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陪伴到放手,「雞血」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從陪伴到放手,「雞血」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當下城市人最焦慮的問題是什麼?教育可能排在前列。尤其是在大城市,” 雞血 ” 父母們從孩子未上幼兒園開始,就站上了競爭的跑道。究竟應該怎麼陪伴孩子的成長?應該給予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書展上的這些聲音值得聆聽。

” 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應該是能終生享受幸福的人。不管碰到什麼樣的挫折,不管遇到怎樣的大風大浪,仍然能夠幸福地過好這一生。這就叫做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質——享受幸福的素質和能力。” 語文特級教師、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說,要達到這個目標,必定有一個過程,那就是從陪伴到放手。

從陪伴到放手,「雞血」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 教育是需要陪伴的。” 由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推出的 ” 復旦五浦匯 ” 叢書就取名為 ” 從陪伴到放手 “。在黃玉峰看來,陪伴是雙向的,中學四年是老師與同學的相互陪伴,而家長與孩子的陪伴更是一條長路。” 小時候學騎自行車時,我的父親在後面幫我扶住自行車不倒,等我騎到半道中發現自己騎得快了,一看,父親已經放手了。學習的目的就是先陪着你走一段,最後還是要放手,也就是孩子自己學會騎車,學會游泳,學會學習。”

從陪伴到放手,「雞血」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在書展推出新書 ” 了不起的熊貓爸爸 ” 系列的葛欣就是一位陪伴女兒親子閱讀十餘年的父親。在這樣的陪伴中,女兒愛上閱讀,愛上寫作,在小學階段就寫完了 15 萬字童話,百餘篇在報刊發表。葛欣用寫信的方式與女兒進行溝通,把有趣、感人的瑣碎片段一一記錄下來,成為 ” 了不起的熊貓爸爸 ” 創作靈感和故事雛形。熊貓爸爸的形象寄託了他對父親這一人生角色的理想,他憨厚、正直,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受到何種誘惑,都能用智慧去化解,堅守底線,他如太陽一樣,感染着故事里的每一個人,也令故事外的讀者動容,這就是榜樣教育的力量。

從陪伴到放手,「雞血」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葛欣提倡 ” 三心三型 ” 教育理念,即做有愛心、有耐心、有童心,犧牲型、學習型、朋友型的父母。在他多年陪伴女兒的經歷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陪伴閱讀。閱讀過程中,他注重分角色、分音色,一方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培養孩子的理解力。他把這種經驗運用到故事創作中,” 了不起的熊貓爸爸 ” 系列中有三個個性完全不同的小熊貓,他也把閱讀方法融入到故事情節中,讓小讀者看到閱讀的意義——通過閱讀改變了心存不良動機和心理扭曲的人,為更多孩子、更多家庭帶來了快樂。

在書展亮相的另一位爸爸是從南昌來到上海的謝閩,《爸爸不好當:和兒子共同成長的 N 個瞬間》由上海交大出版社推出。大到人格的培養、精神的塑造、習慣的養成;小到怎麼拿高分、不失分,怎麼寫作文;從戰略到戰術,點點滴滴和兒子一起探討,謝閩把與兒子共同成長的諸多瞬間歸納為三點:長成、心力、事功。” 這是一本有點勵志的故事書,它講述了一對父子如何逐步地確立和實現自己的成長目標的故事,好玩,也有點勵志。但這個勵志並不『雞血』,因為它的基調是快樂,不是低效的努力。如果讀者在這本書中讀出了勵志、快樂、效率、溫情,就算是這本書某種意義上的成功。” 他說。

從陪伴到放手,「雞血」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的成長,我們對孩子的希望都是他們一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生活。考入名校是一個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目標。” 作為語文教師,黃玉峰主編了《語文太重要》叢書。他說,在不少學生和家長眼里,語文的得分拉不開差距,實際上,語文的差距,本來就不僅僅是分數的差距,而是人生的差距,生命的差距,生命質量的差距。” 這個差距似乎看不見摸不着,但它很大很大,將跟隨人一輩子。孩子的生命是不是有厚度、有寬度、有高度,是不是能夠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有精神生活的人、一個真正精神上獨立自由的人,這一切都和語文、和閱讀密切相關。”

從陪伴到放手,「雞血」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欄目主編:施晨露 本文作者: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教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