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將軍2》上杉姐姐的叫法是有歷史依據的

原帖:點擊進入

上杉謙信很可能真是女的,有史實根據!
第一:歷史記載,上杉謙信死於「婦人病」 

《當代記》這東西中國人知道的不多,日本人都很少有看過的,但在日本史學界確是小有名頭的史料。作者是伊勢龜山城主松平忠明,他的這部日記里就寫到,「越後景虎大蟲にて卒す。」 這個嘛,什麼是「大蟲」呢,有人說是老虎,不過日本可沒這種說法。 這個詞在日語里已經是個死語了,但《明解古語辭典》里卻明確的寫着:「大蟲」就是「婦人の 血の道しゃくを起こすもの」,大致而言,就是婦人得的血崩之病吧。現在福井縣官幣神社有「大蟲神社」,就是祭祀掌管婦人病的神祇的。 你家一個男人死於血崩啊。。OTL。男人從哪里血崩啊啊!要不然就是作者寫上杉的時候睡着了。要不然就是他和上杉有仇啊。

第二、上杉謙信奇特的生理週期 。

這是有大量史料證明的,上杉謙信有個很怪的病,就是每月10日前後都會腹痛,而且因此不能騎馬,「X月10日、謙信公腹痛をおこし…」,這樣的記載在上杉家的軍記里是相當多的,好幾次,還因此取消了出陣。腹痛的原因……不明。 關東出陣的時候,上杉軍已經把北條打的千鈞一發,6月11日,上杉忽然腹痛而撤退迴廊橋城。這在《松平記》里是記載的清清楚楚的。 上面說謙信死於「大蟲」,還有人記得他倒在茅廁里是幾月幾號嗎?兩種說法:3月9日或11日,也就是10日前後。 這種微妙定期腹痛,只有「每個月的那幾天」才能好好的解釋,謙信很不幸的,這麼堅強的女人,卻也被痛經折磨,1580年3月10日前後那 一次,不知怎的,造成血崩,竟然就倒在廁所里——瞧這個倒霉地方 OTL

第三、這點是常識了,謙信是那樣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物,卻意外的完全戒絕女色。

雖說可以以宗教情結來解釋,但那種聖徒般的情感會存在在一個完全不在乎殺伐的人身上嗎? 既不戒殺,何必戒色?而如果以謙信是一個少女來解釋,就簡單的多了。 可是他把自己比作是戰神。。。用宗教情結又不是可以解釋的通了。。

第四、上杉畫像中的隱喻

那年頭,不少大名、武將都留下了肖像畫(太難看了。。OTL)。而且除了描繪自己的形貌外,一般也會在背景中反映自己的特點。比如武田信玄吧,他的畫像就在背景中畫着紅蓮之火,自己的身貌更宛如不動明王。 上杉謙信的畫像似乎是成心和武田對着,他選用的是毘沙門天的造型,這大概也很順理成章吧。然而很詭異的,這副畫像中,上杉謙信手持鐵棒,站立雲端——這都是傳統的宗教造型,但他腳下卻畫着一個赤紅色的木杯。 無緣無故畫木杯作甚? 《古語拾遺抄》里提到,那個時代,用瓶子來像徵男性 ,而杯子卻是女性的隱喻…… 在自己的畫像中畫上杯子,大概可以折射出性別意識並未泯滅只是遭到強行壓抑的上杉姐姐的痛苦心理吧。

第五、高個兒乎?矮個兒乎?

上杉謙信研究中的一個難題是他到底是個高個子還是個矮個子? 即使在現代的通俗小說里都有兩種版本,海音寺潮五郎氏的《天と地と》以及南條范夫的《上杉謙信》都說謙信個子很矮,但津本陽的《武神之階》卻說謙信是個大個兒。 這些作家都不是胡說的,他們都有相關的古代軍記或者隨筆可以做參考。看來謙信到底是高是矮早就有不同說法。 基本而言,根據考證,上杉謙信的身高是5尺2吋,也就是156公分左右的樣子,無論按什麼時代的標準,確實都不能算高個兒。然而,古代書籍中稱謙信「高大」的記載卻相當多。 為什麼?其實很好解釋,因為這些作者大約知道謙信其實是個女人,一個女人有1米56,在戰國時代的日本,絕對可以算高個了。

第六、謙信遺骨移葬之迷

上杉景勝時代,隨着秀吉一道命令,上杉氏被迫離開多年稱雄的越後,轉封會津。後來,關原以後,家康一道命令,又轉封米澤。 非常奇怪的是,每次搬遷,上杉家都要把謙信的墓掘開,取出盛放謙信遺骸的壺,一起帶走,到新領地後再重新入葬。 這是為什麼?按照當時的習俗,祖先的墳墓是不能輕易動的,否則就是不孝不敬。 唯一的解釋:謙信遺骸本身有着大秘密,上杉氏要帶着這個秘密一直在身邊,不允許其脫離自己的控制范圍。 什麼秘密?因為上杉謙信是個少女。德川時代,特別喜歡在繼承問題上找茬兒廢絕大名,如果讓德川幕府知道上杉家當年的當主是女人,多半就是滅頂之災啊,此事比性命還要緊,當然不可大意。

第七、細膩的書人和詩人謙信

謙信的筆跡是有傳世的,從現存的筆跡看,相當的纖細,與武田信玄剛健強勁的書法恰恰形成對比。甚至可以說,如果是一個男人寫的字,謙信的筆跡有點兒過於纖細陰柔了,完全不像一個八方無礙的名將。 不獨筆跡,謙信的文化品味也很特殊。 《源氏物語》在當時是很少有戰國武將閱讀的,更很少有戰國武將喜好,因為這是一部戀愛物語,完全與武家之道無關甚至相左。公卿讀之情有可原,今川義元這樣的家 伙讀讀也很正常,不過你們能設想武勇著稱的謙信竟然也是此道的愛好者嗎?然而不幸的是,事實上,謙信不僅僅是《源氏物語》的愛好者,而且這還似乎是他從小閱讀的教科書。 謙信上洛的時候,曾經向當時的關白近衛前嗣索要和歌集《三智抄》,當時就讓前嗣吃驚不小。越後的田舍大名(鄉巴佬)竟然玩兒和歌,而且要一部以「雅歌」(戀歌)之風情著名的和歌集?!(因為在日本和歌是少女的喜好。 從謙信的文化風格和文化口味看,至少也可以說是少女化嚴重,或者特「婉約」的那種……. 一個軍神怎麼那麼的不豪放啊。。OTL

第八、《松平記》用「麗」來形容謙信的容貌

《松平記》里詳細的記述了謙信去世前的樣子。其中有這樣的描寫:「看到主君うるわしき御様子,諸臣喜上眉梢」(為了方便理解,留下一處不翻譯),這是謙信已經由直江實綱的夫人為其整妝(臨死前整容)後又迴光返照時群臣的反應。 「うるわしき」據說有「元気な」的意思,也就是寫謙信迴光返照,但是,同樣這個詞也可以寫做「麗しき」,如果是那樣,就是群臣被整妝後謙信容顏之「美麗」所感動並感到欣慰了。 用「麗」來形容男人的容顏,無論如何也太過分了點兒,除非是形容男寵、面首這樣的女性化的男人,而這里居然用來形容謙信。 看來48歲的謙信即使到了奄奄一息的時候,稍微化化妝還是很有魅力的,只不知為這魅力所吸引的是女人還是……

第九、謙信的交際

謙信上洛的時候,曾經多次拜謁將軍足利義輝的宅邸。有好幾次,在義輝不在場的情況下進入足利內宅,與其母親和妻子交談,關系相當近密。對此,謙信、義輝、義輝的母親、妻子都處之如常。 謙信確實和義輝頗有交情,但再好的朋友,經常自己跑去和人家的母親、妻子等女眷混在一起,總之是太不避嫌了吧?然而,將軍本人也好,他的女眷也好,無人對此 表示過一絲一毫的不滿,甚至覺得是非常自然之事。這大概是因為謙信已經告訴足利將軍的內眷:咱們是同性,於是大家心理上自然毫無別扭之感。 另外,謙信並非吝嗇之人,但他上洛之時,對宮中的女官卻毫無餽贈,甚至沒有什麼接觸。當時的女官留下的《お湯殿の日記》詳細記載了上杉上洛每日的日程,除了拜謁天皇、將軍,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也不正常。任誰都知道這幫宮廷里的女人的重要,後來織田信長上洛,留秀吉守京都,對宮中頗有打點,就差沒勾搭兩個了。威風凜凜的大將謙信,本來應該是很容易討女官的喜歡並因此博得很多額外聲譽的。但他似乎有意迴避這些。 寫給女性的書信竟然遠遠多於寫給男性的書信。稱謂上經常使用女性用詞。此外,當時日本因受上杉謙信影響,女性書信用詞開始規范化,這是日本人都知道的名人逸事。
第十、謙信的心理潔癖

當我們逐漸發現了謙信的本來面目,我們就越來越能理解他為什麼與武田信玄在感情性格上那樣的格格不入了。 武田信玄不義、好色。上杉謙信似乎特別厭惡的就是他的好色和違背倫常。他不是說過嗎?追放父親、殺死妹夫,身為亂世之人,或者是不得已而為之,但與侄女通*,違背人倫,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不義甚至不孝都還好說,好色卻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惡行」,多麼強烈的女性的愛憎!

第十一、白山神社的神像

越後白山神社供奉的正是毘沙門天,而非常奇怪的是,這尊神像卻是一個騎馬的女神,旁邊還懸掛着「毘」字旗幟。 以「毘沙門天」自居的上杉謙信,卻允許自己的領國內有女性的毘沙門天神像存在?

第十二、異性裝扮癖謙信??

謙信最有名的造型是什麼?包着頭巾的樣子,而頭巾是當時女性使用的服飾。另外,在上杉神社中供奉着一件「紅地雪持柳繍襟辻ヶ花染胴服」,據說是謙信生前所穿的服飾,看看像是男人穿的還是女人穿的吧……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