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無憂詩社部分成員年度大展/為你下一場喊疼的雪

無憂詩社於2014年9月在上海創建,主辦刊物《無憂詩刊》,現由共青團貴州省委駐上海工作委員會指導,御詩家文學院、黔滬青年中心協辦。至今,無憂詩社在上海、貴州兩地主辦策劃協辦多場詩歌公益活動,成員作品分別在《詩刊》《星星》《揚子江詩刊》《人民日報》《中國詩歌》等刊物發表,獲獎200餘次。2018年無憂詩社策劃出版首部詩集《隱喻》,該詩集《隱喻》新書發布會暨論壇對話於2019年3月在中國詩鄉綏陽成功舉辦,標志着無憂詩社在眾多詩社群體中的獨特展現。2018年無憂詩社獲得上海市民文化節「最美詩社獎」2018年起,無憂詩刊設立年度詩人獎,首屆年度詩人獎頒發給了上海詩人張春華,頒獎典禮,(年度大展是無憂詩社每年都要進行的一項社員活動,至今也堅持了5年)

2019年無憂詩社部分成員年度大展/為你下一場喊疼的雪

為你下一場喊疼的雪

李榮強

有種情感,一直把心糾纏

讓冰封刺骨的嚴冬,喊疼

是昨天?但好象又已經久遠

我在時光中拚命奔跑

讓歲月刻錄下日子的煎熬

踏着一路無奈的相思

才認真領悟到彼此的情誼

在這個春節,我要再次約你相見

盡情傾訴內心的惆悵與傷感

如果把理想的花兒植入冬天

再冷的石頭,也會然起火焰

在這個需要溫暖的季節

我願為你下一場喊疼的雪

把所有的秘密凍藏心里

讓它度日如年,悱惻纏綿

直到,春暖花開的明天

李榮強: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會員,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無憂詩社副社長。

虛擬

梁敬澤

被標示禁止的某些事物,

有人撲向了它,被受到法的制裁

某些被禁止的區域,藥物,

觸碰了它,等於把自己送到監獄

關於禁止,我們無法制定他的沉默

某些帶着繃帶的傷口

是因為沾染了禁止的輕霜

一聲哀嘆,在禁止的私處

滴落的血跡,銹成鋒利的刀

稍不慎,一陣拘謹的風吹過時

我們就無法虛擬眼角的淚光

梁敬澤:無憂詩社創始人,貴州省作協會員,臧克家詩歌研究會會員,遵義市紅花崗區作協詩歌創作部部長,御詩家文學院院長。《無憂詩刊》主編。出版詩集《記憶落在紙箋上》《凌晨一點半》,合著出版《泥土與大海》《隱喻》,曾獲泰國文化部國際華文詩歌獎等30餘次獎項。

信徒

許言木

白塔寺對邊的住戶大門開着,

一個回族阿婆從她那雙眼睛

窺探信息,一雙像井

一樣深沉的眼睛。盯得

花壇的青色雜草像綠色的湖泊

剪過的杜鵑花在湖面漂浮

一隻白貓,一隻黃狗,

相互打趣,挑起一些開心的事爭辯

鍾聲來自白塔寺

對善惡因果有所了解

對它,有無數不同猜測的解讀

聲音帶着虔誠,

在空氣中比劃一個圓圈,

好像把所有的疑問(幸與不幸)圈在里面。

活在塵世,一個客人

和草木蟲蟻一樣度過人生

許言木:男,1994年冬月出生於貴州省黔東南州,侗族人,畢業於某高校。作品散見於《詩刊》《星星》《中國詩歌》《揚子江》《散文詩》《北方文學》《鴨綠江》等雜誌報刊,入選《2015中國高校文學作品排行榜·詩歌卷》《中國詩歌年選(2018卷)》《貴州詩人四十年》等詩歌選本,著有詩集《金羯》(2016),合集《隱喻》。多次在全國獲文學獎。系貴州省作協會員,第二屆『山花寫作訓練營』學員,《舞水詩苑》執行主編,《無憂詩刊》副主編。

園中行

張東

我曾見過螞蟻背着雲朵在黃昏上,

螞蟻大成火球,這支軍隊走路

比夕陽圍成的鍾錶慢。

日暮歸途的世界,

秋流,玄鳥,晚風,不敢

為偉大的犧牲伸張,甚至祈禱。

我漸漸絕望,對神秘的信仰充滿懷疑,

右手上的佛,左手上的菩薩,

我漸漸入現實的園中,跪爬,行走,觀察

無聲的螞蟻的西行。

張東:貴州赫章人。有作品發《詩刊》《揚子江詩刊》《黃河》《散文詩》《散文詩世界》《青春》《貴州日報》等各報刊雜誌。作品入選多種選本。現就讀於貴州理工學院,居貴陽。系貴州省作協會員。

另一面

野老

太陽屬於自己的王冠

大海屬於自己的鮮花

我們像太陽一樣隱藏在深夜里失眠

我們像大海一樣隱藏在漂流瓶內起身

我們同時忘掉在村莊里的兄弟姐妹

我們同時回憶站在海邊的浪漫情人

我們偶爾一起點燃夢想的引火線

我們偶爾一起吹滅船上的煤油燈

薄綢的夕陽掉在薄綢的沙灘上

大海抱着太陽入枕。月光曲,海浪曲

他們便能復述他們誕生的婚禮

太陽,大海的另一面

鮮花,王冠的另一面

野老:原名黃健,土家族,1996年生於貴州沿河。現就讀於興義民族師范學院中文系。第十、十一屆貴州民族文學院改稿班學員,無憂詩刊成員。作品散見《人民日報》《星星》《延河》《詩選刊》《貴州作家》《貴州日報》《椰城》《當代教育》《散文詩世界》《天津詩人》等報刊雜誌,入選《21世紀貴州詩歌檔案(貴州90後詩選)》,出版詩集《霧中山色》。

路邊花

白嬌

好幾種紅吹進瘦枝

生出兩層圓朵

點上蛋黃

像好吃的果盤

順手一滑

就搖曳進我心

多想吞掉這美色

又怕灰塵飛進後來者心中

成為色盲看不到路途的陽光

我用眼睛去吃紅花

下一站

只有黑暗料理時

我眼里飛出芳蝶

白嬌:白嬌創意寫作部落領頭人,御詩家文學院秘書長,《無憂詩刊》編輯部副主任,遵義紅花崗區作協會員。

麻雀

王近松

在這之前,村子里

到處可見麻雀,它是村莊的一部分

在深圳北站,一隻麻雀

在候車大廳盤旋

就像,我們離開村莊時一樣

孤單的麻雀,讓我在不知道

方向的時候

給我帶來故鄉,以及山川的

安慰

它往高處飛,朝着玻璃處撞

它並不嚮往光明,死亡是一節課

王近松:2000年生,貴州威寧人,暫居昆明。無憂詩社副秘書長。

烏鎮

徐霞

六千年夢回,烏瓦白牆還在

重脊高檐,荒蕪的港灣

承載着風雨,復活

烏鎮忽近忽遠,雲尖上勾勒歲月的畫卷

用舊的時光里,藏着深宅、大院

穿着印花小棉襖的姑娘,和老人坐在岸邊

看月尖垂釣萬家燈火

吳越用鋒利的刀劃破時空

青墩橋下那一葉扁舟

隱於小橋流水,搗衣聲聲呀

錯落有致

徐霞:女,綏陽縣人。生於六十年代。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無憂詩社副秘書長,綏陽縣詩歌學會理事。2016年開始創作,作品散見《星星.散文詩》《詩選刊》《貴州日報》等報刊。曾獲上海市民文化節「百首優秀詩作」稱號。

西湖樓

丁衛華

用一座城堡的格局

來籠絡寬敞

用美食的誘惑

來摒棄豪華

打造一份典雅

古色古香的溫馨里

剁椒魚頭的壓軸

多少有些氣魄隱含其中

掩卷的雨

滋生出的款款深情

在濕漉漉的街頭

聽傾盆

細數流年的過往

把酒言歡

丁衛華:江蘇崑山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無憂詩社副社長,蘇州市作協會員。有作品散見《延河》《中國詩人》等各類報刊。出版詩集《匆匆那年》和《隱喻》(合集)。

星期五

伊萍

其實相遇就好

即使陰天也不影響心情

柔軟的影子落在草地上

看見或看不見

都不是意象的羊羔

可以想象一隻潔白的兔子

帶着一個太陽

在青草與泥土的夾層里奔跑

以魚穿梭的速度

引起歲月共鳴的聲音

你來時也一樣

腳步聲很奇妙

仿佛你帶着一些雲朵

輕輕擦拭你的腳印

伊萍:原名吳少平,女,廣東湛江人。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無憂詩社副社長。出版有詩集《萍水相逢》《火與霧》《一隻鳥帶來的飛翔》和《隱喻》(合著)。

煤的自述

黃天剛

說我臉黑

說我心更黑

你知道嗎?

那是我剛洞里走出來

火鉗夾着我

投進爐灶里

你再瞅瞅

我不但身子通紅

漆黑的靈魂還竄出火焰

黃天剛:1972年生於貴州省綏陽,至今在《詩潮》《詩選刊》《遼河》《北方詩刊》《星星》《四川詩歌》《人民日報》海外版,《海華都市報》(美國)《貴州日報》等全國諸多報刊雜誌發表作品,偶爾獲獎,系貴州省作協會員,無憂詩社成員。

明家山

劉平

在老家的清晨,

一推開門,便能看見

山巔雲霧繚繞的明家山。

明家山綠色的巨臂,

擁抱着白牆青瓦的村子,

甘純的乳血,餵養人畜與稻米。

每一次歸來,

都能依偎在這溫暖的懷里。

回到山里,我慶幸又能與蟲鳥在一起,

哪怕只是短暫的、小小的

相守。

劉平:貴州省作協會員、綏陽縣詩歌學會副秘書長、無憂詩社成員。

眼睛

趙小葉

我相信屋檐下的燕子互說心里話

相信離離荒草是幸福的

相信黃土高原的柳綠花紅

夏花絢爛啊

開出來的都是至純至真

我相信美好的日子

相信我們愛着

相信嬌羞的臉上寫滿情書

相信城中那隻溫良的狐狸

我相信拯救的上帝

相信朋友說的會有好結果

相信關了門後就開了窗戶

我,我………

怎麼風沙吹進了我

的窗戶

2019,6,13

趙小葉:90後,貴州省仁懷市人,無憂詩社成員,居仁懷。

與貓的下午

李寧

窗影吻過地板,有些涼快

慵懶的貓散在牆角

沒人打擾它

花色的毛只有在門簾撩起時

才微微顫動

白肚皮跟着呼吸起伏

像一張水面下的暗流

窗外的柿子樹

偶爾搖晃一下玻璃

整個下午,

影子和光都會在它身上走一遍

地板的花紋

也會被光不深不淺的觸及

李寧:1997年生於山西大同,無憂詩社成員。作品發表於《散文詩》等刊物。

誤入宋朝

藍星辰

在幾聲驚雷過後,一陣狂風

將秋天洗劫一空

盼娘盼爹盼妻的思念

也從雲彩之顛,紛紛墜落

那場隨即而來的秋雨

翻身越過唐朝,打濕了宋朝

被打濕的痕跡,還未乾透

就被峭崖上飛濺的水花

碾成碎沫。有的順着河流

直驅江海。有的潛入地面

消失,一時難尋蹤跡

在宋朝,驚起的朵朵奇葩

燦若星河。一片秋

載不了他們的經綸

一潭水,裝不下他們的情思

我在月下獨酌

不料誤入宋朝

從公元九百六十年

到公元一千二百七十九年

在這條彎彎曲曲的線上

竟沒我插空的縫隙

藍星辰:原名姚伶,仡佬族,貴州務川人,無憂詩社成員,星草文學社發起人,《星草》主編。著有詩集《林花園集》。

雨思

楊啟宇

提起久違的筆

想起很多,憶起無數

時至今朝,不覺不曉

已近而立之年

背井離鄉,但卻一事無成

放下手中的筆

淚浸濕了回憶

聽得耳邊雨打在窗上

滴答,滴答

抬頭望去,滿眼的細雨

每一滴都落在我心上

盪起陣陣漣漪

久久不能平靜

是否——

在雨天的那頭

薄薄的炊煙中

有着兩個老人

望着遠方那個不歸家的遊子

楊啟宇:綏陽縣人,無憂詩社成員

一隅春色一抹傷

肖海娟

午夜夢回,天花板上星星點點

安靜靈動的綠蘿也在黑夜里陶醉地歌唱

動聽婉轉的音色一下子打了結

子時被掐住了喉嚨,丑時被摁住了脈搏,寅時被黑夜切斷了心髒……

這結――這呼吸――這顫抖的心跳

似乎都在夜里上映了一出灰黑色的戲

可惜了那!歡愉的童年,七彩的求學時光

還有那些年塗鴉跳躍的青春……

它們不諳世俗,也尚未經歷黑夜和磨難

卻無辜地成為了黎明破曙的犧牲品

在忽明忽暗的夜里沉澱一生

大熒幕上跳動的藤蔓

微微發黃的幾片藤葉似乎昭示着流年

守望幸福的綠蘿也不曾知道――

黑黢黢的流浪者將夜宿何方?

黑夜和黎明前的黑暗到底哪一個更悲傷?

或喜或悲,背上行囊――

吻了黑夜,又聞淡淡的清香!

肖海娟:筆名肖池,無憂詩社成員!

王遠順

親檢查作業的時候

找到,我

在深海打翻的漁船

還舉着幼兒園里,骨折過的帆

浪很大,他用彩筆

將風暴改成牢固的小島,而後

命我棄船而逃,我答應他

要去小島上度過童年

成年那天,菩薩在海灘

約我下棋

我百思不解,為何她設下的棋局

沒有小島,只有在幼兒園勒索

過我的巨浪,菩薩扔出棋子

砸中,背靠我的那尊雕塑

拉開海景,我

這才看清

父親脫了鞋

將小島抗在肩上,已二十多年

王遠順:筆名路紅,1994年5月生,貴州綏陽人,無憂詩社成員,現居廊坊,熱愛詩歌,作品散見於《中國消防》、《中國漢詩》等刊物。

修行

徐念

學佛的師弟

沒有砍柴,挑水和種菜

他用筆畫了很多棺材

把俗世裝入最合適的一副

剩下的棺材

裝了他的眼淚、雄心和靈魂

學佛的師弟

盤坐在棺材旁誦經

超度那學習寫詩的阿三

以及他拐走的一批詩人

順便也超度

那些他沒拐走的詩人

徐念:漢族,貴州務川人,無憂詩社成員,《星草》副主編。

旅途的雨

不疏不密的雨,如斯里蘭卡的一滴淚

斜絮飄落在雨刮器上

擋住前方的視線

他邁開四條腿,努力的奔跑

還擺動着雙手

把你從擋風玻璃上追趕

委屈的淚,似乎需要我的營救

風雨如磐,

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

午時的旅途,沿途的風景。

不同的山頂看不同的日出

念念不忘的是歸途。

潘選其:漢族,貴州遵義播州人,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無憂詩社秘書長,御詩家文學院副院長,綏陽詩歌學會理事、有作品散見多家報刊。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無憂詩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