目前Comet Lake-S總體分為兩個步進,Q0和G1,Q0步進主要集中於i5-10600K(F)以上的中高端處理器,而G1則是覆蓋了i5-10600及以下的絕大多數中低端處理器,不過也有例外,就是i5-10400(F),它有Q0和G1兩種步進。 圖片來自於WCCFtech,下同 如果還有讀者記得當初泄漏出來的圖表,就會發現,步進信息與這張圖表上面的晶圓分類保持了相當的一致,6+2(6核+GT2核顯)的晶圓用於切割i5-10600及以下級別的處理器,而10+2(10核+GT2核顯)則是用於切割i5-10600K(F)及以上的處理器,這也就是說,Q0步進的處理器用的應該都是10+2晶圓上面切割下來的Die,而G1步進則是使用6+2級別的晶圓,兩者之間會存在一定的體質差異。 更為重要的是,似乎只有Q0步進使用了纖焊,而G1步進的CPU仍然使用矽脂填充,而目前唯二有雙步進版本的i5-10400(F)在實際使用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溫度差異(不過目前雙步進都標注著TRAY,也就是直接提供給OEM用的CPU,可能會通過散片渠道流出)。 圖片來自於XFastest 從昨天幾家亞太區媒體展示的新CPU來看,貌似這次Intel給媒體提供了正式零售版的CPU,而不是跟往常那樣,寄送的是ES版的CPU。最後偷偷說一句,其實我們的新CPU還在路上…… ...

微星的Comet Lake-S體質測試,Core i9-10900K/KF體質明顯更好

微星在他們YouTube頻道每周例行的MSI Insider直播中談論到Intel第十代Comet Lake-S處理器的體質問題,包括Core i9-10900K/KF、Core i7-10700K/KF與Core i5-10600K/KF這三款不鎖頻的產品,這份資料應該對超頻玩家來說相當有參考價值。 微星把這些處理器體質劃分為三檔,A檔是高於Intel規格的,也就是超頻預留比預期高,B檔則是在Intel規格範圍內的,而C檔則是超頻空間低於Intel規格的,這里說的Intel規格並不是指備用頻率,而是Intel與主板廠商所溝通的可超頻空間,以便主板廠商在最低范圍內設計主板,大家可以簡單的看作A檔就是雕,B檔普通,C檔是雷就行了。 微星發現,只有2%的Core i5-10600K/KF達到了A檔標準,而Core i7-10700K/KF只有5%,不過到了Core i9-10900K/KF時這個值就上升至27%,看來Core i9-10900K/KF的體質普遍比另外兩個K系列處理器好得多。 Core i5-10600K/KF與Core i7-10700K/KF的體質普遍都在規格範圍內的B檔,而Core i9-10900K/KF則有35%在這個范圍內。C檔的話基本上這三款處理器都有三分之一在這一檔,看百分比的話Core i9-10900K/KF是最低的,然而也不是一個讓人開心的數字,總的來說Core i9-10900K/KF的體質分布最為平均,但你會買到什麼體質的CPU完全是靠抽獎。 上圖是這三款K系列處理器到達對應頻率所需的平均電壓和Package功率曲線圖,可見Core i5-10600K/KF在達到同樣頻率時所需的電壓明顯比另外兩個高,Core i7-10700K/KF的電壓也比Core i9-10900K/KF高出一點點,頻率越高差距越大。 最後微星對自家的兩款主板Z490 ACE和Z490 Gaming Edge WIFI的供電做了測試,前者是用了倍相器的16相,後者是並聯的12相,可見Z490 ACE的供電模塊溫度比Z490 Gaming Edge WIFI低得多,轉換效率也明顯更好。 ...

Comet Lake-S終降臨:Intel正式發布第十代桌面版酷睿處理器

在經過了幾個月的「預熱」之後,Intel於今晚正式發布了第十代桌面版酷睿處理器(還順帶更新了新一代的奔騰金牌和賽揚金牌處理器),也就是代號為Comet Lake-S的全新處理器家族。 相關文章: · 供電升級迎戰10核,微星MPG Z490 GAMING CARBON WIFI主板圖賞· 有線無線雙提速,技嘉Z490 AROUS PRO AX主板圖賞· 技嘉發布10張Z490主板:可將i9-10900K超到全核5.3GHz,支持DDR4-4800記憶體· MSI微星發布多款Z490主板:和英特爾10代酷睿處理器新品更配· Comet Lake-S頂配Z490旗艦,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主板圖賞· 隨十代酷睿一同登場:華碩全系列推出400系主板新品· iGame發布Z490 Vulcan X主板:全新設計為10代酷睿助力 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來看這代產品的全規格表: 如各位所見,Intel一口氣放出了中高低三段定位全部33款Comet Lake-S家族處理器,其中包括不鎖倍頻的K系列處理器,也包括屏蔽掉核心的F系列處理器。Core系列處理器在本次更新中全系列獲得了超線程能力,頂級的i9系列處理器又多了兩個核心,另外還獲得了來自移動端的睿頻能力——Thermal Velocity Boost(在規格表中縮寫為TVB)和來自更高端平台的Turbo Boost Max...

從國外零售商貼出的價格來看,Z490主板普遍要漲價

離傳聞中Intel正式公布Comet Lake-S的時間點越來越近了,各大主板廠商最近也紛紛「泄漏」了他們最新一代的Z490主板,或是通過官網,或是通過零售商渠道。國外已經有零售商提前將某兩家主板商的Z490系列主板完整上架了,甚至已經公布了售價,相比起同一型號的Z390主板,這些Z490主板普遍定了較高的價格。 Tom's Hardware從烏克蘭硬體零售商ITbox那兒收集到了一些Z490主板的售價,並將它們與同型號的Z390主板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Z490主板的價格漲幅至少在16.5%以上,普遍超過20%~30%,最高甚至出現了59%的價格漲幅,可以說是相當恐怖的漲價幅度了。 其實Z490相較於Z390漲一定的價格也不是太難理解的事情,從目前泄漏出的具體規格來看,新的Z490主板在供電用料上基本都提升了一個檔次,8+4Pin的CPU供電接口基本上已經成了標配,另外部分主板甚至預留了對下一代Rocket Lake-S處理器的兼容性,可能有做PCIe 4.0的兼容,甚至還標配了一個直連CPU的M.2接口。而且從成本這一角度出發,今年的疫情讓主板元器件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再加上主板的用料規格要提升以滿足新一代,甚至是更新一代(Rocket Lake-S)處理器的需求,那勢必會增加不少的成本,最終表現出來的,就是零售價格的上漲。 當然,因為這些主板都還沒有正式上市,ITbox提供的價格僅供參考,但Comet Lake-S平台極有可能變成CPU貴主板也貴的一代平台。 ...

傳聞稱Intel將會在4月30日發布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

又是西班牙媒體的獨家爆料,El Chapuzas Informatico這家媒體在昨天爆料稱Intel將會在4月30日的時候發布新一代桌面處理器,也就是傳說已久的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 在去年曝光的路線圖上面,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的發布窗口被設定在今年的1月到4月之間,可能是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出現了一點延遲。根據現有的信息,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將會更換LGA 1200插座,這使得它沒有辦法兼容300系晶片組主板,Intel也為它設計了全新的400系晶片組。Comet Lake-S系列的最大升級點在於Core品牌處理器全系列開放超線程特性,也就是說,10代的桌面i3都將擁有4個物理核心和8個邏輯線程,而且在頻率上又有一點小提升,這使得部分新i3在規格上超過部分老i7。而在高端領域中,新的i9預計將擁有10核20線程配置,i7則是8核16線程配置,Intel已經在Comet Lake-S上將傳統Ringbus技術發揮到了極限水平,而且它們的頻率都不會低,超過5GHz應該是家常便飯。 另外,這家媒體還爆料稱具體的評測解禁日期為五月份第二周的某天,VideoCardz補充了Comet Lake-H,也就是移動版的10代標壓處理器將會在4月2日發布。 下面是我們根據目前的各種爆料及泄漏信息整理出的Comet Lake-S家族,Core品牌處理器規格列表: 可以看到中低端處理器得到的最大提升就是超線程能力,而高端處理器則擁有下放的Turbo Max 3.0特性,部分還具有隔壁標壓移動處理器的TVB(Thermal Velocity Boost)睿頻能力,它們還原生具備對DDR4-2933記憶體的支持。 ...

10代桌面版酷睿仍將可能有無核顯版本:另有i7-10700F測試成績泄漏

還是那家西班牙硬體媒體Informatica Cero,他們最近又放出了一張疑似十代桌面酷睿的規格表,這是更像是對上次放出的規格表的補充,全部六款型號都是無核顯版本,也就是F後綴的。 圖片來自於Informatica Cero 新聞要連起來看,我將此前他們放出的兩張規格表放在下面做參照: 可以看到這次幾款新的F後綴處理器基本都是對應型號的無核顯版本,在規格上面沒有變化,因此我們也可以更新Comet Lake-S家族的推測規格表了: 最近還有一張人為泄漏的測試截圖驗證了Core i7-10700F的存在: 圖片來自於Tom's Hardware 這顆Core i7-10700F的Cinebench R20多核分數能夠達到4781,已經接近4900分的Core i9-9900K水平了,是一枚8核16線程處理器無誤了,而且頻率信息也跟上面泄漏的規格一致。 目前我們仍然不清楚Intel到底會在何時發布Comet Lake-S家族,至於不帶核心的F系列會不會第一時間發布也是個問題。 ...

ES版酷睿i9-10900處理器真身曝光:65W TDP,基礎頻率2.5GHz

英特爾的第10帶酷睿處理器和400系列主板晶片預計在今年4月份發布,但目前仍然未有確切時間的消息,不過處理器和主板產品的相關信息倒是層出不全。繼3DMark資料庫上出現酷睿i9-10900和酷睿i9-10900K的基本信息後,現在酷睿i9-10900處理器的實物照片也曝光了。 這些照片都源自於XFASTEST,據稱是酷睿i9-10900處理器的ES版本,也就是工程樣品,10核心20線程,如無意外應該還是14nm++工藝,基本尺寸與現有的酷睿i9-9900K是一樣的,但是處理器上防呆口的位置和金屬頂蓋的造型有明顯區別,此外由於接口也換成了LGA 1200,因此現有的英特爾300系列新品主板是無法使用酷睿i9-10900的,必須搭配英特爾400系列晶片主板使用。 左側是ES版酷睿i9-10900,右側是酷睿i9-9900KS 左側是ES版酷睿i9-10900,右側是酷睿i9-9900KS 從處理器頂蓋上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到,這顆ES版本的酷睿i9-10900處理器的基礎頻率只有2.5GHz,不僅低於早前曝光的Comet Lake-S架構處理器基本規格,甚至比在3DMark資料庫中的還要低一些,當然ES版本與正式版存在差別是很正常的。TDP方面據稱是65W,考慮到10核20線程規格以及14nm++工藝,要保持65W TDP的話,2.5GHz似乎也不是一個不合理的頻率。 ...

Comet Lake-S處理器出現在3DMark資料庫,i9-10900頻率比之前爆料要低

英特爾定位主流桌面級別的第十代桌面版處理器Comet Lake-S系列預計將在今年4月份和新的和Z490主板一同發布,不過關於Comet Lake-S系列的規格之前早已爆料出很多。現在,推特用戶@_rogame在3DMark資料庫中發現了兩個未發布的Comet Lake-S處理器的信息,該信息顯示的規格與之前爆料的並不一樣。 3DMark資料庫中顯示的這顆Core i9-10900僅具有2.8GHz的基礎頻率,這比之前爆出的規格要低,並且睿頻頻率也比之前爆出的消息要低,3DMark資料庫顯示Core i9-10900僅具有4.9GHz的睿頻頻率。不過,Core i9-10900具有10個核心並且具有超線程技術這個倒是與之前爆的消息是一樣的。 另一個在3DMark資料庫中被發現的Comet Lake-S處理器是Core i5-10500,與之前爆料的一樣,這款處理器的基礎頻率顯示為3.1GHz,不過3DMark並沒有正確的檢測到Core i5-10500的睿頻頻率,其睿頻頻率也顯示為3.1GHz,想想這也是不可能的。3DMark顯示Core i5-10500具有6個核心,同樣具有超線程技術。 需要指出的是,出現在3DMark資料庫中的這兩款Comet Lake-S處理器很有可能還是工程樣品,所以最終規格仍有可能發生變化。 另據之前的其他爆料表明,第十代主流桌面級處理器Comet Lake-S系列可以按照熱設計功耗分為三個類別,分別為TDP 125W的發燒級、TDP 65W的主流級和TDP 35W的低功耗級別。從型號名稱和頻率來看,Core i9-10900和Core i5-10500最有可能屬於65W類別。 Comet Lake-S系列仍然採用14nm工藝打造,插槽換成了LGA1200,這意味著對於主板廠商而言他們有機會推出基於Intel 400系列晶片組的新主板,與往常一樣,面對消費級市場的Intel 400系列晶片組應該包括Z490,H470,B460和H410。 <p <p ...
英特爾Comet Lake-S處理器將會有兩種插座?有可能,但更像誤報

英特爾Comet Lake-S處理器將會有兩種插座?有可能,但更像誤報

雖然Comet Lake-S將會使用LGA 1200的插座這件事情看上去是板上釘釘的,但是最近CPU-Z和默默流通的所謂ES版Comet Lake-S處理器實物都似乎在搞事情,因為用新版CPU-Z認這些ES版處理器會出現插座是LGA 1159的結果,不過這應該是誤報。 讓我們回憶一下,在早期傳聞中,Comet Lake-S確實是被傳出將使用LGA 1159,但很快,後面的傳聞與泄漏規格無一例外的證明它將會使用觸點數量明顯更多的LGA 1200。但是最近萬能的某魚上面出現了一批號稱是Comet Lake-S工程樣片的CPU。 圖片來自於Tom's Hardware 從圖上的表格可以看到,這些樣片的記憶體支持和TDP規格與之前的曝光並不相同。而根據網上流傳的CPU-Z截圖,這些工程樣片的插槽被認成了LGA 1159。 同時,@momomo_us從CPU-Z程序的字符串資源中找到了LGA 1159和第十代桌面版酷睿處理器相關的一些型號: Tom's Hardware認為,Comet Lake-S可能將會有兩種插槽版本,TDP更高的K系列可能會用上LGA 1200以獲得更強的電氣性能滿足CPU的需要,而普通版本和低功耗版本可能會使用LGA 1159。 他們給出的理由中有一點是根據泄漏的平台特性圖中,PCH上方的不同標注來的。我將Coffee Lake-S的平台特性圖放在下面提供對比,可以看到除了常規的-H後綴,這次的400系晶片組多了個-V後綴。Tom's Hardware認為,PCH-H代表著高性能,而PCH-V代表著"Value",也就是價格級。他們認為像Z490、W480、Q470和H470這樣較為高端的晶片組將是PCH-H的成員,使用LGA 1200的插座,而像B460和H410這樣的中低端晶片組使用的就是PCH-V,其插座為LGA 1159。 我們則是更傾向於CPU-Z是識別錯了,不過也不排除Intel真的在下一代主流桌面CPU上面用兩種插槽的可能性。 ...
Comet Lake-S規格細節曝光:新增「Velocity」睿頻模式

Comet Lake-S規格細節曝光:新增「Velocity」睿頻模式

CES 2020大展召開前夕的Intel,泄漏的東西有點多,比如在周六的時候有個西班牙的硬體媒體Informatica Cero把疑似Intel第十代桌面酷睿的規格表給放了出來,從泄漏的規格表來看,Comet Lake-S中的高端型號會新增來自於更高端平台的睿頻3.0 MAX技術和來自於標壓移動平台的Thermal Velocity Boost技術。 圖片來自於Informatica Cero,下同 我將兩張圖上面的數據歸納成了下面的表格: 可以看到頂級的Core i9-10900K的單核頻率最高可以去到5.3GHz,甚至10核最高可以跑到4.9GHz,相當恐怖。 圖片來自於Tom's Hardware 另外,同屬i9系列的兩款處理器都支持Thermal Velocity Boost技術,這項技術在之前的移動標壓版處理器上面就已經使用,可以在睿頻2.0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CPU的頻率。在全系搭載睿頻和超線程技術後,Intel似乎是想通過不同級別的睿頻來拉開產品線之間的差距,根據泄漏的規格圖,之前只有在HEDT和伺服器處理器上能夠見到的Turbo Boost Max 3.0也下放到了主流桌面級平台,不過只有i7和i9這樣的高端型號才會具備。 ...
泄漏文檔顯示Intel下一代Core處理器的K系列TDP為125W

泄漏文檔顯示Intel下一代Core處理器的K系列TDP為125W

此前一系列的泄漏讓我們基本摸清了Intel下一代Comet Lake-S家族處理器的一些規格,不過高端玩家比較關注的K系列處理器一直沒有曝光,不過昨晚@momomo_us在Twitter上分享了一則泄漏出來的文檔,顯示下一代K系列處理器的TDP將會上升到125W。 Intel的桌面級K系列處理器因為有著更高的頻率設定,一般滿載功耗都會比不帶K的同型號要高一些,比如i7-6700K的TDP為91W,而i7-6700的TDP為65W。在Coffee Lake以及Coffee Lake Refresh上面加入更多核心之後,K系列處理器的TDP也僅僅上升了4W來到95W的級別。 K系列處理器的TDP基本上就是意味著它運行在基頻時的功耗,現在絕大部分廠商在Z系列晶片組主板上都會自動幫你解鎖功耗牆與睿頻時長,使得官方給出的TDP數值參考意義變小了,不過在下一代K系列處理器上面提高TDP也是必須的,畢竟多了個超線程特性,基礎頻率也有一定的提高,默認狀態下面的功耗確實會變高。 從圖上來看,下一代功耗為125W的K系列處理器分布在i5、i7和i9三個系列中,如果命名規則沒有發生變化的話,我們可能會見到i5-10600K、i7-10700K和i9-10900K這三款K系列處理器。另外普通的無後綴版本和低功耗版本將保持65W和35W的TDP標定。 另外還有一張晶片組路線圖,基本上就是目前幾款晶片組的升級版本,不過面向於入門工作站的C2xx系晶片組將改名為W系列。 ...
Core i3-10300曝光:開放超線程,頻率小幅提升

Core i3-10300曝光:開放超線程,頻率小幅提升

Comet Lake-S處理器開始迎來一波密集曝光期,此前我們已經看到了Core i3-10100、Core i5-10600,今天擺在我們眼前的是Core i3-10300,泄漏地點是UserBenchmark資料庫。 曝光的機器名為Alienware Aurora R11,它搭載了一顆Core i3-10300處理器和Radeon RX 5700顯卡,我們著重看處理器的規格,如此前曝光的那樣,這顆i3處理器具有4核8線程,基礎頻率設定在3.7GHz上,睿頻可達4.2GHz,後者應該是全核睿頻。與現在的i3-9300相比,它除了多了超線程特性以外,還提升了一些睿頻上限,原本單核最高睿頻為4.3GHz,推算四核睿頻為4.1GHz,這樣新CPU就是比老的要高個0.1GHz,屬於小幅升級,不過這個規格已經可以比肩當年的i7-7700了。 另外,前段時間還有人在3DMark資料庫里找到了Core i5-10600T這款屬於桌面低功耗序列的處理器,預計其將在35W TDP下提供6核12線程的規格,並擁有單核最高4GHz的睿頻。 HKEPC還透露了新的i5-10400將會在頻率上有明顯提升——它將擁有3.5GHz的基礎頻率,相比原來的i5-8400、i5-9400,這個頻率是非常大的提升了,再加上開放超線程特性,它的性能應該會有比較明顯的提升。 Intel可能會在兩周後的CES 2020大展上面公布新十代桌面處理器的相關信息,具體產品的發布可能要等到明年第二季度。另外,Intel的架構日活動也預計將在明年年初舉辦,屆時我們可能會看到Intel正式公布的最新路線圖。 ...
LGA 1200底座設計曝光:相較目前的LGA 115x變化不大

LGA 1200底座設計曝光:相較目前的LGA 115x變化不大

Intel下代400系列晶片組的消息已經傳了幾個月了,它和Comet Lake-S系列都將會換用新的LGA 1200接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前幾天@momomo_us找到了泄漏的LGA 1200底座的設計圖紙,它顯示新的底座與老的LGA 115x系列將會保持基本一致。 圖片來自於@momomo_us,下同 LGA 1200接口代號Socket H5,老的LGA 1151代號則是Socket H4。從兩張圖的對比情況可以看到,新的LGA 1200底座的三枚固定螺絲位置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插座整體的形狀也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不過很明顯的是LGA 1200在邊緣上面多了不少觸點。 就根據上面兩張圖並不能斷言LGA 1200的散熱孔位會與LGA 115x保持一致,但提供向下兼容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說大機率現在支持LGA 115x的散熱器可以不用更改設計就直接用到LGA 1200平台上去。 上面這張是之前泄漏的LGA 1200與LGA 1151的區別點,新的觸點將會為處理器提供更好的電氣性能以及新的I/O擴展性支持。 同時走漏的還有一張疑似新處理器的底部照片,可以看到防呆口移動到了下方,並且觸點多了一些。這與上面泄漏的文檔截圖是一致的,並且防呆口與LGA 115x並不是直接對稱的。 Comet Lake-S系列CPU有望在明年第二季度發布,比原本預計的時候稍稍往後推了一些。下個月頭上的CES大展上Intel可能會發布更多有關於該系列處理器的相關信息。 ...
Core i5-10600現身3DMark:相比i5-9600,開放了超線程,頻率小幅提升

Core i5-10600現身3DMark:相比i5-9600,開放了超線程,頻率小幅提升

兩天前Reddit上面有人分享了一個來自於3DMark 11的測試結果,雖然軟體老,但是用的CPU卻是尚未正式公布的第10代酷睿桌面版處理器,硬體檢測結果顯示該型號為Core i5-10600的CPU將擁有3.3GHz的基礎頻率,並且擁有超線程。 之前已經有人爆出過10代酷睿桌面版處理器的規格詳情了,我們將其做成了一張表: 可以看到本次曝光的i5-10600的基礎頻率與之前泄漏出來的規格是一樣的,兩者相互映照,提升了爆料信息的可靠性,不過在睿頻上面似乎有一些不同。 另一位爆料人@TUM_APISAK在Twitter上面回復了分享此Reddit文章的@momomo_us,稱Core i5-10600的睿頻頻率有4.7GHz,並且有圖有真相。 另外的話,就是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的10代酷睿全系擁有超線程技術,CPU的插座換成LGA1200這些已經老生常談了的東西。 ...

桌面版十代酷睿要等到明年4月,Comet Lake-S和Z490將一同發布

Intel今年已經發布了第十代的移動版和HEDT的酷睿X,不過桌面主流平台上依然是第九代,相信大家都知道第十代桌面版處理器是Comet Lake-S,依然會採用14nm工藝,內核架構依然是基於Skylake的,不過核心數量會增加至10個,並且會使用新的400系列晶片組,今年內是不可能的了,最快也要明年才發。 根據HKEPC的消息,Comet Lake-S處理器和Z490主板會在明年4月發布,接著會繼續發布針對中端主流平台的B460晶片組和入門級平台的H410晶片組,新的主板和處理器將會使用LGA 1200接口,所以是不可能和現在這兩代產品兼容的,不過散熱器的接口位置是和現在LGA 115x是相同的,所以散熱器可以繼續使用。 400系晶片組其實並沒有什麼大的改動,主要是增加了對Wi-Fi 6的支持,也就是升級了CNVi通道,整套平台將提供總計40條PCI-E 3.0通道,其中16條為CPU直連,另外24條是PCH分出,CPU與PCH之間仍然通過DMI 3.0總線連接。 ...
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規格曝光:另外400系主板詳情也浮上水面

Comet Lake-S系列處理器規格曝光:另外400系主板詳情也浮上水面

Comet Lake的桌面版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不過除了大致知道處理器的核心數和線程數配置這些信息以外,比較詳情的規格並沒有泄漏出來,不過今天早些時候WCCFtech為我們帶來了獨家的泄漏詳情。 這次的泄漏應該是來自於Intel官方向客戶發布的Comet Lake QS版處理器詳情說明文件和400系晶片組的一些說明文件。 圖片來自於@momomo_us,下同 Comet Lake-S將會以Xeon W、Core、Pentium和Celeron這幾個品牌出現。 圖片來自於WCCFtech,下同 根據官方的數據,相比Coffee Lake Refresh-S家族,Comet Lake-S最大能夠在多線程性能上實現18%的提升,這應該是來自於i9系列上面增加的兩個核心和四個線程。 Comet Lake-S家族的規格列表,不過部分數據不全/不准確,到最終版本上應該還會有改動。 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新的Comet Lake-S系列CPU將換用新的LGA 1200插槽,這張圖顯示了其與Coffee Lake-S上使用的LGA 1151的不同之處。 不過LGA 1200的散熱器孔距應該仍然會與LGA 115x系列保持一致。 那麼有新插槽必有新的晶片組,在400系晶片組中,原來用於給Xeon W系列,也就是以前的Xeon E3提供支持的C2xx系列晶片組的下一代將會被重新命名為W480晶片組,仍然作為入門級工作站晶片組的身份出現。不過文檔中並沒有看到傳聞中的Z490身影,也沒有看到中端的B460晶片組。 400系晶片組其實並沒有什麼大的改動,主要是增加了對Wi-Fi 6的支持,也就是升級了CNVi通道,整套平台將提供總計40條PCI-E 3.0通道,其中16條為CPU直連,另外24條是PCH分出,CPU與PCH之間仍然通過DMI 3.0總線連接。 總的來說新泄漏的這些消息除了具體規格之外並沒有帶來太多新的信息,告訴我們Comet Lake-S什麼時候會正式登場還能讓人更加振奮一些,不過估計連Intel自己都很難給出一個具體到某日的時間吧。 ...
Core i3-10100現身SiSoftware資料庫:當年i7,現在i3,Intel路線圖曝光

Core i3-10100現身SiSoftware資料庫:當年i7,現在i3,Intel路線圖曝光

傳聞中的Comet Lake-S桌面CPU一直都沒有任何一款處理器泄露在測試資料庫中,不過昨晚有愛好者在SiSoftware資料庫中發現了傳聞中的Comet Lake-S CPU,雖然將是10代酷睿中定位最低端的i3-10100,但是它擁有4核8線程的配置。 從資料庫中的處理器情況來看,這款Core i3-10100擁有4核8線程的配置,每個核心有256KB的二級緩存,這與目前的Skylake架構相一致,一共有6MB的三級緩存,與i3-8100、i3-9100一樣。同樣,其基礎頻率也與兩個前輩保持了一致,3.6GHz,不過並不能確定其會不會像i3-9100一樣支持睿頻。 將這款i3-10100與6代大哥i7-6700相比較,它們都是同樣的4核8線程配置,i7-6700的基礎頻率甚至還低於i3-10100,不過i7-6700擁有8MB的三級緩存,比i3-10100多一些。如果i3-10100支持睿頻的話,那麼在最終的性能表現上,它與i7-6700可能會五五開,四年前的i7,今天的i3。 而另外還有一張Intel路線圖泄露了出來,與之前曝光的路線圖一致,新的Comet Lake-S平台將於今年第52周~明年第11周的時候擇機開始生產,不過正式登場的時間還是要看Intel什麼時候發布它,年內看到它的可能性不大,估計還是要明年的三四月份才能看到正式產品。 另外根據目前的消息幾乎可以肯定Comet Lake-S會搭配新的400系晶片組,目前主板廠商已經在准備使用新400系晶片組的主板了,至於插座換不換,幾乎可以說是肯定的,不過還是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換成LGA1200,一種是之前傳聞中的LGA1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