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控制不好,可能是這些沒做對

76歲的王婆婆因為高血壓入住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心內科。這天下午4點多,王婆婆躺在病床上按鈴,護士跑過去後,她說護士快幫我測個血壓,我頭暈心慌不舒服。一測血壓100/58mmHg,她入院時血壓180/102mmHg,怎麼會這麼低呢,下午醫生並沒有給她開降壓藥啊。

仔細一問,原來王婆婆平時一個人住,自己在家是一天測好多次血壓,血壓正常就不吃藥,測血壓一旦收縮壓高到140mmHg以上就馬上吃一顆藥。剛剛她就是自己測了一下血壓,145/90mmHg,然後趕緊吃了自己帶過來的降壓藥,過了不久就開始不舒服了。

血壓控制不好,可能是這些沒做對

醫生告訴王婆婆,降壓藥不是想吃就吃,一定要遵醫囑規律服用。

2017年,美國心髒協會發布的最新高血壓指南中將血壓≥130/80mmHg定義為高血壓。降壓治療的目標是將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則應降至130/80mmHg以下。當合並有腦梗死或頸動脈狹窄時,應將血壓值維持在150/90mmHg左右。

醫生告訴王婆婆,每個人的控壓目標不一樣,得讓醫生幫你制定。同時需要注意的是,70%的人血壓值呈「雙峰一谷」,即每天早晨6點~10點之間為全天血壓的峰值,稱之為清晨血壓,下午4~6點為高峰,凌晨2~3點為低谷。大部分患者如果能將清晨血壓管理好,則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全天24小時血壓都得到了良好控制,可以降低中風、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從而更好地保護心、腦、腎、血管等器官。

對於王婆婆測量血壓的方法,醫生也表示不正確。正確的測量方法是每天早晚先坐位休息5分鍾,30分鍾內避免飲用咖啡和酒,排空膀胱。晨起血壓應在起床後1小時內測量,服用降壓藥物前,早餐前,劇烈活動前,測量2~3次,中間間隔1分鍾。晚間血壓測量應於晚飯後,上床睡覺前進行。

血壓的控制並不是容易的事,除了遵醫囑服藥外,患者還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低鹽低脂飲食,不吸煙不大量飲酒,少喝咖啡,控制體重,合理運動,避免熬夜,保證睡眠,保持情緒穩定,不亂服保健品。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