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像那少女胸前的金色吊墜

妝扮着海上花園那無盡的美

樹影婆娑,波光漣漪

——《五緣月色美》

都說鷺島太美,美的讓人沉醉

但那片「心形」的海灣

可能才是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那里就是五緣灣,湖里最浪漫的地方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五緣灣舊稱鍾宅灣,位於廈門的東北部,比廈門老城區的面積還要大,原系郊區從來沒有開發的處女地。此地是廈門的古渡口,而且是廈門的發源地。鍾宅村,是古老畲族的居住地,鍾宅灣也因此而得名。

其實廈門開埠只有600 多年,明初為鞏固海防,朝廷曾在東南沿海設立衛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二月,江夏侯周德興在嘉禾嶼(今廈門島)上建立第一座城寨——最早的廈門城。因此,鍾宅村的畲族應是廈門最早的居民。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鍾宅村是廈門島唯一的少數民族居住村,雖然鍾宅村也已經融入現代城市中,成為湖里區的社區之一,但鍾宅村不僅有畲族的宗祠,而且在這里生活的畲族人,依然保留着畲族的某些風俗、習慣、服飾等。

不過他們因為長期在廈門生活,和閩南人接觸多了,人人都會說一口「地道」的閩南話。而且,閩台漢族「送王船」風俗,也成為了他們民族的文化之一。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送王船」是常年居住在海邊的百姓流傳下來的習俗,通過這種「人神溝通」的特殊形式,來祈求平安。這「王船」中的「王」,有的地方認為是皇帝,有的地方則認為是鄭成功。可鍾宅村畲族崇拜的王爺的傳說與這些都不一樣。

傳說宋元年間,朝野紛爭,出現暴亂,福建32位進士被秘密殺害。後來,暴亂平息,皇帝為了安撫這32位冤魂,全部封他們為王。鍾宅村分到了三位,一位是白臉王爺,一位是紅臉王爺,一位是黑臉王爺,供他們世世代代祭祀供奉。「送王爺」就是送這三位王爺下海,讓他們代天巡狩,祛邪、避災、保佑漁民平安。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如今的五緣灣,有着是看一眼都讓人心醉的海景,可從前它也有「不堪回首」的過往。斑駁的舊堤壩,猶如銹跡斑斑的一把「鎖」,把海灣鎖住了。兩平方公里之大的海灣內,密密麻麻佈滿了漁民養殖魚蝦的設施,退潮時,更是一片狼藉。

想要打開這把「鎖」,過程並不簡單。是利用這道舊海堤,進行必要的加固,使之成為陸路,還是掘開這道舊海堤,讓五緣灣和大海連成一片,在海灣上架設起一座跨海橋梁。當然最後是選擇了第二個方案,雖然難度大投入高,但看到如今的景象,想來也是值得的。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緣灣大橋共有日緣、月緣、天緣、地緣、人緣五座拱橋勾勒出五緣灣優美的輪廓,五緣灣也因此得名。不過「五緣」還有更深的寓意,它像徵着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五緣灣還屹立着五通燈塔,當夜幕降臨的燈塔更漂亮,它蘊含着濃郁的人文氣息與文化底蘊默默的指引着前進的航向,這就是它的一種信念。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這里還隱匿這一個「世外桃源」——五緣灣濕地公園。目前棲息在濕地中的包括黑天鵝、野鴨等濕地水鳥,山林和農田鳥類也將繼續在這兒生息鳴唱。若是有幸,還能看到躍出海面嬉戲的白海豚。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五緣灣的滄桑之變,仿佛就是廈門變遷的縮影。如今的五緣灣還是全球帆船愛好者的「天堂」,它將繼續用動人的波濤吸引你我的目光。

五緣月色美, 留戀不思歸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華人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