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的機弦——二戰中的牽引式反坦克炮(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大眾記憶留下深刻印象的無疑是以坦克為核心的裝甲力量的廣泛應用。德國的閃電戰、蘇聯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無一不是以裝甲力量為核心而形成的戰役戰術理論,突襲波蘭、橫掃法蘭西、巴巴羅薩狂飆、莫斯科鐵壁、史達林圍城等等一系列戰役中坦克都是耀眼的明星,它們憑借堅實的裝甲,靈活的機動,兇猛的火力成為了戰場的主宰,讓它的敵人恐懼不已。可以說坦克/裝甲部隊這一兵種的出現對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兵種——步兵提出了挑戰,特別是二戰後期當德國人放出了動物園里的動物,蘇聯人將領袖推上了前線,步兵所面對的鋼鐵巨獸愈發猙獰可怕。

上帝在創造出歌利亞巨人的同時也會給大衛以挑戰巨人的機弦,軍事科技的發展也遵循同樣的規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坦克初露鋒芒時,各國的軍隊就開始考慮為步兵研發和配備反坦克武器,小到步槍子彈,大到攻城巨炮都被嘗試用來對付坦克。以彼時的軍事科技水平而言,對於步兵來說最好的防坦克武器無疑就是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火炮,用火炮發射的高速彈丸來撕破堅固的鋼鐵外皮以摧毀坦克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正因如此各國都不遺餘力地開發形形色色的反坦克炮。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反坦克炮技術趨於成熟,步兵可以依託反坦克炮有效地遏制坦克裝甲部隊的進攻,甚至在有些進攻戰役中反坦克炮也能成為消滅敵方坦克的中堅。蘇德戰爭戰場上蘇聯軍隊駭人聽聞的坦克損失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拜德軍反坦克炮所賜,北非戰場上88炮的威名更是讓美英部隊聞風喪膽。可以說反坦克炮在奔涌的鋼鐵洪流面前為步兵澆築了一道堅固的大壩,不管這滾滾奔流是紅色還是黑色。

在二戰相關的遊戲中,玩家經常會看到反坦克炮的身影,無論是FPS類的《戰地》、《決勝時刻》、《榮譽勛章》,還是RTT/RTS類的《突襲》、《戰爭之人》、《英雄連》,抑或是SLG類的《鋼鐵雄心》、《創造歷史》、《裝甲元帥》中,反坦克炮既是本方手中的天使之刃,也是敵方手中的魔鬼之鐮。當玩家們操縱反坦克炮擊毀一輛又一輛敵方坦克時,心中的雀躍無以言表;而當玩家們被敵方反坦克炮壓製得無法動彈時,口中的咒罵不絕於耳。

那麼遊戲中出現的這些反坦克炮在真實歷史中的技術路線,性能表現究竟如何呢?為了系統性地解答這一問題,筆者開始查閱相關資料,但二戰時期各個國家的反坦克炮技術不盡相同,發展路線也風格迥異,要全面系統地瞭解它們的來龍去脈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本文在筆者能夠查詢到資料范圍內,為玩家概要性地介紹二戰時期各國的反坦克炮技術發展與應用情況,對一些武器裝備進行簡要地描述,希望更多玩家能以此為契機瞭解一下遊戲中的這些夥伴。由於筆者自身水平十分低劣,加之收集的材料有限,文中肯定會出現各種錯誤,希望玩家們能積極指正討論,筆者會竭盡全力地更正和完善。

本文所討論的反坦克炮主要是指步兵部隊中使用的牽引式反坦克炮,這種類型的火炮一般配屬給步兵部隊中的專門的反坦克/坦克殲擊部隊,此類火炮一般由多人組成的炮組進行操作,當需要轉移發射陣地時需要使用牽引車輛(或畜力)來牽引火炮行動(極短距離的轉移可以依靠人力),火炮自身一般不能自主行駛。

本文計畫分七章進行敘述,第一章為反坦克炮發展歷史概述,第二章為德國牽引式反坦克炮,第三章為蘇聯牽引式反坦克炮,第四章為英國牽引式反坦克炮,第五章為美國牽引式反坦克炮,第六章為其他主要參戰國的牽引式反坦克炮,第七章為附錄與參考文獻。各章將按照單獨的一篇文章來放出,請玩家們持續關注筆者的更新。

第一章 反坦克炮發展歷史概述

炮兵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歐洲,早期的火炮出現於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期,一般認為火炮和火藥技術是藉由阿拉伯人從東方傳到歐洲。歐洲的火炮及彈藥技術從前裝滑膛炮發射石製或鐵製實心彈,到後裝線膛炮發射帶有爆炸物的榴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十六世紀時期,炮兵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炮兵科學也蓬勃發展。

到十八世紀時,炮兵已經成為各國正規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時期的火炮生產過程逐漸標準化、規格化,炮兵的建制也更加完善,有了不同種類的炮兵,如:野戰炮兵、攻城炮兵等,採用了制式的牽引工具並編入團和旅之中。

隨著十九世紀中葉線膛炮轉逐漸取代滑膛炮,火炮的發展迎來一次變革。線膛炮的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在十九世紀後半葉的歷次戰爭中,線膛炮都展現了良好的性能,各國也都陸陸續續換裝了後裝線膛炮。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無煙火藥,炮瞄鏡等技術投入實戰使得炮兵得到了更為迅速的發展。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炮兵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了顯著的增長和提高。到戰爭爆發前,主要交戰國家的炮兵共有2.6多萬門火炮,分為:輕野戰炮兵、乘騎炮兵、山地炮兵、重野戰炮兵和重炮兵(攻城炮兵)等類型。裝備火炮的口徑從65mm的加農炮到155mm以上的重型攻城炮,火炮類型涵蓋了加農炮、榴彈炮、迫擊炮等可謂是不一而足。

大衛的機弦——二戰中的牽引式反坦克炮(一)

伴隨著炮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快速進步,一種劃時代的兵器—坦克也初露鋒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逐漸演變為血肉磨坊的塹壕戰時,各個交戰國都想打破這種無法承受的消耗戰局面。因此,英國人率先開發出了坦克,並在索姆河戰役中小試牛刀。當英軍的坦克出現在戰場上時,對面的德軍官兵都被這種怪異的車輛所震撼,英軍的坦克隆隆地碾過戰壕,德軍士兵只能用手中的步槍來徒勞地與這些鋼鐵巨獸搏鬥。

坦克作戰的威力自然也震動了德軍高層,作為世界上第一支需要應對坦克的軍隊,德軍的軍械庫中的現有武器並不適合反坦克作戰。機槍和步槍子彈難以穿透坦克厚重的裝甲,而使用笨重的野戰炮很難應對坦克的快速機動,德軍急需要高效經濟的專用步兵反坦克武器。

首先登場的是反坦克槍,德國人開發了毛瑟1918 T-Gewehr反坦克槍,該槍口徑13.2mm,長度為169.1cm ,重量為15.9(?)kg。從數據可見,反坦克槍又長又重,難於在狹窄的戰壕內操作,並且其後坐力非常巨大,稍有操作不當就會傷及射手的鎖骨或者使肩膀脫臼。與困難的操作和使用相比,其反坦克效果卻差強人意,雖然可以在遠距離上擊穿當時坦克的裝甲,但是由於子彈沒有爆炸效果使其很難對坦克造成致命毀傷,也不能有效地殺傷坦克乘員組。

大衛的機弦——二戰中的牽引式反坦克炮(一)

正是由於反坦克槍這種難堪大用的表現讓德國人想到了一個更為簡單粗暴的方式——使用直瞄火炮!正是從此刻開始反坦克炮進入了歷史舞台。

世界上第一種專用反坦克炮就是萊因金屬公司於1918年研製的37mm TAK 1918牽引式反坦克炮,發射穿甲彈時可在500m距離上穿透15mm厚的表面硬化裝甲。雖然TAK 1918小批量地在部隊服役,但也不能阻止德國的戰敗。

大衛的機弦——二戰中的牽引式反坦克炮(一)

一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開發任何形式的反坦克炮,魏瑪共和國只好偷偷摸摸地讓萊茵金屬公司於1928年完成研製37mm Pak L/45型牽引式反坦克炮,該型火炮成為了日後德國Pak 36反坦克炮的雛形。類似於37mm Pak L/45型的牽引式反坦克炮在20世紀30年代歐洲各國軍隊中是唯一的專用反坦克武器。具有深遠影響的反坦克炮設計在這一時期也層出不窮,到了30年代末期,德國、奧地利、法國、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時、英國、丹麥和瑞典的軍火企業都生產了反坦克炮。其他一些國家,如蘇聯也可以通過購買外國武器生產許可的方式生產反坦克炮。

大衛的機弦——二戰中的牽引式反坦克炮(一)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各國軍隊裝備的反坦克炮主要是像37mm口徑反坦克炮這樣的小口徑輕型反坦克炮。這類反坦克炮一般被安裝在兩輪炮架上,可以由牽引工具(車輛或騾馬)牽引至發射陣地,在發射陣地前卸下火炮進入發射陣地展開即可以進行射擊。這些火炮的裝卸和轉移陣地的過程可以非常迅速地完成。當然,鑒於輕型反坦克炮較低的重量,炮組人員也可以通過人力牽引來轉移陣地。

火炮的炮尾大架一般是分離式的,並配有駐鋤,大部分的火炮也配有防盾以對炮組成員提供一定的防護。這類反坦克炮的有效射程大約在500m左右,可發射高爆彈和實芯穿甲彈。典型的如Pak 35/36反坦克炮使用鎢芯穿甲彈時在500m的最大穿深可達31mm。

大衛的機弦——二戰中的牽引式反坦克炮(一)

大衛的機弦——二戰中的牽引式反坦克炮(一)

在戰爭爆發的頭兩年,面對大部分的輕型坦克,小口徑的輕型反坦克炮是完全有能力應付,甚至對一些側面裝甲較薄弱的中型坦克也可通過攻擊其裝甲薄弱處獲得一些戰果。但是到了1940年面對戰場上新出現的具有更厚裝甲的新型坦克,小口徑反坦克炮就無能為力了,就算通過改進彈藥或提高炮口初速的方式暫時提升一定的性能也挽救不了其註定要淘汰的命運。

與此同時,中等口徑反坦克炮開始活躍在戰場上,這類中型反坦克炮的口徑一般在40-50mm左右,整體火炮結構與輕型反坦克炮類似,只是個頭和重量都有所增大。中型反坦克炮的穿甲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典型的如Pak38使用普通穿甲彈可以在500m距離上擊穿79mm厚的裝甲,在1000m距離上擊穿60mm,如果使用了鎢芯穿甲彈則對應的穿深為108mm和72mm。

大衛的機弦——二戰中的牽引式反坦克炮(一)

然而,隨著戰場上出現的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實,中口徑的反坦克炮也被證明有些過時了,尤其是應對傾斜式裝甲時,其反甲能力大打折扣。蘇德戰場上的德軍反坦克炮手多次遇到明明好幾發甚至幾十發炮彈都擊中了T-34的裝甲卻愣是沒有摧毀它,只能眼睜睜看著它蹣跚返回自己的防線。也許是為了體現德國人還有幽默的一面,德軍反坦克炮手給它們的Pak 35/36取了個「陸軍敲門磚」的諢名,以調侃他們瘋狂發射彈藥打擊目標卻只落得和扔板磚一樣效果的窘境。

逼不得已的反坦克炮手們只好苦練自己的射擊技巧,儘量瞄準履帶傳動裝置或者炮塔座圈與火炮防盾周圍的空隙進行射擊,以求癱瘓或摧毀目標。這也催生出破甲彈和脫殼穿甲彈這些新型反甲彈藥。中型反坦克炮雖然難以發揮作用,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使用到了戰爭結束。

大衛的機弦——二戰中的牽引式反坦克炮(一)

到了戰爭的後期,坦克的裝甲防護向著只求更厚的方向狂奔,虎王坦克的裝甲厚度更是達到了100mm以上。如此強度的裝甲防護也迫使大口徑重型反坦克炮快速發展,這些重型反坦克炮的口徑一般在57-100mm左右,尺寸和重量也更重,這也使得其需要牽引力更大的車輛,其裝卸和轉移也更為遲緩與笨拙,過大的外形也難以有效地隱蔽。此時的重型牽引式反坦克炮基本上喪失了快速機動作戰的能力,防守時必須依託預設陣地,而進攻時又會嚴重拖延進攻速度。

雖然有這些缺點,但這些重型反坦克炮的核心技能還是值得信賴的,以Pak 43 88mm牽引式反坦克炮為例,在使用鎢芯穿甲彈的情況下其在500 m的距離上可以捅穿217 mm厚裝甲,1000 m上為193 mm,1500 m上為171 mm,2000 m上為153 mm,這樣恐怖的數據足以在正常交戰距離上摧毀戰爭末期的任何一種坦克。為瞭解決重型反坦克炮的機動性問題,各國紛紛把反坦克炮架到了自行底盤上改成自行反坦克炮以伴隨機械化部隊作戰。重型反坦克炮的生產成本也十分可觀,其產量和裝備數量相對於輕型和中型反坦克炮而言是較少的。

空心裝藥戰鬥部的出現使得單兵攜帶的高效反坦克武器成為可能,巴祖卡、鐵拳等單兵反坦克武器的出現也讓步兵部隊有了跟坦克相抗衡的「匕首」。移動不便的牽引式反坦克炮逐步推出了歷史舞台,二戰結束後,西方主要國家紛紛將牽引式反坦克炮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反坦克火箭筒、無後座力炮以及威力巨大的反坦克飛彈。值得一提的是,最後一種制式牽引式反坦克炮是中國的86式100mm牽引式反坦克炮,該型火炮也逐漸退出一線部隊。中國軍隊的裝備序列中還有一種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該自行火炮在中國的新型主戰坦克形成戰鬥力前填補了陸軍地面反甲力量的不足,隨著中國地面裝甲力量體系的完善,它也逐步退出了現役。在戰後的歷次局部衝突中也不乏牽引式反坦克炮的身影,尤其是蘇聯解體以後大量武器裝備流出,牽引式反坦克也落到了形形色色的武裝組織手中成為對付政府軍等敵對勢力裝甲力量的利器。

縱觀反坦克炮的發展歷程,這種為應對一種新型兵器而出現的兵器與它的主要對手—坦克在此消彼長中不斷地進化。利用高速炮彈擊穿坦克的裝甲這種簡單直接的方法最初非常有效,還一定程度上迫使坦克的裝甲向厚重的方向發展,更厚的裝甲就意味著需要更具威力的反坦克炮才能擊穿,反過來使反坦克炮朝著更大口徑,更大重量方向發展。這樣一種矛盾的關系,使它們螺旋式地發展,然而裝甲的厚度不是無限增加的,火炮的口徑也不是無限增大的,像鼠式超重型坦克和Pak 44反坦克炮這樣的終極武器,其實戰意義卻極為有限,並不實用。武器技術的發展使得步兵手中的反坦克武器的種類增多,效能也提高不少,尤其是反坦克飛彈這種大威力、高精度、高機動性的武器使得反坦克作戰的形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坦克也不再一味地增加裝甲的厚度,轉而考慮多種反制技術,如爆炸式反應裝甲,復合裝甲等。

笨重且操作復雜的反坦克炮則逐步退出了歷史舞台,正如投石索終將成為博物館里的展品一樣,在人類武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總會有後來者取代前人,但歷史會記住大衛手中的機弦是如何戰勝巨人,也同樣會記住反坦克炮拋出的利刃是如何擊穿鋼鐵巨獸的堅甲。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