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一個玩家群體的幽默與悲傷。

最近有一條新聞,引發了玩家群體內的一小波狂歡。

央視新聞頻道播報的海軍航空兵「飛豹」戰機訓練時,飛行員頭盔背後明顯的卡通人物圖案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眼尖的DOTA2玩家一眼就看出,這個頭盔上的人物,正是DOTA2英雄「全能騎士」,而這個個性塗裝的形象,來自七八年前一位畫師為DOTA2創作的一組英雄畫像。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帶着喜愛的遊戲開飛機守衛祖國,這顯然是一件讓廣大玩家喜聞樂見的出圈喜事。不過熱評一句透露着些許自嘲甚至悲傷的話,似乎讓原本應該開心的氣氛打了折扣。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經常上網的人對於這句話多少都還有些印象,因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你可能在任何地方見過這句話。見得足夠多的網友甚至對這句話應該出現的場合瞭然於胸,面對於有些眼熟的梗,不明就里的網友可能順口就能接上這樣一句「除了客戶端,哪里都有DOTAer」。

而對於真正的DOTAer來說,這就是他們行走互聯網江湖的接頭暗號,猶如「天王蓋地虎」對「寶塔鎮河妖」一般好使。不過在這外人一臉懵逼,內行一眼明了的打招呼方式背後,也是DOTA2玩家的一段傷心事。

1

DOTA2玩家(簡稱刀友)之間的梗有千千萬。有的純粹來自包括YYF在內的多位DOTA2頭部主播的日常直播,有的則來自某些選手過往的言論和經典賽場,當然這其中也不乏諷刺某些人以及行為的梗,一句話過去嘲諷拉滿卻可以不帶髒字。

如此,這千千萬萬刀友間運用自如的梗,也可以無縫對接當今互聯網的任何地方。

對於這件事,DOTA2玩家自然是瞭然於心。社區聊天全是黑話屬於社區聊天的日常,不過最近,刀友們的活動范圍似乎正在無限擴大,且神出鬼沒,令人猝不及防。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作為ACG文化愛好者聚集地,B站自然是首當其沖。在DOTA2相關視頻之外的地方,刀友們無聲的滲透到了各個板塊。

其中最為常見的「FGNB」「FGSB」,很可能會引來很多圈外人拍着大腿大喝一聲「這個我見過!」。這個誕生於DOTA2頂級主播YYF直播間的梗,現在着實不算是圈內專屬了,無論在什麼場合,一旦有「峰哥」「Rua」類似字眼出現,視頻多半會漫不經心地飄過一句「FGNB」。

除此之外,「黃浦江」「沉江」「胖頭魚」之類的,同為直播間誕生的梗的字眼同樣也是觸發此類彈幕的關鍵詞。在B站作UP主,「FGNB」基本上是躲不掉的梗,堪稱B站最佳刀友誘捕器。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王冰冰都難逃「FGNB」帶來的條件反射

即便是出了B站,這些梗在其他地方同樣有着驚人的效果。更出其不意的事情發生在近期,在人氣爆棚的某選秀節目,一位選手在做自我介紹時說了一句「姜還是老的Rua」,讓視頻前的刀友們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尷尬的摳腳趾。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誰能想到在這種舞台上還能看到刀圈暗號?

雖然有點尬,但還是有刀友對上了暗號。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其實想要觸發刀友的隔空交流,只需要你有足夠的想像力就可以辦到。

在做飯的視頻中,UP主一句「黑皮」,就能讓彈幕原地興奮(「黑皮」是粉絲稱呼DOTA2職業選手Maybe的外號),各種刀圈梗瞬間「起飛」。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在做飯UP主那里看到刀友,掏出暗號證明我們都是DOTA2客戶端外游盪但依然心繫遊戲近況的「雲玩家」

解說影視作品的B站UP主也難逃隱藏在觀眾中的刀友的洗禮。解說《神探夏洛克》,其中的系列終極BOSS「東風神」引發了一波彈幕聯動,當場雙廚狂喜的網友們迅速打出了同樣用「東風神」作為自己遊戲ID的DOTA2選手名字。一看到有刀圈梗的其他網友迅速回以那句經典的「除端皆刀」,短短幾秒完成了一場同好的狂歡。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在任何地方都能完成同好狂歡,是當下刀友在行走江湖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2

離開B站,情況也是一樣讓外行摸不着頭腦。

在競技比賽被對方翻盤,一句「恭喜OG」可以說嘲諷拉滿,這種情況在遊戲圈很常見,隔壁幾家電競遊戲比賽,結束時就常有「恭喜OG」這樣的彈幕出來殺人誅心。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當然這句話出了電競圈,也同樣適合其他場合。這邊足球籃球等等領域的粉絲們,「恭喜OG」的梗早已被用得不亦樂乎。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和「恭喜OG」相比,殺傷力不相上下的就是這另一個梗「煙火聲」。

這個梗誕生於Ti8國際邀請賽,中國俱樂部LGD被OG當場翻盤,也就是「恭喜OG」梗誕生的同一天,選手Fy的一個特寫鏡頭,憑借絕佳的構圖和對比效果,就此成為了電競圈「世界名畫」。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起初,為此心痛的PTSD的刀友們對此甚至不願意多說,但隨着Ti9過去,曾經傷痛逐漸減弱,選手之間也開始在互聯網上互相調侃,這幅「名畫」開始成為了一個通用梗,被做成表情包被用在各種競技比拚中功虧一簣、棋差一着,或是大優勢被反超的場景下。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這邊吃瓜看戲的中國網友看着大洋彼岸,面對各州選票反復仰臥起坐的拜登和川普,准備了一堆表情包來自嗨,其中這幅「名畫」就大有用武之地,且一度非常流行。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而沒有表情包的網友們,乾脆用幾個字以及APP自帶表情就言簡意賅地完成了「世界名畫」在大腦中的一次展示,將中國文字與意境的結合運用到了極致。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以上種種情況,涉及的刀圈梗可深可淺,在這些刀圈梗活躍於互聯網的每個角落時,熟悉情況的網友會快速送上一句這種情形下的萬能感慨句式——「除了客戶端,哪里都有DOTAer」。甚至面對「FGNB」這種非常多見的詞匯,即便不怎熟悉情況的網友,想來也能說出這下半句。

3

「除端皆刀」,是一切圈外玩刀圈梗的終結,最終歸宿,它時常能給眾多網友帶來快樂,但每當這句話出現,所有的調侃與快樂就要混雜進些許吐槽與一絲憂傷。

所謂客戶端,指的則是DOTA2遊戲的客戶端,而「除了客戶端」,一方面是點明刀圈玩家相遇在遊戲之外,另一方面則是調侃和自嘲客戶端里日漸減少的DOTA2玩家。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一套刀圈梗組合Combo打出去,看得過客頭暈眼花

是的,在刀友們帶着自己熱愛的遊戲圈的梗走向世界的同時,他們寥寥幾個字背後調侃的,正是DOTA2玩家集體的悲傷。

DOTA2出圈不是第一次,但是這種形式出圈卻堪稱傳播最廣的一次,也是最無序的一次。

原本「除端皆刀」的說法很早之前就產生了。如果硬要問刀友是什麼時候開始大規模在其他毫不相乾的情境下玩刀圈的梗,大概和去年7月國內職業戰隊Ehome在上海吃火鍋維權事件有些直接關聯。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在Ehome為衛生問題與火鍋店老闆唇槍舌戰,並在維權方面取得順利進展的同時,這邊刀圈玩家也自發沖進「大眾點評」APP上,在這家店的頁面上瘋狂整活,整個情景對比強烈,令人捧腹。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在「大眾點評」暫時落得個「DOTA2玩家論壇」的事件落下帷幕後,刀圈遊戲梗出圈似乎往往能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刀友們的興奮點。

4

熟悉DOTA2的玩家們大多都知道,DOTA2一直以來有個「Dead game」的外號,這個外號常年被玩家自己拿來自嘲,多年過去了,在很多玩家看來,它一直在「Dead game」的路上從未停下。

不過刀友們一直以來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們自嘲着「Dead game」,一方面又努力尋找着更多的刀友,以證明自己熱愛的遊戲並沒有「Dead game」。

現實中DOTA2的情況自然沒有「Dead game」那麼誇張,但也確實沒有給刀圈玩家什麼希望。

從國際的角度出發,2020年疫情導致國際邀請賽推遲,國際比賽取消,電競的熱度對於一個競技類遊戲的重要程度在當下是無需置疑的,但在這整整一年里,DOTA2的電競熱度基本上可以說沒有。關於這一點,刀友們對遊戲運營商V社甚至連罵都懶得罵了。

國際尚且如此,國內自不必說。DOTA2中國電競的沒落大家心中都有數,最近連續三屆Ti的戰況幾乎是現在刀友們最熱門的梗的來源。陌生刀友想見,一旦說起兩年前LGD戰隊惜敗OG,都是一副捶胸頓足,線下見面就能抱頭痛哭的情景。

至於DOTA2遊戲的情況也是同樣的不好受。幾次大更新,正讓DOTA2面臨着得罪老玩家,卻不討好新玩家的尷尬處境。如今端游自身面對着手遊的沖擊,DOTA2身為多年老遊戲,無論怎麼更新遊戲,降低遊戲難度,加快遊戲節奏,口碑和標簽都難以撕掉,吸引新玩家的簡直難上加難。

而老玩家則對更新沒有什麼好話可言,所謂「DOTA6更新後,DOTA2玩家無處可去」,成為了刀友口中「雲玩家」的重要理由。

今年2月,DOTA2平均在線人數創13個月來最低的新聞讓刀友們看得着實心累。在刀友看來,一切已經向着外界自媒體總唱衰的那樣,玩家越來越少,「雲玩家」越來越多了。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遇到真在DOTA2客戶端里的玩家,刀友激動的熱淚盈眶

這種悲傷自不必說,人們無處不在的「除端皆刀」的自嘲,也是DOTA2玩家這麼多年來恨鐵不成鋼的最終成果。對暗號的同時埋怨遊戲公司的不作為,埋怨玩家的「背叛」,埋怨電競比賽上各種因素導致曾經輝煌的戰績化作往日煙雲,可以說是當今刀友們的日常交流方式了。

這些交流並沒有起到什麼積極的效果,反正客戶端里的玩家依然在消失,「雲玩家」的數量則確實在成倍增長。

於是包括所謂「雲玩家」在內的「痛心疾首」的廣大刀友,只能在社交媒體,視頻網站,以及任何你無法想象的地方繼續尋找着其他和自己一樣「痛心疾首」的人,交流在「Dead game」中體會的切身的憂傷。

必要時,「除端皆刀」交流的地點也包括了其他遊戲的客戶端。

DOTA2玩家數迎來史低,你卻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刀友」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