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最近,熱播的家庭劇《小歡喜》終於迎來大結局,無論是畢業生還是上學黨,家長還是留學生,都在津津樂道大結局。

這個結尾顯然是編劇精心設計的結果——

三個矛盾重重的家庭,四個子女最終都順利考入大學,除了林磊兒就讀清華大學,剩下的三個孩子都離開北京,各奔前程。

英子去了南京大學讀天文,季楊楊就讀德國慕尼黑大學,凡凡則去了南京藝術學院。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這種看似圓滿的結局,實在是符合中國人大團圓的心理設定。

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花未必開好,月未必圓」,《小歡喜》中也似乎有意無意的向觀眾透露出這個道理——

劇中,知性母親「劉靜」從始至終一直扮演着尊重孩子意願的母親角色,在教育上從不疾言厲色,但編劇偏偏讓她換上「乳腺癌」。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圖源:豆瓣)

《小歡喜》中所有的地名都是真實,偏偏劉靜最後去的「中海市」在中國的行政地圖上找不到。

觀眾猜測:「中海市」也有「終還逝」的意思,劉靜最後很可能不幸去世。

還有林磊兒最後一集中的哭訴,明顯是後期配信,從演員的情緒和邏輯上來看,林磊兒可能最終並沒有考上清華大學,但後期改了,圓了觀眾一個夢。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小歡喜》這部劇可讓沉默多年的陶虹火了一把,演技派就是演技派,陶虹所塑造的「戀愛式」母親形象,幾乎是集母親弱點與困境於一身。

似乎每個觀眾都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成長中的片段和影子。

宋倩原本是區重點春風中學的金牌物理老師,因為女兒喬英子即將高考,事業有成的她果斷辭職,當起了輔導班老師。

只是為了靈活的工作時間,讓她有更多精力照顧女兒的學習生活。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高三的孩子,學習任務重,只有身體健康,才能全心投入學習。

為了保證女兒一日三餐營養健康,宋倩為英子制定了嚴格的食譜。她每天早早起床准備豐盛的早餐,煲安神補腦湯等各種藥膳,為英子調理身體。

聽說海參營養價值高,她逼着女兒清早起來生吞海參;花好幾個小時熬的燕窩,自己卻不捨得喝一口。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為了節省時間,一部電影不能看兩遍。當然,就連選擇什麼學校讀什麼書,宋倩也要橫插一手。

劇中最經典的對白是——

「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英子也說:

「上清華一直是你的夢想,你從來沒考慮過我想要什麼」

「戀愛式」母愛終於在高考前全線崩潰,英子患上了抑鬱症,企圖自殺。

宋倩其實知道英子一直喜歡的是天文,也同意英子讀天文的意願,但是不想英子離開北京,離開自己身邊。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另外一邊,童文潔開始一直不讓自己兒子方一凡學藝術,參加藝考,認為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即使方一凡有舞蹈天賦,也不認為他是那塊料。

龐大的藝考費用,加上可以考取大學的幾率,精明的母親童文潔早就在心里盤算好了一切——

藝考是下策中的下策,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選。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而第三個家庭,官員的兒子偏偏喜歡燒錢的賽車,這無疑是給區長父親招來無數質疑。

對「不學無術」職業的質疑和鄙視,也加深了季楊楊和父親之間的矛盾。

在這部劇最開始的發展中,沒有任何人有「讀書自由」,似乎都是被父母的親情所捆綁。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雖然這條路未必是最好的路,但這已經是父母所能選擇出最沒有危險、最沒有坎坷的路。

雖然,林磊兒學習成績優秀,可是面對早已離開的「母親」,他的眼中似乎只有母親夢想的大學。

就在這種衝突下,兩代人的矛盾就此上演。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在台灣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台大醫學系教授女兒斯坦福博士畢業,放棄當醫生,而選擇在台灣開了一家麵包店。

原因竟是——

十多年的學習生涯中,自己自始至終從未喜歡過醫學,從來不喜歡拿起手術刀。

從頭到尾專業都是家里人的安排好的,女兒的聰明被誤認為一種對醫學的天賦,這一直也是家里人的驕傲。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但當她讀完博士,寫完論文,想到自己已經無法逃避當醫生的命運,避無可避的情況下,才開始決定「反抗」。

留學這些年,最終發現,「讀書自由」有些時候也像愛馬仕鉑金包一樣是一件奢侈品,他所奢侈的並非「金錢」本身,而是兩代人無法彌合的觀念。

一句「為你好」,發展到最後,甚至到了令親人反目的地步。

2018年,北大留學生王猛赴美後12年未回家,一篇萬字控訴父母的長文在網絡上被轉發閱讀。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12年來從未回過家,唯一一次回家還是回來拿證件,沒呆上幾分鍾就走了。

他的父母至今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盡職盡責,還這麼早早的失去了孩子。

王猛的人生幾乎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被父母打壓着長大,即便是在美國讀書,他也不是自由的,無論王猛多麼努力,他總能聽到父母嘲諷的聲音。

在這篇萬字長文的結尾,他寫道——

「在欺凌事件兩分鍾就能用智能手機發上微博的今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錯誤和惡行也會付出更高的代價,我們成長經歷決計不能被效仿,更不能被遺忘。這沉重的一切必須被釘在教育的恥辱柱上。」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王猛如果沒有考上北大,沒有去美國留學,如果他只是一個普通再普通不過的人,他和父母決裂的選擇又會如何被人評價?

在王猛的眼中,他的人生一直都被父母掌控,沒有所謂的「自由」可言,親情到了最後早已變質。

匯豐銀行曾調查顯示:

中國父母對子女教育經費重視程度世界第一,他們認為,與包括房貸還款、保險支出、投資理財及退休儲備等財務需求相比,子女教育支出最為剛性。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和王猛父母截然相反的是丁尚彪一家,為了能夠完成女兒去紐約讀醫學的願望,父親丁尚彪在日本偷渡打工15年。

華人導演張麗玲用鏡頭記錄下丁尚彪一家,這部紀錄片《含淚活着》獲得了「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

當年震驚了紐約州立大學華人圈和整個日本社會。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以下圖源:紀錄片《含淚活着》)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這個故事也是父母付出了一切,但得到的卻與「父母決裂」這個結果天壤之別。

80年代,插隊落戶多年的丁尚彪和愛人,好不容易回到上海。

但卻身無分文,耽誤學習,沒有技術的他,只能每天在工廠底層,從事冗雜零碎的工作。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路邊用5毛錢買了一份日語學校的學習資料,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份資料,從此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

老丁決定去日本學語言並打工,但是誰曾想,到了日本之後沒上多久的課,學校就倒閉了。

由於來日本向周圍的親戚借了很多錢,無奈之下,老丁只能偷偷逃跑去東京打工,而這一打工就是15年。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丁尚彪簽證)

從此,他失去了留學生的資格,沒有了這個「庇護」的身份,他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黑戶」。

在打工期間,他每天白天在工廠,晚上去中餐館。

面對無休無止的工作,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賺錢!把在上海讀書的女兒丁啉送到美國一流大學讀書。

老丁說:

「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窮人,我爸媽也是,根本沒有出國的機會,所以我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就像賽跑一樣,接力棒我已經拿到了,我現在就要把這個接力棒給我女兒。」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丁尚彪夫妻結婚照)

遠在上海的女兒丁啉,當時還是復旦大學附屬高中的高三學生,丁啉也從父親的身上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1997年,丁啉不負眾望,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專業。

在電話中,聽到錄取消息的母女倆相對無言,母親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女兒丁啉錄取通知書)

這十多年來,父女倆人始終沒有見過面,唯一一次短暫的相逢還是在日本。

在機場女兒丁啉哭着說道:

「經過這麼多年,可能已經生疏了,不管怎麼樣他還是我的爸爸,而且他為我付出了這麼多。你就看他在帶我出去的時候,他老是要拎行李,這麼高的台階,他就一階一階爬上去,而且他年紀大了,也不讓我幫他一下。」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丁尚彪一家代表的是另外一種中國家庭:

父母隱忍、含蓄、任勞任怨,盡管囊中羞澀,卻可以為子女犧牲一切。沒有後悔,沒有怨恨,沒有咒罵。

父母用自己的自由,成全了女兒的一生。對她來說,「讀書自由」同樣是一件奢侈品。

2004年,25歲的丁啉開始攻讀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並成功在一家大型醫院實習。

留學家庭也有《小歡喜》,「讀書自由」到底是不是一件奢侈品?

自由永遠是相對的,人生也不會沒有平庸和忍耐——

「作為一個詞語,『活着』在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來源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與苦難,無聊和平庸。」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留學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