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文學中的家園 / 專題

深刻捲入到全球化與城市化進程中的中國人,無疑經歷了一場大遷徙。在這場遷徙中,被無數次指涉的,還有一個詞匯,「家園」。

家園無論是作為個體和集體存續的物理空間,還是產生無數意義想象的集體文明文化和歷史,它是庇護之地,也定義着我們的當下、未來。人們在世代生存的厚土中構築了一個家園,並將其變成我們骨脈的所在。

對家園的追溯,某種意義上闡釋了一種靈魂深處的渴望,一種前往某處的欲望,這個地方並非我們目前的身處之地,甚至我們也從未到訪那里。它或許暗示着一種空間上的偏移,一種與超越瑣碎日常的世界建立聯系的渴求。

於作家而言,家園更是一種語言。在這語言里,作家們用文學建構起人類的精神家園,留存着語言、記憶、思想。與本屆上海書展國際文學周的「家園」主題相呼應,我們策劃了一期專題。約請了七位中青年作家龔靜、付秀瑩、李約熱、甫躍輝、顧湘、鄭小驢、東來,解讀他們的家園與心靈棲息地。今日起陸續推出。

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家園」樹和生命樹彼此纏繞生長

龔 靜

追溯敘寫家園不是懷舊,是看到時空的流動,看到生命和時代和自然節律的一切共生。

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上周末利奇馬台風肆虐申城,風嘯雨豪,驚心動魄。待到周日,台風過去,藍天白雲,蟬鳴樹梢,似乎昨日的兵荒馬亂不過一場夢境。歷經很多台風,心頭湧起的還是少時台風過後之景:鄰居們趕緊開窗清洗,重新晾曬,我不太情願地換下長袖,不舍台風帶來的涼意,也不舍台風帶來的站在樓梯望野眼的片刻心安理得。碎花長袖的身影恍若眼前,心知,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盡管她早已離開,也已經走了不少路,很多別地,然而,其實,她總在那里。有意無意,此刻彼時,隨時重返,隨時醒覺當下所有的來路。

今年6月底拙著《西門,西門》一書出版了,其實這本書在2017年春夏期間就已完稿,種種因素延遲至今,如今回首,倘若交稿推遲些,倒還可以寫得更從容和豐富些的,雖然,心中亦瞭然,這其實是一本再怎麼寫總是會留下遺憾的文本,因為嘉定西門於我而言,是17歲之前的老家,生命由此生發、生長,也是即便身體離開,記憶會不斷重返的地方。西門,不再只是一個地理地名,一個具體的存在,而是一個場域,記憶層累和時空流動,物理空間和文學(藝術)尋喚,它仿佛擁有了自身的生命意識。

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西門,西門》

龔靜/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9年6月版

這個西門,指的是嘉定的西大街,俗稱西門老街,而非上海老城隍廟的老西門。其實,西門這樣的地名遍布全國各地,有老城的,大致都有東西南北門。說來,地處上海北部的嘉定區原為申城一郊縣,倘若從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1月7日)設縣治算起來,已經有800餘年的歷史了,嘉定古城有東西南北四條大街,西大街即是其中之一。當年西門有寺廟叫護國寺,西門有河名練祁河,人家依練祁河畔而居,乃有練祁市,何時成市已不可考,但練祁市因護國寺而成市這一點是確鑿的,算起來,護國寺建於南朝蕭梁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了,那麼練祁市的歷史就大概可知了。西門這一帶,乃當年的練祁市。嘉定就是從西門發展起來的。

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龔靜手繪20世紀七八十年代西大街簡略地圖

嘉定雖屬上海,但因地理環境和城市歷史,與市區面貌還是有別,有市鎮,有鄉村,所以作為一個20世紀六十年代生長於嘉定的土著,總歸覺得我這個上海人既在上海之內,又在上海之外。這大概也是雖然大學畢業後一直工作生活於市區,搬遷各區,繁華地段有之,偏遠區域有之,但西門是我生命樹的根,也是作為一個寫作者不斷回望的根脈。距離第一次讀《百年孤獨》的三十多年後讀到馬爾克斯的《活着為了講述》,真正瞭然了老馬之所以老馬的因緣,也幾乎解鎖了老馬很多作品的秘境,倘若沒有老馬身後的家鄉家族,老馬的作品都缺少了深蘊厚藉。

一條西大街孕育了我生命的生長,生發着一個人和人和世界的關系,教我觀察世界和人事,書本之外,識草木鳥獸,習生活技能,學會怎麼過日子,與自然節氣共情。同時它消長着各色人等的命運,演繹着不同人的人性幽邃,也如畫卷,在日子和歲月里展開着生活的多種色彩,沉澱着人情風俗的點線面,同時也和時代社會的發展變化同構,生活人心的恆定和漸漸變化,世事世相的平靜和波瀾,街道、房屋和屋子里的人共通共生卻又流動遷徙,一條街像一條生活生命的河流,日常里林林總總的細節,店鋪商肆人家,在時空里摶成氣息和能量,在看似平靜中流動着,流動着,和圍繞着西大街的練祁河水一起,流向遠方。

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曾經也寫過不少嘉定主題的文章,長短不一,但《西門,西門》的寫作在內容和體量上都較以往有了豐富和拓展。它是一部長篇非虛構文本,描述和展現以上海嘉定西大街為點,乃至輻射至嘉定方圓的人文生態。與之相關的時空則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間流動,但也觀照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時空軸。這一次,寫得更寬展細致些的,從西大街出發也輻射到嘉定的其他方圓長短。寫歷史和現實,寫風俗風情,寫人情世故,寫家長里短,寫人在那個時空的行為舉止,寫人和那個時空互相的關系,寫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之外的意蘊,寫兼備城市和鄉村特點的嘉定特色,當然其實後來發現很多遺漏遺憾,畢竟,這只是我個人感受體驗中的西門(嘉定),於時空范圍內的,所以,它必然是有局限的。

這一次書寫,對過去文字有重新梳理和整合,但只是一些牽引和局部,文本結構和視角上嘗試突破過往的敘事方式,我以一個女孩子靜嵐的視角來貫穿整個文本,將靜嵐生命的成長和這一條街這一個城的人文自然生態融合起來,在靜嵐所居所見所聞所體驗所感受的西大街(嘉定)生活中,對人性的理解,對世界的感受,對人和人關系的感知(包括家庭內部的親人關系),對生命自身的生長等等,在在有了漸次豐富的生長。

同時,老街古城河流生活習俗的某種相對緩慢但又和時代共生變化的江南人文環境,也使靜嵐在生命的成長中獲得了一些與大城市成長環境有別的體驗體悟審美,甚至某種氣息能量,那些踩着花崗岩石子路走過古老的石板橋去上學的經歷,在生命中刻下印痕,這些印痕像樹的年輪,或許時光使之淡化,但竟如秘符,總會以某種方式來提醒,讓人由不得一次次地返回,返回那個時空,返回那個集合了人和物和日常生活和河流樹木田野等之所有能量的時空,心念和盼望,風俗和風情,現象和暗流,生命的來龍去脈,地域的層累沉澱,以及那時和當下的一種聯結。

尤其站在當下的時空點,點點滴滴的文字回首拼貼成過往立體,與眼下的天地對應,發現那街那路雖然還在,但當然面貌已然不同,是那條西大街嗎?是也,非也?過去的人事和當下的追溯體會,在文字中相遇,文字讓兩個時空相接,就像一個中年人回到少年時代,而中年人的少年時代無論如何也無法預料到將來的中年人會以這樣的方式重新造訪。

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龔靜 繪

過去的家園,過去雖並不無睹,但也因熟視而不免忽略,恰在以後日復一日中在身心的最深處凝固成生命和精神的源頭。所以,靜嵐是我,又不完全是我。眼前一次次浮現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似真似幻。又深深明白,女孩在那里,並未走遠,也許模糊漫漶,那些模糊的能量鑲嵌於自己的生命,鑲嵌於時光的饋贈中。

猶記當年在八支光的燈下站在水缸中踏鹹菜,用力踩踏,不久即汗,雙腳熱乎乎到乾脆脫了膠鞋裸足而踩,鹽粒硌到腳心,涼意很快被熱力所代替,當菜汁汨汨滲出,濕漉漉的腳感知到完成的喜悅。生活處處,皆需用力做事,用力感受。

現在,過日子輕松很多,購物買菜皆可送貨上門,但還是習慣做飯家務自己來。「我有一雙勤勞的手勤勞的手,樣樣事情自己做自己做」,一邊跳橡皮筋,一邊唱着歌。中年了,彼時場景歷歷在耳在目。也許,還是想盡可能的用力感受?

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龔靜 繪

西門老街搬遷改造工程已於2017年初正式開始,未來將呈現的西大街是西大街,又當然不會宛如昨日。昨日已逝,宛如又如何「如」呢。幸好有文學藝術,幸好作為一個寫作者,能用文字尋喚一個曾經切膚體驗的西門老街,曾經每天丈量的繆城(嘉定舊稱)。

追溯敘寫家園不是懷舊,是看到時空的流動,看到生命和時代和自然節律的一切共生。

曾經寫過一文《無根的定居者》,表達雖定居城市但時覺無根的感嘆,大概這是現代人的宿命。家園是出生地,是定居地,是心安處,也可是母語文化,不再多少年不變不離開,家園更多陪伴個體生命,沉澱於身心。寫作,好比是一次又一次的尋喚,一次又一次的再殖,由此,「家園」樹和生命樹彼此纏繞生長。

龔靜 其實那個走在西大街上的女孩子從未走遠

《花半》

龔靜/著

文匯出版社

2019年7月版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