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談】防沉迷系統讓我93歲的外公「重獲青春」

前幾天一大早,我媽突如其來的一通電話令我頭暈目眩:「外公都93歲了,結果在網絡麻將平台上被判定成了未成年人,沒得玩了,怎麼辦嘛!」

沒想到,防沉迷系統升級之後,第一個斬斷的竟是我外公多年的在線麻將生涯。據我媽說,兩周前她已經給外公登記過了,微信登陸、身份證填寫、刷臉,整個大全套從頭到尾都很順利,二零後(上世紀)的外公可以隨時在虛擬牌桌上與其他成年人切磋。

【白夜談】防沉迷系統讓我93歲的外公「重獲青春」很多網絡麻將的設計其實很照顧老人,比如圖中超大的按鈕

問題出現在這幾天。外公忽然給我媽打電話,口氣略帶歉意,說是想讓她再來看看「這個東西怎麼弄」。當我媽再次來到外公家時,發現防沉迷認證已經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失效了。「有兩個圈啊,一個虛線一個實線的,每次都弄不進去…」 外公口氣委屈,試圖解釋,但也說不清狀況。照顧他的保姆自信滿滿地湊了過來,一副很有經驗地樣子說,這叫識別系統突襲,外公是「被未成年」了。

保姆說,她的老公也遇到了一樣的情況。有時保姆老公會偷偷把帳號借給小兒子玩遊戲,沒想到系統冷不丁抽查,直接把老公的帳號給鎖定了。保姆建議我媽用她的身份證重新驗證試試。不過由於微信無法解綁之前的信息,一番操作後仍舊沒有成功。

到了上周五,我媽登錄外公帳號的時候,螢幕上再次出現了親切的未成年遊戲時長提示。

在網路遊戲看來,1928年出生的外公似乎成年過頭了。他成年到不應該再玩遊戲了,只應該把自己身份信息借給曾祖孫。所以,人臉識別的抽查總是特別地頻繁。某種意義上,外公的網絡身份似乎只能依附於一個試圖挑戰防沉迷系統的小屁孩身上,不應該存在其他可能性——他笨拙又失敗的攝像頭操作也不斷地驗證著這一點。

【白夜談】防沉迷系統讓我93歲的外公「重獲青春」這可能與月初「60歲老人凌晨王者五殺」事件也有關系

對於腿腳不便的外公來說,手機和網路遊戲,是他和別人交流的窗口。這幾年來,作為家庭網管的我解決了不少外公的科技問題,從如何在微信上給老友分享全家福,到怎麼用淘寶旺旺和商家溝通,外公從未停止學習新時代的社交方式。

我記得有一次外公遇到一個特別厲害的對手,心中充滿了欽佩,但是礙於不會打字,沒法和對方對話。我教他怎麼用手機的手寫功能打字,從此之後外公遇到有趣的對手都愛聊上幾句。

在外公「變」成了未成年人以後,我媽急著想要申訴,不過從我的經驗來看,結果大機率不會特別樂觀。外公被認定為未成年人,也確實不能全怪設計防沉迷系統的工程師。畢竟,太多的老人平凡而又沉默地為別人操勞了大半生,以至於沒有人在乎,他們屬於自己的生活究竟應該是一副什麼樣的面貌。他們所能擁有的娛樂,似乎只能是呱噪庸俗的廣場舞,和早上六點半點在超市搶一塊打折的隔夜五花肉,如此循環,直到有一天默默和世界失去聯絡。

外公常在午睡之後上線磨練牌技,恰恰是學生們放學的時間。這個過於湊巧的時機,註定還會再次觸發對他而言難以獨立完成的人臉識別機制。沒有人能夠隨時守在他身邊,等候著攝像頭忽然亮起的那一刻。

更尷尬的是,就算是更年輕一輩的我媽,面對人臉識別的抽查,也未必真能搞懂其中的機制和門道。

【白夜談】防沉迷系統讓我93歲的外公「重獲青春」人臉識別機制其實挺復雜的,尤其對一位老人而言

凌晨三點五殺的花甲王者,對於許多人來說,只是一個笑話。但從另外一面去想,假設玩家本人真的是一位老人,到了這個年紀,生活還要如此受到旁人的審視,會不會太累了些?

下午我媽又給我發了條微信,說外公這幾天話少了很多。如果社友們有什麼申訴的辦法,也希望能給點建議。

【白夜談】防沉迷系統讓我93歲的外公「重獲青春」

我外公99歲了,所幸他不玩遊戲,沒有成為網絡防沉迷系統的受益者。—— CaesarZX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