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篇小說里體驗「自定義武將」的三國征服之路

如何在一篇小說里體驗「自定義武將」的三國征服之路

編者按:前段時間,歷史小說《紹宋》在接近完結之時,由於角色劇情處理不當,在讀者群中引起了爭議,最終作者「榴彈怕水」道歉改文。連載畢竟有不穩定的因素在,也難免有讀者表示「沒有完本的書堅決不看」——推書確實還是完結作品比較靠譜,譬如讀者們開始懷念該作者的上一部作品《覆漢》了。本文即是科普作家兼知名網文研究者安迪斯晨風投稿的薦書報告:《覆漢》是怎麼把同質化極高的三國網文寫得不一樣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因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兩版央視電視劇和光榮的《三國志》等一系列遊戲影視動漫作品的影響,三國時期的歷史無疑是國人最為熟悉的一段古代史。也因此,在流行穿越的網文領域三國時代也是穿越者們所光顧的重災區。對三國題材網文的讀者來說,跟隨著主角的腳步在三國亂世中馳騁縱橫,就像開了一局自定義武將劇本的《三國志》遊戲,同樣也可以獲得強烈的代入感。

但三國題材的網文也是一個極有挑戰的領域,不但先輩們珠玉在前,你能寫的人物、劇情、主題都有人琢磨過了,就連大多數讀者都對那段歷史如數家珍。多智近乎妖的諸葛亮、仁義善良的劉備、奸雄姿態的曹操、義薄雲天的關羽、勇猛魯莽的張飛……這些人物幾乎都在讀者心目中打下了「思想烙印」,順著去寫就沒意思,逆著去寫又顯得刻意標新立異。所以當榴彈怕水的《覆漢》橫空出世的時候,確實讓很多喜歡三國歷史的讀者感到震撼。漢末三國的豪傑們在一個變得陌生的世界里,所作所為卻依然完全符合歷史上的人物性格,讓最熟悉三國的讀者也覺得,書中所講的話就該是他們說的,所行的事就該是他們做的。

來一局以天下為棋的遊戲

縱觀《三國志》遊戲系列,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大類型,一種是扮演三國時代的一名武將,接近RPG遊戲,玩家可以經營人脈、投師訪友、領兵出征、出將入相,走上人生巔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8代和10代。另一種類型則是扮演某一個三國亂世勢力的君主,經營領地、探訪人才、積聚糧草、厲兵秣馬,目標是一統天下,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9代和11代。

兩種玩法都擁有大量擁躉,很難講哪種更好,不過對穿越三國類型的網絡小說來說,除了《漢魏文魁》等少數主角一生為臣的作品外,多半都兼具了RPG遊戲的代入感和SLG遊戲的恢弘感,《覆漢》更是把兩者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小說前期,主角公孫珣像一個正常的自建人物一樣拜名師、刷羈絆、升官職,到了黃巾起義之後天下大亂,他又搖身一變成為了一方主君。

不同於以往我們熟知的穿越歷史小說套路,作者採用了一個巧妙的寫法,將主角設定為「穿二代」——一個穿越者與土著的後代,自然也是虛構的一個歷史人物。公孫珣的母親是一個穿越到漢末的女頻寫手,父親則是北方邊境公孫家族的旁支子弟,也就是公孫瓚和公孫淵的那個公孫家。

如何在一篇小說里體驗「自定義武將」的三國征服之路三國遊戲中選擇地處遼東的公孫瓚在遊戲中有一定的難度

沒有超越時代的政經社軍思想,他只是開了一個預言「外掛」,他的成功依然是時代性的成功——名士、天才、家學的成功,策略戰術和人才的成功。而在我們讀者的眼中,公孫珣實際上是一個比穿越者主角更加鮮活的「漢代古人」。最開始的時候,他是個對於自己母親所說未來半信半疑的世家子,結交呂范還弄巧成拙的青澀少年;是夜盜老師盧植印章,卻被老師們聯手算計的懵懂學生;也是看起來義薄雲天、英雄蓋世、實則處處留後路的反對閹宦急先鋒。到後來,討伐董卓成功之後痛罵群臣,黃鍾大呂,殺人誅心,堂堂正正地把對手打死還要碾在車輪下麵粉身碎骨,別人還要給他叫好不迭。

在小說配角們的眼里,主角公孫珣是一個超世之英傑。他年紀輕輕,就通過火燒鮮卑王城和覆滅高句麗兩場對外戰爭,成就了「公孫白馬,不負天下」的赫赫威名。之後又誅殺閹宦、平定黃巾、擊殺董卓、大勝袁紹,以衛將軍身份統攝朝政,之後擊敗曹操劉備聯軍一統天下,覆漢興燕創八百年盛世。看起來,穿越者該乾的事他都幹了,但卻完全沒有一點俗套感,而每一節故事結尾虛構的各種史料更是為其傳奇性增色不少。

因為公孫珣其實骨子里仍是一個漢朝人,所以我們對於他也就多了一點欣賞古之英傑的旁觀者視角,少了一點穿越者「無所不能」的期待。他或許會相信母親口中將近兩千年歷史變遷的「故事」,但他並不會完全被那些故事束縛,更不會壓抑自己從當時社會成長起來所獨具的那種慷慨義烈。如果我們把公孫大娘看成是古希臘神話中降臨世間的神靈,那麼公孫珣更像是《奧德賽》故事中半人半神的英雄。我們能從小說中看到主角的成長,如同看到了那些真正歷史上的英雄。這種來自一千八百年前的歷史傳奇感,是其他一些小說難以給予的。

「收集控」的幸福時刻

玩《三國志》遊戲的一大樂趣在於和三國時代的英雄豪傑互動,特別是扮演君主的時候,像集郵一樣收集天下英傑為我所用,到遊戲結束時能讓全須全尾「五虎上將」為前驅,「五子良將」為羽翼,諸葛、司馬為帥臣,郭嘉賈詡為輔弼,更是很多人玩遊戲最大的動力。

對於一本寫作目標本來就是讓讀者「爽」的網絡小說來說,《覆漢》主角公孫珣自然也收集了大量三國名將,不過跟遊戲里面點個「登用」就能收獲武將一枚的簡單方式不同,小說里面必須寫明白主角和這些歷史人物產生羈絆的原因,這就要考慮到所有角色的性格特質,就像收集精靈寶可夢一樣,每一個三國名將的收集辦法都不太一樣。

如何在一篇小說里體驗「自定義武將」的三國征服之路光榮的《三國志》系列讓三國歷史上的英雄們深入人心

在遊戲當中,主角一出場,便給搭配了兩個歷史上東吳一流名將韓當、程普,盡管折服他們也費了功夫,但是跟收東吳文臣領袖之一呂范的曲折相比,實在不值一提。主角為了「禮賢下士」,煞費苦心地把窮書生出身,年輕時候常被人看不起的的呂范包裝成名儒,給他在家鄉買房置地、保媒拉纖,比現代小男生追妹子考慮還周到十倍,誰知最後還是被人看破,差點尷尬收場。

對清白剛正的審配,主角用人品風度折服之餘,還要給對方難以報答的大恩;對高傲自矜的關羽,主角就要不斷給他戴高帽子,並讓他感受到最大的信賴;對圓滑世故的董昭,則只需要讓他明白跟著自己最有前途,將來有好處可以拿就好了。當然, 還有一些歷史人物,因為收集的時候年齡過小,還是一個「半成品」,需要慢慢養大——比如說號稱「智計無雙」的婁圭,一上來就鬧了大笑話,畢竟他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小青年。另一方面,作者也寫出了每個人物獨到的高光時刻。比如說身陷險境的時候,前來救場的必須是常山趙子龍,說出那句「今日之死,不是為君侯,而是為了君侯不負天下的志氣和仁政。」比如說勇冠三軍的呂布搭配智謀無雙的賈詡就打出了盪氣回腸的夜襲袁紹。

高度演義化的筆法和圓潤生動的人物,是《覆漢》成功的基礎。配角,尤其是有重要歷史地位和突出個人特點的配角是寫作中的一大難點。作者在小說中主要採用了以小見大的方式,用典型化的事件來突出人物的特色,讀這本書,我們可以輕易看到每一名熟悉的三國英雄,盡管他們和歷史上的作為並不完全一樣,但我們就是知道,那個人真的就是劉備、賈詡、呂布和周瑜。比如說戲份不算太多的孫堅,他出身不高,很多事情因為沒人教而考慮不夠周祥,不懂什麼狗屁規矩,做事只憑借一腔熱血,一副肝膽。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格外心疼這樣一個有情義有擔當的男人,他不完美,但是足夠讓人敬慕。

如何在一篇小說里體驗「自定義武將」的三國征服之路許攸成為了《覆漢》中塑造最成功的角色之一

有趣的是,作者筆下最出彩的人物居然是歷史上蓋棺論定的「貪財小人」許攸。這個人物被賦予了一層「大變革時代士大夫階層代表」的底色,搖擺在權謀、忠誠和利益之間找尋平衡,然後更給了他遠比歷史上更強的智謀大禮包。本卷中三次布設機謀,一次比一次精巧,一次比一次厲害,但卻一次比一次敗得更慘。以許子遠的智力,可能早就看透了公孫珣必勝、袁紹必敗的結局,但是他還是甘願為自己追隨半生的袁本初陪葬。「老子雖然貪財好色,無恥卑鄙,但有些東西是不賣的。」

歷史不止是數字的遊戲

當我們在《三國志》遊戲當中扮演一個君主的時候,眼里所能看到的往往只有數字。比如說當你的勢力缺少軍糧的時候,看到的只是數字變紅、士氣飛速下降,看不到的是一個個士兵在忍飢挨餓,甚至斬馬為炊;當你的城池遭受敵人戰法襲擊的時候,只能看到士兵數量一個回合內從5萬降到了4萬,看不到的是有一個人痛苦死亡了一萬次。讀小說的時候卻不一樣,我們看到的是歷史現場的近景。吃不飽飯的農民們把新生兒溺死後丟棄荒野,走投無路的黃巾起義軍慷慨投河自盡,目眥欲裂的憤怒將軍把長矛捅進敵人的身體帶出一蓬蓬鮮血,這樣的現場實感通常只有在RPG遊戲當中才能領會得到。

如何在一篇小說里體驗「自定義武將」的三國征服之路

作者很擅長從微觀視角上描摹世道人心,同時也通過這些描寫為我們展現了漢末三國時代的社會全景:寧死不降的黃巾將士,各懷鬼胎的地方大員,撕咬不休的士人和閹宦,貪財如命的昏君,搖搖欲墜的大漢江山。當人們看明白台上站的都是一群廢物時,原來的忠臣也會開始疑慮,野心漸漸控制不住,於是亂世就到來了。王朝末世並不是突然崩塌的,當牆基漸漸風化磨損之後,房子塌掉就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所謂「覆漢」,覆滅的並不僅僅是大漢朝廷,更是寄生在整個社會體制中的蛀蟲——漢靈帝這樣的獨夫民賊、王甫這樣的跋扈內宦、董卓這樣的霸道軍閥、袁紹這樣的世家大族乃至各地方的豪強地主,都是主角母子要覆滅的對象。但覆滅舊時代不是最終的目的,在廢墟上建設一個嶄新的世界,才是主角母子未來的奮鬥目標,任重而道遠。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