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 「柔」是一種智慧——【王陽明心學】第54集

 文:王守一

王陽明 「柔」是一種智慧——【王陽明心學】第54集

歲月不饒人,現代科學研究顯示,牙齒是我們身體上最堅硬的部分,當我們老了,它也會離我們而去。 

最終我們的口中,只能剩下柔軟的舌頭。

正所謂:「舌柔常在口,齒折只為鋼」。

強大的外表終有老去的一天,溫暖而強大的心靈,卻能伴隨我們終生。

王陽明 「柔」是一種智慧——【王陽明心學】第54集

【壹】

柔弱,才是真正的剛強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一書中說:「柔  
」是一種智慧。  

這里說的「柔」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柔和的心態,更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大智慧。
柔是活相,剛是死相。植物充滿生機的狀態總是柔嫩可愛的,鮮活的草葉可以彎折成各種形狀,邊緣也應此變得輕薄鋒利,足以抵擋天敵。
枯死的草葉雖然變得更加堅硬,卻也變得更加脆弱,輕輕一碰,就成了一把碎屑。
王陽明當年和寧王對峙的時候,也沒有選擇強硬的正面攻擊,他先是使用「空城計」,揚言已經從兩廣和福建調兵16萬,近期就要攻打寧王所在的南昌。
同時,王陽明還玩了一招暗度陳倉。
他一方面要求還效力政府的官員招兵買馬,另一方面,他大肆散布消息,告訴世人寧王朱宸濠狼子野心,人人得而誅之。
隨後,王陽明使出了殺手鐧:「離間計」,他偽造了暗通寧王謀士的書信,引得寧王去攻打安慶和南京,架空了寧王的老巢南昌。
當寧王意識到受騙的時候,南昌已經是王陽明的囊中之物了。
一個兇悍的馬上王爺,就這樣栽在了一個看似柔弱的文官手上。

王陽明 「柔」是一種智慧——【王陽明心學】第54集

【貳】

柔的智慧,就是一種不顯山不露水的沉穩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中說:「在修心時需要以柔克剛,在為人處世時,同樣需要以柔克剛的智慧」。

「柔」,表現在舉止上,更多是一種沉穩。

金庸老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有這樣一句箴言:「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只要我們能沉得住氣,不管我們的處境多麼惡劣,不管對方的態度多麼蠻橫,我們也能冷靜應對,化險為夷。

王陽明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後,他發現了寧王與朝中眾多大臣勾結的證據,那些暗中勾結寧王的權貴,害怕暴露自己,就決定先發制人。

他們先是誣陷王陽明與寧王有所勾結,教唆荒唐的武宗親自率兵馬進駐南昌,說要由皇帝接受獻俘,再現親手捉拿叛賊寧王的英勇行為。

這些奸佞之人這麼做,就是想要把水攪渾,給王陽明羅織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張忠、許泰所率領的來自京城的兵馬,作為先鋒部隊入駐南昌。

每天一大早,張忠、許泰等人就指使這些士兵,坐在王陽明的江西巡撫官署的大門前,誣陷咒罵王陽明。

他們說王陽明和寧王勾結,圖謀不軌,看到形勢不好才出兵平叛,攻占寧王府後,寧王的大部分家產都進了王陽明的腰包,等等。

除了語言侮辱,他們還尋釁生事,挑起肢體衝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對這些沒有來由的謾罵和挑釁,王陽明並沒有氣急敗壞。相反,他對這些將士態度溫和,時常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當時已經是冬天了,王陽明還動員城里的居民回鄉居住,將房屋騰出來讓給士兵,以免這些將士受凍。

不僅如此,他親自前往駐地犒勞士兵,遍貼告示,說這些京城來的士兵背井離鄉,難免會水土不服,希望當地的居民可以盡量的照顧他們。

還是那句老話:「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這些將士感受到了王陽明的誠意,心里又是羞愧又是感動,日子久了,這些他們認定了王陽明是個仁厚君子,停止了自己的暴行。

聖人有聖人的胸襟,這就是王陽明的高明之處。

面對無理挑釁,立刻拍案而起絕對不是智者所為。王陽明採用的是以柔克剛的方式,用關懷來感化這些士兵,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一切。

王陽明的柔,正是因為他知道正面衝突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有可能讓這些衝突愈演愈烈,讓幕後的黑手有機可乘。

「柔」中的韌性,總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化解矛盾,就像夜間滋潤萬物的春雨一樣。想要最大限度的縮小矛盾。我們需要掌握柔和沉穩之道。

王陽明 「柔」是一種智慧——【王陽明心學】第54集

【叄】

只有剛柔並濟,才能所向披靡

為人處世需要「柔」,欲成大大事更要「柔」。「柔」不是一種軟弱,而是一種美德。

光武帝劉秀坐穩江山之後,決定向漢高祖劉邦一樣衣錦還鄉。

在他宴請鄉親的時候,宗族的大嬸們借着醉意巴結他:「是因為你小時候,行事穩重謹慎,性格柔和,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啊!」

聽罷,劉秀大笑着說:「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之。」

光武帝劉秀以柔治天下的政治胸襟中,其實也暗含着「剛」的力量和氣魄。

「剛」是以削其力,「柔」是以籠其心,盡量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就算是我方處於優勢,也要盡可能的不戰以屈人之兵。

馮異帶兵出征關中,劉秀告誡他:「此番出戰,要點並不是屠城和侵略土地,而是在於平定安集。」

在劉秀的影響下,很多的部將都是以此取勝的。

劉秀的「柔術」還體現在其看待匈奴的態度上,他對待匈奴採取以守為主的態度,把邊郡的居民遷入內地。

這正是他厭惡暴力,愛惜民力的表現。

他親自教導臣子:「《黃石公記》中記載,柔能克剛,弱能制勝。」

即便對待敵人,也未必需要使用武力。

後來匈奴分裂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南匈奴主動要求成為附屬國,希望以和親的方式化解矛盾,劉秀欣然接受。

又過了數年,北匈奴被災害困擾,勇將臧宮提議率領五千騎兵攻伐北匈奴,劉秀也能對此舉重若輕。

而當長兄死在劉玄的刀下時,充滿政治智慧的劉秀靠「柔術」得以求全,一時的屈從,並不是毫無剛性的表現。

在局面安穩之後,劉秀遠走河北也是受到了「柔和」二字的啟發,自身的勢力壯大之後,劉秀「柔」中的剛性也就漸漸顯露了出來。

「柔」,是在認清自己的實力之後,像水一樣慢慢積蓄自己的力量,直到奔流入海的智慧。

如果沒有先前的「柔」,劉秀早已死在了劉玄手上,後來的「光武中興」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劉秀的品德中既有柔性,卻也暗含着剛性。

他可以用寬廣的胸襟接納異族的百姓,也可以揮師北上,盪平北匈奴。

劉秀正是懂得剛柔並濟,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王陽明 「柔」是一種智慧——【王陽明心學】第54集

【肆】

學會柔和之道,關鍵在於不急不躁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中提到:「柔」意味着沉穩不浮躁。

心態柔和安寧下來,才能不被雜念和情緒所困。

可見「柔」不止蘊含着人生的大智慧,更是體現出一種高遠的意境。

想成為一個沉穩而不浮躁,內心「柔和」的人,我們不妨養成習練太極拳的習慣,通過身心俱修的方式,涵養我們的品行。

除此之外,打太極拳的習慣也會讓我們結識很多心態平和寧靜的拳友,營造更有利於修心的人際環境。

其次就是要改善心態,排除戾氣,多關注自己的收獲,少計較得失。多寬容別人的過失,少一點計較抱怨,用心平氣和的態度面對每一個人。

最後,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忍耐力,這不僅要求我們要忍耐自己的暴脾氣,更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胸襟去忍耐挫折、忍耐苦難、忍耐他人的不理解。

只要我們的內心足夠強大,就能以最好的狀態與生活和解。

王陽明 「柔」是一種智慧——【王陽明心學】第54集

真正的剛強,都是從柔弱之中孕育而出的。

我們都知道,竹子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植物之一,它們的枝幹,風過不折,雨過不濁。

其它植物需要五年,十年乃至百年才能成才,竹子卻可以在一個晚上之內遮天蔽日。

但是,在竹子還是一顆小竹筍的時候,在三年生命最初的三年中幾乎是無法生長的。

竹子一夜參天的能量,正是在頭三年的安靜蟄伏中積蓄而來的。這種神奇的力量,即便是早年的王陽明難以參透一二。

最好的人生就像竹子一樣。

不去爭一時之長短,而是用柔和的態度積累自己的實力,只待時機成熟,方能一夜千尺。

——《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心宜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