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巴爾干

Tag: 巴爾干

《歐洲卡車模擬2》新DLC「西巴爾干半島」上架Steam

《歐洲卡車模擬2》新DLC《西巴爾干半島(West Balkans)》現已上架Steam,價格暫未公開,支持中文。該DLC需要擁有本體遊戲《歐洲卡車車模擬2》才能運行。 預告片: 關於這款DLC: 探索,運輸和拓展你的貨車公司到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埃西亞,科索沃,黑山,北馬其頓,塞爾維亞和斯洛維尼亞國家。 從繁華的大城市到充滿美麗自然的鄉村,您將能夠探索西巴爾干地區所提供的一切。 你可以期待這些國家提供的許多新東西:工業,自然,地標,道路網絡,或是許多其他令人興奮的內容! 《歐洲卡車模擬2》2012年10月8日發售,獲得玩家「好評如潮」評價。 來源:3DMGAME

巴爾干土地上的無聲吶喊 | Spomenik紀念碑考

今天的我們在社交網絡或新聞媒體上,有時候或許會看到一些奇怪的「建築」——甚至對於習慣了現代建築敘事體系的人們來說,它是否能夠被稱作建築都尚需探討。 它們看起來既像是人類認知規則之外的文明所建造的遺產,又好像是一種孤立於現代的審美體系。用現代主義、野蠻主義的框架去套用這些建築都顯得格格不入,更不要說古典主義、巴洛克等傳統的建築風格了。 這就是南斯拉夫及東歐的戰爭紀念碑,它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叫作Spomenik,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80年代,由當時的南斯拉夫聯邦政府為紀念二戰中在巴爾干半島發生的大屠殺事件以及人民對納粹的英勇反抗而修建的。由於即使在建築體系之中它也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因此當1999年南聯盟解體之後,有關它的系統性資料便逐步散失,甚至有大量紀念碑在之後的戰爭中被損毀或夷為平地。 有趣的是,在網際網路上每隔一段時間,這些紀念碑就會被人「重新發現」一次,被拿出來作為超現實主義、令人驚嘆的、難以理解的建築,讓人們在茶餘飯後有所消遣,而對其背後的歷史卻鮮有人知。正巧最近機核的一位攝影師朋友inhiu老師要做一期「遺跡攝影展」,因此我覺得恰好是個介紹那些塵封歷史與滄桑往事的機會,也算是稍微了結一下多年來的夙願。 假如說Spomenik對於更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那麼我們不妨從這座莫斯拉維納人民革命紀念碑【Monument to the Revolution of the People of Moslavina (Spomenik Revolucije Naroda Moslavine)】開始。 1941年4月,納粹入侵了當時的南斯拉夫王國,並與仆從國將其瓜分,同時扶植自己的傀儡政權與爪牙武裝。巴爾干半島上的各族人民在壓迫之下沒有就此臣服,而是奮起反抗。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當天,在錫薩克(Sisak,現克羅埃西亞城市)發動了一場人民起義。雖然它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但鬥爭的火焰從此生生不息,南斯拉夫的反抗歷史就此揭開了新的篇章。輾轉的游擊戰中,大批反抗戰士最終匯聚到一位領袖的麾下,這就是後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國父,被尊稱為「老將軍」的約瑟夫·布羅茲·狄托。 在戰後,著名的克羅埃西亞馬其頓雕塑家、建築家杜尚·哈默亞(Dušan Džamonja)主持建設,建造了這座紀念碑。1967年9月7日,狄托為這座紀念碑揭幕。它中央的圓球就是眼睛的象徵,由鋁板構成,雕塑主體是混凝土結構,形狀是張開的翅膀。而且設計師特別採取了不對稱結構,一邊是雙翼,另一邊是三翼,象徵當時構成南斯拉夫的五個共和國。在它的背後是南斯拉夫解放運動烈士墓地,有一塊青銅墓碑,銘文的意思是:「這里埋葬著900位來自莫斯拉維納的戰士。他們在1941至1945年的民族解放鬥爭中,為我們的自由與獨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遍及整個南斯拉夫乃至東歐的Spomenik,與狄托的操作直接相關,它既是巴爾干半島人民爭取獨立和自由的不屈抗爭寫照,也代表了南斯拉夫這個短暫的國家在歷史上曾有的輝煌。與此同時,它還與20年代蘇聯先鋒運動思潮、構成主義運動、冷戰中的美蘇爭霸以及南斯拉夫各族的命運息息相關。這也是我們在接下來要展開敘述的故事。 從巴爾干火藥桶到多民族統一國家:南斯拉夫艱難的獨立之路 對世界近代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巴爾干地區被稱作歐洲的火藥桶。這里全境多山,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羅多彼山脈和巴爾干山脈等諸多大型山脈犬牙交錯,巴爾干一詞在土耳其語里就是「山地」的意思。只有東部的沿海一帶及部分山間盆地,才有一些地勢相對平坦的低地平原。 缺乏適宜耕種的大面積平原,山地之間使得文明的交流飽受阻礙,這使得巴爾干半島在地中海文明板塊的發育期中處於明顯被劣化的邊緣地位,即使是古希臘與東羅馬帝國的榮光時代,巴爾干群山中的人們也未能因此獲得更多垂青。在另一方面來說,西/南歐、西亞與東歐的文明勢力崛起時,這里往往便是力量交集的前沿:任何一方來的勢力在強盛時都希望將此作為擴張的緩沖帶與廝殺的戰場,千年間這里經歷了希臘與波斯、天主教與伊斯蘭教、奧斯曼土耳其與沙皇俄國等等宗教與帝國勢力搏殺的戰場。整個巴爾干地區600年來飽受磨難,尤其是在現代國家與民族概念被提出之後,壓迫與反抗、鬥爭與殘殺層出不窮。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塞拉耶佛槍殺了訪問波士尼亞的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夫婦,成為了巴爾干地區反抗奧匈帝國統治的象徵,也成為了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這場沒能解決任何戰爭的終極戰爭將歐洲版圖一拳砸個稀碎,送走了奧斯曼土耳其、奧匈、沙俄等傳統帝國,傳統歐洲勢力范圍在此陷入了你死我活的爭奪。就在此時,塞爾維亞國王彼得一世(彼得·卡拉喬傑維奇,Петар 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突出奇兵,在奧匈帝國崩潰之後的亂象中抓住機會,整合了巴爾干散亂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構成了南斯拉夫王國的前身。在他之後,亞歷山大·卡拉喬傑維奇大公繼承了王位,並正式宣告了南斯拉夫王國的成立。 盡管此時歐洲大陸上的摩擦與攻伐仍然時有發生,但是巴爾干半島好歹是度過了安靜的十幾年——然而連這種平靜對於人們來說都如此奢侈:1941年4月,納粹德國攜軸心國仆從義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亞等發動了侵略南斯拉夫王國的「四月行動」,將這里再度變成了占領地帶。除了在此劫掠資源、壓榨勞動之外,納粹還扶植極端民族勢力如克羅埃西亞族裔的「烏斯塔沙」,還有後來投靠納粹的南斯拉夫保皇黨-祖國軍「切特尼克」等等,在南斯拉夫展開了帶有強烈種族主義色彩的血腥屠戮,不甘被奴役和殺戮的南斯拉夫人也展開了各種形式的反抗。 納粹對巴爾干抵抗力量採取殘酷的絞殺政策,烏斯塔沙同時執行殘酷的種族清洗政策,並建立了10多個集中營來囚禁、奴役和屠殺塞爾維亞族、猶太人、吉卜賽人和支持反法西斯鬥爭的克羅埃西亞人。在四年的鬥爭中,以狄托為領袖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遭遇了七次大規模的反圍剿,犧牲人數達到30萬人以上,同時抵抗運動的過程中也缺少外來的物資支援與武裝力量援助,處境非常艱難。今天我們中國人可以說家喻戶曉的南斯拉夫戰爭電影《橋》、《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黑名單上的人》這些電影都是那些歷史記憶的展現。 1944年8月之後,隨著同盟國部隊的戰線推進及蘇軍的不斷反攻,南斯拉夫反抗力量進一步壯大起來。1945年5月15日,在約瑟夫·布羅茲·狄托的率領下,南斯拉夫全境解放。在11月的制憲會議上,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阿爾巴尼亞等幾個民族代表與政治代表一致決定,廢除君主制,建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把破碎的國家版圖重新整合起來,這就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成立。 巴爾干地區的多年動盪與南斯拉夫獲得解放的過程,都給這個新生社會主義國家注入了富有個性的文化基因:首先,它的民族歷史久遠而豐富,又有獨特的地緣屬性;其次,總體而言南斯拉夫的光復依靠的是自身力量而非外來扶持和仰人鼻息;最後,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給巴爾干地區帶來了長久的苦難。因此,南斯拉夫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與強大的自豪感,對於外來勢力的干涉極度敏感,希望將國家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種獨特的立國情感也在後來體現在諸多文化作品之中。 蘇南決裂與「社會主義現代主義」 談及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方方面面,都不可能迴避約瑟夫·布羅茲·狄托的影響。他於1937年開始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成立和指揮了南斯拉夫第一支有建制的正規反抗軍「第一無產階級旅」,後來演變成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與游擊隊,最終獲得了反納粹鬥爭的勝利。他在戰爭期間樹立的威望,令他成為了各族人民公認的領袖。 雖然在二戰之後,鐵幕很快落下,但南斯拉夫並未在蘇聯陣營中停留很久。1948年6月,在激烈的爭執之後,蘇聯宣布將南斯拉夫從重要的共產主義國際組織「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開除,狄托在7月給予回應,號召南斯拉夫人民團結起來抵制蘇聯的沙文主義威脅。這也標志著南斯拉夫在社會構建與經濟體系方面都脫離了東方集團,走上了獨立自主的道路。 蘇南決裂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一方面來說,蘇聯在地緣政治與復國過程中給予了南斯拉夫相當的幫助,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以史達林為代表的蘇聯陣營意圖仍然是強行賦予南斯拉夫衛星國的身份,希望讓其成為陣營中「聽話」的一份子。尤其是南斯拉夫本身所在地理位置的獨特性,其自主意願可能對歐洲勢力形成的刺激,都使得蘇聯方面憂心忡忡;而國家建設理念和發展觀點方面的分歧,則使得南斯拉夫對於蘇聯的信任急劇流失。最終,大家走上了互除馬籍,不歡而散的結局。在1953年史達林去世之後雙方曾經意圖通過協商的方式重歸於好,但是蘇聯在1956年對布達佩斯的碾壓毀了一切——南斯拉夫的警惕性再度被提升至頂點,使得彼此之間的互信互助幾乎成為了不可能的選項。 也就是在50-60年代,具有南斯拉夫特徵的社會主義藝術風格不斷被發揮、延展和鞏固,最終成為了巴爾干地區獨有的藝術體系:「社會主義現代主義(Socialist Modernism)」。它繼承了蘇聯20年代先鋒藝術中有關未來主義、構成主義的精神,以現代材質與構型為核心,不拘泥於具象的表達。同時,它又受到了量產化清水混凝土建築衍生的Brutalism粗野主義的影響,在快速進行大規模、可復用、品質能夠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建設的同時,開始追求嚴肅強勁的建築肌理與毛糙沉重的質感。在有意無意之間,「社會主義現代主義」也與當時蘇聯秉持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形成隱隱的對抗:當蘇聯對抽象藝術給予意識形態上的絕對否定評價時,南斯拉夫卻在獨立的基礎上強調藝術自身的功能性及其價值觀的具象傳遞。 因其自身立國與發展的特殊性,狄托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共同發起了「不結盟運動」,力圖影響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不要加入美蘇爭霸的泥潭之中,成為工具或耗材任其宰割。但在文化方面,狄托卻給予開明的「兼收並蓄」的指導方針,允許東西方陣營的文化產品與藝術創作思想自由流通,只關注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實際價值而非先決定性,這就令南斯拉夫在大國碰撞的前沿反而擁有了更多遊走空間。用現代學者,哥倫比亞大學的西爾弗伯格(Laura Silverberg)在一篇討論前東德藝術的文章作為總結:「這些社會主義者將現代主義技巧與他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相結合的努力,打破了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參與共事與持不同政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與西方現代主義之間的分界。」 Spomenik的藝術表達:牢記歷史,不忘戰爭 1960年是南斯拉夫的經濟發展與國際地位都如日中天的時期,為了紀念二戰期間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流血犧牲,同時也是為了宣示自身獨立性的存在,狄托發起了南斯拉夫戰爭紀念碑修建計劃。這個計劃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Spomenik的開端。 當蘇聯放棄了現代主義的時候,今天我們看到南斯拉夫的紀念碑是少有的二戰之後極具未來感、工業感、科技感,但同時又充滿了極致想像力的建築典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塔特林在第三國際塔之後關於紀念碑理念的繼承:它應該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自由創造,應當與藝術、與歷史緊密相聯,而不是僅僅關於某些帝王將相、某些英雄史觀中的「人物」的形象。 但是Spomenik又絕不是純粹想像,完全空對空的東西。僅僅依託幻想創造出來的建築是沒有根基的,南斯拉夫所有的紀念碑都是有真實的事件、真實的犧牲、真實的反抗作為背景存在的。南斯拉夫全國有幾千座紀念碑,每一處都代表著起義和屠殺,我們今天回顧這些歷史的時候也可以看到巴爾干地區人民的苦難。 錫薩克人民解放游擊隊紀念碑(Sisački narodnooslobodilački partizanski odred)位於今天的克羅埃西亞(Novo Selo Palanječko)境內。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得到這個消息之後,10位南斯拉夫共產黨黨員在錫薩克附近的森林里找了一棵樹, 在樹底下開會決議,要與納粹法西斯進行武裝鬥爭。這10個人就組成了整個南斯拉夫的第一支反抗游擊隊,由南斯拉夫歷史上很著名的傳奇指揮官弗拉多·雅尼奇·卡波(Vlado...
那個製造薩拉熱窩事件引爆一戰的青年,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那個製造薩拉熱窩事件引爆一戰的青年,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由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雖然在戰前歐洲局勢早已風起雲涌,但真正點燃戰爭導火索的是一個名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塞爾維亞青年。 6月28日,也就是一戰爆發前的一個月,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參觀閱兵式,在此過程中,普林西普突然出現,對着車上的斐迪南大公夫婦連開七槍,造成二人當場身亡,普林西普也被當場抓住。在審判中,當被問及行刺動機,普林西普說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讓南斯拉夫從奧地利獨立,實現南斯拉夫的統一,為此他不惜採用極端行動。 根據奧地利法律,謀殺是死罪,但是由於當時普林西普尚未年滿二十週歲(還差一個月),因此他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1918年4月28日,普林西普因肺結核死於獄中。 在他死後,其遺骸被運往薩拉熱窩的榮譽冢安葬,後來的南斯拉夫政府為紀念這位「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而獻身」的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在當年普林西普刺殺的地方安放了一塊紀念石板,上面寫着: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就是在這里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另外旁邊的那座橋被命名為「普林西普橋」。1995年,前南斯拉夫聯盟、克羅地亞和波黑三國領導人簽署旨在讓巴爾干地區停火的《代頓協議》,當時美國總統克林頓的巴爾干問題特別代表霍爾布魯克出席了會議,並在那座普林西普橋旁稱他為恐怖分子。 民族英雄也好,恐怖分子也罷,一戰的硝煙早已散去,但對普林西普的爭論是不會停止的,畢竟他的立場代表的是塞爾維亞民族,不同立場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論斷。 ​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歷史薈
1203年君士坦丁堡戰爭的遺產,800年後:和解的精神比仇恨更強烈

1203年君士坦丁堡戰爭的遺產,800年後 和解的精神比仇恨更強烈

着名的中世紀主義者史蒂文·朗西曼在1954年寫道:「從來沒有比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更大的反人類罪。」圍繞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爭議導致學術界對其目標是否確實是捕獲的意見分歧君士坦丁堡唐納德·E·奎勒和托馬斯·F·馬登在他們的着作「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977)中挑戰了傳統的立場,認為情況就是如此。 君士坦丁堡被認為是基督教的堡壘,它將歐洲從伊斯蘭教的前進力量中捍衛出來,而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對這座城市的劫掠對這座東部堡壘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打擊。雖然希臘人在經過57年的拉丁統治後重新奪回了君士坦丁堡,但拜佔庭帝國卻因第四次十字軍東征而陷入癱瘓。 減少到君士坦丁堡,安納托利亞西北部和巴爾干南部的一部分,帝國落到了1453年占領該城市的奧斯曼土耳其人。 八百年後,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兩次對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事件表示悲傷。 2001年,他寫信給雅典大主教克里斯托多洛斯,「為了確保基督徒自由進入聖地的襲擊者在信仰中反對他們的兄弟,這是悲慘的事實。 他們是拉丁基督徒填充的事實天主教徒深感遺憾。「2004年,當君士坦丁堡的族長巴塞洛繆一世訪問梵蒂岡時,約翰保羅二世問道:」我們怎能不在八個世紀的距離內分享痛苦和厭惡。「 這被認為是希臘東正教會對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所犯下的大屠殺的道歉。 2004年4月,在關於城市被捕800週年的演講中,巴塞洛繆的普世大主教正式接受了道歉。 「和解的精神比仇恨更強烈,」他在法國里昂的羅馬天主教大主教Philippe Barbarin參加的禮儀儀式上說。 「我們感激並尊重你對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悲慘事件的親切姿態。事實上,800年前這座城市發生了犯罪事件。」巴塞洛繆說他的接受是以帕夏的精神來實現的。 「復活的和解精神......煽動我們與我們的教會和好。」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是教皇最後一次發動的主要十字軍東征之一,盡管很快就失去了教皇的控制權。在非專業人士和教皇之間的爭吵導致第五次十字軍東征的崩潰之後,後來的十字軍東征是由個別君主指揮的,主要針對埃及。 隨後的一次十字軍,第六次成功地使耶路撒冷恢復基督教統治15年。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老牛話事

【大眾汽車計畫投資巴爾干】

【大眾汽車計畫投資巴爾干】        德國大眾汽車計畫到歐洲東部投資建廠,將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土耳其、北馬其頓這幾個國家中篩選,最有可能性的是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二個國家中選出。這筆投資將達到14億歐元,將雇用大約5000人和650名工程師,占地4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工廠,出口額10億歐元到40億歐元。 ​​​​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塞爾維亞華人圈

意大利旁邊這座海濱小城,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鬥獸場

說到古羅馬競技場,人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坐落在意大利羅馬市中心那座雄偉的建築。其實,講究的古羅馬人會生活會享受,兩千年前,古羅馬帝國如日中天時,瘋狂擴張版圖。每征服一地,必修建起一座又一座的競技場和浴場,以此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千百年來朝代更迭,風雲變幻,絕大多數競技場都毀於天災(坍塌)人禍(拆毀),如今只留下了6座整體結構保存較為完好的競技場。其中4層的僅有一座,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意大利羅馬鬥獸場;2層的有三座,分別位於法國阿爾勒、尼姆和意大利維羅納;3層的有兩座,一座位於北非突尼斯,名為傑姆競技場(Amphitheater of El Jem),而還有一座,就在克羅地亞的普拉(Pula)。 2018年世界盃上,克羅地亞可是大火了一陣,藉著格子軍團的威風,這個狹長地形國家的旅遊也火了起來。它西北方向伸向亞得里亞海的一個半島叫做「伊斯特拉半島(Istria)」。這里距離意大利本土的直線距離,可比西西里島還要近的多。 別說今天從威尼斯有輪渡頻繁往返,就是在兩千年前,古羅馬人劃着洗澡盆就能漂洋過海登陸。好戰的古羅馬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坐擁巴爾干半島和亞得里亞海咽喉位置的風水寶地,公元前177年,古羅馬軍團占領了這個半島,公元前46年開始建造城市。它作為意大利本土前往亞得里亞海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城市和經濟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公元1世紀,普拉迎來了她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古羅馬皇帝屋大維曾巡視於此,他被這座海濱小城迷人的風光深深吸引住了,為了表示對它的喜愛,就用自己女兒的名字為這座城市命名,叫做「Colonia Pietas lulia Pola Pollentia Herculanea」。這古羅馬人的名字向來長的如同繞口令一般,這麼長的名字既不好讀也不好記,就簡化稱為了「Pola」。今天的意大利語仍然稱為「Pola」。 古羅馬人可是給這里傾注了不少心血,在此大興土木,建造起了城牆、劇院、浴場、神廟、港口等一系列建築,當然更少不了他們生命中必備之物——競技場。公元425年在此設立了主教,後來羅馬帝國一分為二成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就是後來的拜佔庭)」。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王國和拜佔庭帝國都先後統治過伊斯特拉半島。公元1331-1779年,威尼斯帝國稱霸亞得里亞海,普拉就是他們的重要海港之一。然而17世紀,由於遭受了鼠疫,普拉全城人口從鼎盛時期的3萬餘人驟降至300餘人,幾乎成了一座「廢城」。1856年,哈布斯堡王朝發現了這里的優勢,重新修建了普拉的港口,這座城市才得以恢復昔日的輝煌。 我從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機場提車,經過200餘公里,抵達小城時已是下午,直奔競技場。 普拉競技場(Pula Arena)由古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公元41-54年在位)下令建造,又由維斯帕西奧努斯皇帝於公元79年擴建,前後歷經百年才完工。競技場建造在一個天然的山坡上,整座建築呈橢圓形,長132米,寬105米,中心表演場地長68米,寬42米,外牆共有20扇門,可容納2.3萬餘人同時觀看錶演。歷經兩千年風雨的它如今仍在使用,每年夏季,都在這里舉辦音樂會和電影節。 步入競技場,依然可以看到修復改造的痕跡。因為競技場整體保存十分完整,後世在使用中也不斷修葺,本着「修舊如舊」的原則,完好地保留着古羅馬時期的原狀。 ...
南斯拉夫為何解體,除了復雜的民族矛盾,還有幾個重要原因

南斯拉夫為何解體,除了復雜的民族矛盾,還有幾個重要原因

東歐劇變之後,原華約組織成員國紛紛改旗易幟,投奔到西方資本主義陣營。非華約組織的南斯拉夫在面臨政體改變的同時,整個國家也像蘇聯一樣解體。 那麼南斯拉夫為何沒能像其他東歐國家一樣,在政體改變之後依然能保持國家統一呢?小編認為除了復雜的民族矛盾,還有如下幾個重要原因。 一、歷史的因素 南斯拉夫主體本身就是,幾個從奧匈帝國獨立出來的王國聯合體。先是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合並,接着是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加入,一起組成了南斯拉夫王國。 由此可見,南斯拉夫作為國家的名字,只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出現。幾個王國之所以合並,也是迫於周邊大國的壓力才一起抱團取暖,因此在國家形成之初就埋下了獨立的種子。 二、國家構成的因素 南斯拉夫是由幾個獨立的國家組成的聯合體,表面上保持共同的外交、軍事和國家領導人。但原先的每個國家除了放棄了主權獨立外,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保持很強的獨立性。 由此可見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的構成比聯邦制還要鬆散,造成國家統一的基礎非常脆弱。只要外部威脅解除,國內的矛盾就凸顯出來。 三、大塞爾維亞主義 由於南斯拉夫是多個王國拼湊而成,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方面非常復雜,作為南斯拉夫主體的塞爾維亞王國,一直想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增強國家的凝聚力。 大塞爾維亞主義者,認為波黑、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應放棄自治身份,成為塞爾維亞的一個省,這遭到了上述地區民族的強烈反對,大塞爾維亞主義成為國家分裂的導火索。 四、鐵托的因素 鐵托在執政南斯拉夫時,大力壓制和分裂主體民族塞族,實行民族均等化。他將信仰伊斯蘭教的塞族人改為穆族,將講塞語方言的人改為馬其頓族,使塞族勢力大大弱化。 同時鐵托還在塞爾維亞境內設立科索沃、伏伊伏丁兩個自治省,埋下科索沃危機的種子。在鐵托的扶持下,本來是少數民族的勢力逐漸上升,最終與塞爾維亞分道揚鑣。 五、國際因素 東歐劇變之後,時任南聯盟總統的米洛舍維奇拒絕西方的經濟誘惑,堅持維護原南斯拉夫的統一,造成北約決定徹底瓦解這個巴爾干半島上的強國。 北約對南聯盟採取經濟制裁和內部分化瓦解的策略,鼓動原南斯拉夫各個加盟共和國獨立。最終在西方不斷的沖擊下造成南聯盟分裂,由此南斯拉夫徹底解體。 由上可見,雖然南斯拉夫解體以及後來爆發的波黑戰爭和科索沃戰爭,都是因為民族矛盾引起的,但是民族矛盾之所以激化,還和上述幾個重要因素有關。 如今南斯拉夫已經成為歷史,作為前南斯拉夫主體的塞爾維亞,在外部勢力的干預下,卻依然面臨着分裂的危機,巴爾干半島依然埋藏衝突的種子。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木頭視點
沙俄本想打一仗欺負欺負土耳其,卻把自己拖下神壇,從此一蹶不振

沙俄本想打一仗欺負欺負土耳其,卻把自己拖下神壇,從此一蹶不振

1848年歐洲革命後,沙皇俄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英法兩國關系也因路易·波拿巴當上法國總統和皇帝而而變得有點緊張。沙俄欺軟怕硬,以為英法兩國鬧矛盾不會聯手干涉他,所有這些就使尼古拉相信:俄國的君主是全歐洲的主人,沒有一個國家敢於擋住俄國的道路,由他任意宰割土耳其的時機已經到了。他夢想沙俄能占領君士坦丁堡,控制黑海海峽,建立對巴爾干半島的統治,於是便不顧一切地挑起了一次更大的東方危機——克里米亞戰爭。 戰爭的導火線是俄法關於一個宗教問題的爭議,但在19世紀50年代初卻被俄法兩國利用來大作文章,弄成了政治問題。法國當局是想在國內爭得天主教勢力的支持;而保護東正教則始終是俄國沙皇東方政策的基礎之一。為此雙方互不相讓,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激烈爭鬥,俄皇決定以此為藉口來徹底解決東方問題。 沙皇尼古拉一世 沙俄派往土耳其的特使態度極其傲慢,條件又非常苛刻,最終沙俄與奧斯曼土耳其斷交,導致近東地區局勢緊張 1854年2月,俄皇派海軍大臣緬希科夫為特使前往君士坦丁堡,與土耳其蘇丹當面交涉此事。緬希科夫初到君士坦丁堡態度極其傲慢,根本不把土耳其君臣放在眼里。他向蘇丹提出了俄皇的條件,要求土耳其必須承認俄國沙皇對土耳其帝國境內1200萬東正教徒的保護權。當時巴黎《世紀報》對此評論說:「這等於要在土耳其有兩個皇帝,一個是穆斯林的蘇丹,另一個是基督教的沙皇。」但是土耳其政府沒有答應俄皇對東正教徒有保護權的要求。 5月5日,緬希科夫向土耳其政府發出最後通牒,限五日內答復全部要求。在英法兩國大使的支持下,土耳其拒絕了俄國的最後通牒。5月22日,俄國宣佈與土耳其斷交。7月4日,8萬俄軍渡過普魯特河,占領了多瑙河兩公國;同年6月13日,英法艦隊駛入貝西加灣,近東風雲頓趨緊急。 土耳其被迫對沙俄宣戰,但是卻激化了沙俄與英法的矛盾,戰爭就變成了沙俄與英法爭奪近東霸權的戰爭 1853年10月,土耳其對俄國宣戰。戰爭在多瑙河、黑海沿岸和高加索同時進行。恩格斯指出:在多瑙河上開始的俄土戰爭「對於俄國人來說,這是實現傳統野心的戰爭,對於土耳其人來說,這是生死存亡的戰爭。」11月30日的錫諾普海戰是這次戰爭的轉折點。從這時起,由於俄國與英法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俄國對土耳其的侵略戰爭就變成了俄國同英法爭奪近東霸權的戰爭。 1854年1月,英法聯合艦隊由貝西加灣駛入黑海,負責保護土耳其船隻和海港免受俄國攻擊。俄國即於2月6日與英法斷絕外交關系。2月27日,英法向俄國致送最後通牒,限期到4月30日從多瑙河兩公國撤軍。沙俄置之不理。3月27日至28日,英法正式對俄國宣戰。 英法又聯合其他國國家抵制沙俄,沙俄在歐洲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孤立境地 此後在歐洲外交舞台上,英、法、奧、普、土等國積極活動,簽訂了一系列多邊和雙邊同盟條約,到次年1月26日法國與撒丁王國簽訂盟約止,已形成了以英、法、土、撒為主和以奧、普為輔的反俄大同盟。沙俄在國際上陷入了出乎意料的、空前孤立的境地。 法國也提出了一系列條件,隨後法國人連同英、奧、普,以四國名義要求尼古拉一世答應條件。俄皇對此不予理睬。為迫使俄軍投降,英法聯軍決定由瓦爾納開往克里米亞,攻擊俄國黑海要塞塞瓦斯托波爾。1854年9月14日,聯軍6萬多人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葉甫巴托里亞登陸,9月25日進抵塞瓦斯托波爾城下。經過將近一年的圍攻,1855年9月8日塞瓦斯托波爾陷落,這標志着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徹底失敗。 戰敗的沙俄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無遺,顏面盡失,在歐洲也越來越沒有話語權 1856年2月至3月,雙方停戰議和,簽訂了《巴黎和約》。根據和約,俄國把多瑙河河口和南比薩拉比亞歸還給摩爾多瓦;並放棄對多瑙河沿岸各公國和土耳其境內東正教教徒的保護權;黑海中立化,俄國不能在黑海擁有艦隊和海軍基地。不可一世的沙皇尼古拉曾瘋狂地向巴爾干和黑海擴張,把俄國的東方政策推向頂峰。但由於這次戰爭的失敗,沙俄失去了歐洲的霸權地位,走下了神壇。1856年以後,沙俄在歐洲的話語權也大不如前了。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史海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