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輩中人》 我們這輩中年人的共同承受與共同彼岸

《我輩中人》 我們這輩中年人的共同承受與共同彼岸

影片《男人四十》劇照。文圖無關

中年,本為年華里必經的尋常一程。這一程因為「我輩」的集結,屬於一個廣闊群體的承受與修行、使命與共情即被瞬間點燃。「我輩」在此不僅是一個定語,更是一種召喚與慨嘆。《我輩中人》,註定將傾訴、將傾瀉、亦將天空海闊與熱淚盈眶。

《我輩中人》是關於中年的思問之作,更是致敬之作。作者張曼娟圍繞「中年為何令人恐慌無措、中年面臨何種困境、中年該如何破題」的中年之考,以同困、同度、同悟的探求節奏實現着對中年之殤的清算、治癒與和解。

「我們將在中年經歷共同之經歷,承受共同之承受」是本書進入中年之問的溫暖起點,作者始終以對「共同感」的誠懇發覺和理性思考,對「我們這輩共同的中年」施以深具可信度的撫慰力量。

人之中年猶如北京之秋,蘊藏凜冽、突變、壯闊與靜美,而無劃界、預知與既定對案,故寫滿不安與抓狂。鮮有青年人懷疑自己是否還在少年,而幾乎所有少年在步入青年不久便憂慮自己是否抵達中年,繼而將此憂慮迅速嫁接到垂垂老年與死亡之上。「我老了」往往是從25歲就開始發出的感嘆,於是,青年、中年與老年本該平分秋色的自然秩序被打破,中年意識總是過早地在惶恐中默然侵襲。

中年為何如此令人戒慎恐懼?作者如實分析了症結所在。自然法則是一種魔咒,這個魔咒永不停歇地歌頌青年,播種下「青年正值年華巔峰」的潛意識,同時也潛藏下巔峰即墜落點的失重感。於是人們早早開始倒計時,以接近墜落點的恐懼憂慮中年。親見比憂慮更甚,「長久以來『中年形象』缺乏美感,無法令人憧憬」「『中年危機』『中年失業』『哀樂中年』,引發我們聯想的中年詞匯,都有些欲振無力……」「觀望周遭的中年人,他們有時頹唐消沉,有時失序暴走,有時心機深沉,有時不倫出軌……」

中年之亂來自觀望,更來自危機四伏的體驗。對作者而言,最初的中年體驗來源於對人生無常的見證:「這幾年經歷了朋友的病與死,往往都來得那樣急遽,驚懼和哀傷洶洶來襲,混合而成一陣子低落的情緒。」漸漸地,這種體驗便是通過自我的身心獲知:「將近五十歲時,聽見『老花』這兩個字,內心真是五味雜陳。尤其是這個『老』字,直接點出重點與事實,難以否認,心理上卻還不能接受。」而真正的中年困境,來自泥石流般的崩塌與毀壞,「五十幾年來,我那原本秩序井然的世界,因着父親的病而顛破碎裂……」來自中年的危機由淺入深,步步緊逼,作者不由感嘆:「當我到了中年才明白,這確實是人生旅途中包袱最重、挑戰最頻繁的階段。」

困局令人窒息,也令人重生。作者的睿智在於從中年的另一維度慢慢構建起「大人」的生活形態:不失赤子之心,對世界飽含熱情,具有更大的包容力與同理心,睿智、慈悲、雋永。如果中年是一種自然存在,那麼「大人」則是一種智慧的存在,中年總有時,「大人」可無疆。

《我輩中人》 我們這輩中年人的共同承受與共同彼岸

「通往大人的路」即本書第一章節,篇幅占據全書一半有餘,「大人」之於作者中年歲月的陪伴意義由此可見。她並非走完中年才發現原來有一條大人之路可循,而是盡早地選擇尋一條大人之路行走中年,所以「活着活着就懂了」。

「通往大人的路」靠不斷地自我實現完成,作者用諸多篇幅談及自我實現的重要,並結合親身體驗,對自我實現的途徑予以梳理:其一,「對一切都能包容以對」是成為「大人」必須攜帶的品格,包容的意義涵蓋接納差異、直面境遇、與自我和解,容他、容事、容已的氣度方能帶中人走向篤定、強大與從容。其二,聚焦於自我能量的釋放,放棄等待、依靠與推諉,因為「我們苦苦等待的,釋放我們於痛苦深淵的那股力量,原來在我們自己身上。」其三,做一個完整的人,將浪費時間與背離方向的事情從生命中剝離,不為無謂的風向所左右,不為所謂的道德綁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把事情做好。其四,建立自我評價,深知「自己才是自己的知己,自己就是自己的見證」,堅信真實的自己比偽裝的那個人更有存在的價值,更加可貴,更值得愛。

作者的「大人味」不僅體征大氣度,也蘊藏幽默、慈悲、童真的小風度。面對「老花」的困擾,她和朋友慶幸「以前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兩隻眼都睜着也看不清楚,就不煩了。」因為被貓咪絆倒而摔破了頭無力起身,索性躺在地板上將許多人生畫面再播放一次,竟也覺得是幸福的。小風度讓厚重的「大人」之旅變得有情致、有快樂、有確幸。

如果說「大人」是一種生活形態,那麼泥石流版崩塌與毀壞的生活變動則是驗證並真正獲得這種生活形態的終極關口。無奈中年通關者少之甚少,故此才有「消失的中年人」之說與「哀樂中年」的病態群像。作者以「照顧着老去的父母,才真理解人生」通過這道關口,完成生活的秩序重建,並以此作為全書的第二章節與讀者共享。

「將近三年前,父親的思覺失調突然爆發,將我的世界劈出一個深不見底的窟窿……當父親服藥之後穩定下來了,母親被確診了失智症,新的挑戰迎面襲來……」作者的中年大考在父母相繼患病引發的生活全方位失序中轟然而至。同所有面臨如此關口的中人一般,即刻墜入睡眠障礙、精神耗弱、身體透支與意志消現的漩渦,不禁發問:「要用多大的氣力才能鎮住一切崩壞,繼續活下去?」

愛在慌亂中依然清晰:父母是自己的世界中心,從未改變。父母安好時,在自己的秩序中愛着他們;父母老去時,他們正是自己嶄新的秩序,以獨立照顧者的身份去重建愛之秩序義不容辭且心甘情願。

生活秩序的重建除了需要勇氣,更需要對案。作者在不斷適應與修正中從初始的全盤崩壞、而後的滿弦緊繃、最終走到從容安然。重建之路以對生活時區的重新劃分開始,停止了研究所的兼課,減少了廣播節目的時數,為開展獨立照顧拼湊出更加充裕的時間。每當奔波各科室陪父母候診時,竟可慶幸於時間的寬余。獨立照顧道阻且長、唯有堅持沒有捷徑,「還沒有忘記的愛」是路上最好的風景。作者將自己的意識安放在這個意念上,做愛的感知與創造者,「雖然媽媽的記憶在流失,她還記得她愛我」的感知讓她感到幸福,臉書上各種愛的鼓勵亦讓她幸福。照顧者同樣需要好好活着,這是對彼此生命的善待。作者以投入與抽離、棄舍與留存的平衡關系松動照顧者的心結:不孤絕、不愧疚是照顧者必備的心理責質,「不管如何耗盡心力,他們都不會變好」是應有的心理准備,無憾或許不能,陪伴即是圓滿。

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中間」、思維和行為「不中不西」的中年人,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尋一個精神家園去安放與求證,作者在本書末章分享了自己的精神家園「讀書與自省」。無論由唐詩反觀人生的四個階段還是自《幽夢影》中尋找安頓身心之道,抑或讀《金瓶梅》感悟至愛之人總無依,都讓她停下來將自己看清楚,爾後輕爽自在地往前走去。

作者以書寫《我輩中人》釋放與分享中人之悟,而書中所提及的「大人」理念、愛之品格與閱讀啟發更值得相伴一生。此書不僅是寫給中年人的情書,也是送給所有人的生命禮物,擁有這樣的禮物,有情有義與篤定自信將是彼岸。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活動預告

《我輩中人》 我們這輩中年人的共同承受與共同彼岸

嘉賓

《我輩中人》 我們這輩中年人的共同承受與共同彼岸

張曼娟

台灣作家,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代表作《海水正藍》自1985年出版以來,締造了超過五十萬冊以上的銷售輝煌紀錄,是台灣當代最長銷的小說,同時該書也獲得讀者票選為最愛百大小說以及台灣四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十本小說之一。第一本散文集《緣起不滅》二十五萬本的再版紀錄,成為台灣史上最暢銷的散文集。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繁體版自2018年4月出版以來,感動萬千讀者。並入圍台灣最大網絡書店Blog網誌來2018年度總榜華文創作類Top1、誠品書店2018年度暢銷新書Top7、金石堂書店2018十大影響力好書等多種獎項和榜單。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