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

近日,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佈消息:經兩年多持續發掘,考古隊在貴安新區招果洞內,發掘出大量骨器、陶片、石器等。某個或多個不同族群的古人類,在這個 ” 家 ” 安逸地生活了 3 萬多年。

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附近的牛坡洞遺址外景

位於貴安新區高峰鎮岩孔村的一個山洞,早年被村民用來關牛,跟周邊多數山洞一樣,被稱為 ” 牛洞 “。2017 年,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在該地區開展考古發掘時,因其地處招果村民組,命名招果洞,以區別於其它山洞。

通過發掘,考古隊在招果洞內揭示反映年代關系的地層,超過 70 層。地層中,出土了陶片、骨器、角器、磨製石器、打製石器、動物骨骼等。同時,根據出土物測年認為,從距今 3.8 萬年,一直到距今 4000 至 5000 年,該洞穴持續被利用。

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招果洞主人使用過的飛索石

這也就是說,招果洞在長達 3 萬多年的時間里,一直被古人類當成家。甚至,他們還在洞口部位,以屈肢葬的方式,安葬去世的同伴,留下貴州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埋葬行為遺跡。

招果洞內出土的石製品原料,多為燧石,類型有刮削器、端刮器、尖狀器。加工技術方面,硬錘直接打擊的方法較多。洞內,出土的骨角器物較多,原料基本為鹿角、哺乳動物肢骨,器型為錐和鏟,有更新刃緣和修理痕跡。

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招果洞內發掘的地層標記

據瞭解,發掘中,沒找到招果洞古人類從事農耕的直接證據。由此推測,他們的食物來源,以狩獵和採摘為主。

考古隊員分析認為,招果洞遺址是黔中地區人類活動最早的證據,對於建立黔中史前文化發展序列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全面瞭解低緯度喀斯特山區人類特定適應性生存策略,以及研究中國南方低緯度高原山區古人類對氣候劇變適應策略,具有開創性意義。

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招果洞內出土的石器

聽考古隊員解說——

這個 ” 家 ” 一住三萬年,憑什麼?

招果洞被古人類使用三萬多年,這是為什麼?住在這個山洞里的古人類,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狀況? 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3 月 14 日,帶着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張興龍。

正在野外調查的張興龍,是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一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前。他負責帶隊對貴安新區的史前洞穴調查、招果洞發掘,並參與發掘牛坡洞。

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

招果洞出土的骨鏟一問:

史前貴安有多少住人洞穴?

招果洞所在地區及周邊,地勢相對平坦,河流水系豐富,較多的喀斯特特徵的山丘孕育了大量山洞。其中,已查明曾有古人類活動的山洞,該區域有 38 個之多。

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牛坡洞古人類活動遺址,也在附近的河邊(本報曾報導)。

張興龍說,牛坡洞、招果洞,是這些山洞中,古人類利用時間最長、活動也最密集的。” 尤其是招果洞,還極可能是一個中心聚集點,曾被一個或多個族群持續利用。” 他說。

對於其它的山洞的人類活動痕跡,考古隊分析,可能是古人類依託招果洞這樣的中心聚居點,在狩獵、採摘食物時,臨時歇腳、過夜之處。

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

招果洞主人使用過的角錐二問:

招果洞為何一住三萬年?

周邊有這麼多山洞,招果洞的古人類,為何在此一住三萬餘年?

張興龍說,古人類選擇居住的山洞,要具備幾個條件:安全性、臨水、通風、向陽、乾燥,同時還要便於採集食物。

據介紹,招果洞相對獨立,深約 25 米,洞口高 4 米,洞內怪石嶙峋。洞前,是一個大平壩,中間有一條小河蜿蜒流過。

” 這個環境,方便進出,又能抵禦侵襲。” 他說,” 有河、有壩子,山洞相對乾燥,還向陽。這樣的條件,都是古人類選擇棲息地的重要條件 “。

張興龍認為,招果洞被長期利用的另一原因,是古人類對家的延續性所致。

” 安全、舒適,還有充足的食物,就沒必要換地方。” 他說,這好比現代人類,當一切條件都能滿足生活、娛樂需求時,若無更高追求,就惰於流動。

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

招果洞出土的燧石工具三問:

有陶片,為何沒有農耕?

考古發掘確認,在招果洞內出土了陶片。其中,部分陶片可能距今有 1 萬年。

陶器的出現,也是人類使用炊煮工具的象徵,也是生產水平發展的見證。

最早,大型動物滅絕,狩獵動物更艱難後,人們開始了農耕。由於可供燒烤大塊食物減少,為了盛、煮如穀粒等較細碎食物,人們製作了陶器。

但矛盾是:招果洞乃至整個貴安新區的史前洞穴考古中,都沒發現古人類農耕的證據。而這一時期,中國北方和南方其它地區,出現了農耕文明。

” 或許是由於交通不便,交流受到限制,該地區的古人類,確實沒有掌握種植、養殖。” 張興龍說,但這也不是說這里有多落後,或者就肯定沒有過農耕行為。

招果洞、牛坡洞等史前洞穴內,未發現古人農耕證據,張興龍認為還有其它可能。

” 第一種,是該地區人與自然的關系和諧,食物充足,不用走太遠,或不用太費功夫,人們就能獲得食物,缺少『被迫改變』的動因。” 他說,這與招果洞持續使用 3 萬多年,也有重要關聯。

另一種可能是,與種植的物種有關系。” 別的地方,出土的穀物類物品,是判斷人類存在農耕行為的重要證據之一。” 張興龍,招果洞主人或許也有過的種植,不一定是通過燒、烤或其它方式能保存痕跡的穀物,而是塊莖作物,它被直接吃掉,或是腐爛,沒留下痕跡。

還有一種可能,招果洞發現的陶片,並非某個陶器的殘片。” 或許是某個古人燒烤食物時,將手上或腳上的濕泥塊,弄到了火塘里,最後被燒結為陶片的樣子。” 他說。

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

從招果洞內向外看的景象四問:

招果洞主人經歷了什麼?

史前洞穴出現的骨器等,在張興龍等人眼中,成為探索另一話題的線索。

” 他們在這里住了三萬多年,都經歷些什麼?” 張興龍說,人類的遷徙、生產工具進步,不會是偶然,而可能與大的事件相關,比如氣候環境的變化。

目前已知,招果洞被持續利用了 3.8 萬年。隨着地層進一步揭示,還有繼續前推可能。

過去的 4 萬年里,地球上發生了兩次大的極端氣候事件——分別是距今 2.96 至 1.9 —— 2 萬年的末次冰期冰盛期,距今 1.29 萬年的新仙女木事件。

這兩次極端氣候事件,導致了地球冰蓋、冰川大量增加,海洋和陸地環境大變化。後者,還導致了北美長毛猛獁象、劍齒虎等大型動物滅絕,以及克勞維斯人消失。

全球氣候大變化的環境,招果洞不可能例外。招果洞主人們,可能遇到降雨增加、氣溫驟降,或是乾旱等等。這些變化,肯定會給他們帶來麻煩。

” 他們怎麼渡過的?採取了什麼應對措施?” 張興龍說,比如:洞內的用火,除了燒烤食物外,是否被長期用於取暖?出土的角錐,是否是為應對寒冷,改造出用於縫制獸皮衣服的工具?他們的食譜,是否也發生變化?

考古隊正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對這些疑問逐一分析。” 我們還會提取洞內的石筍作為參照標本,以獲取該地區古氣候狀況數據。” 他說,解決這些問題,不但可分析出黔中地區古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還能為掌握氣候變化提供科學依據。

貴州史前洞穴考古新發現這個家古人住了三萬多年

招果洞外一景五問: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說到古人類,很多人馬上聯想到,” 從哪里來,最後去了哪里 “。這也是全世界考古學家們一直討論不歇、探索不止的話題。

” 現在,招果洞也有了一次代表貴州,參與全球性話題討論的機會。” 張興龍說。

招果洞內,考古隊員們發掘到的古人類墓葬,距今約 1 萬年,骨骼保存較好。這具骨骼,已被很好保存,並取樣送往國家級科研機構進行分析。

根據科研機構反饋的信息,骨骼樣本能提取出部分 DNA 片段。

” 這意味着,未來,我們可以用這個數據,與周邊或者全球同時期的人類 DNA 數據比對,有機會破解招果洞主人的『出生之謎』。” 他說。

據介紹,如果獲取的 DNA 數據條件較好,也可據此尋找招果洞主人的後代。” 當然,這必須建立在倫理和法律允許的基礎上。” 他說。

不僅如此,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目前還委託其它機構,對骨骼做更多測定分析,以獲取另一個重要答案——葬於洞內的招果洞主人,生前的食譜中,究竟是肉食為主,還是以植物為主。

作者: 黃黔華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ZAKER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