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自從家里有了個娃,不僅爹媽常來「指點」我該怎麼養孩子,七大姑八大姨也常常左一句「你這樣不對」,右一句「孩子沒那麼嬌氣」……

別說新手爸媽們總是一個頭兩個大了,就連生過兩三個娃的家庭,也常常左右為難。這麼多人的教育意見,誰對誰錯?我自己的娃到底該怎麼養?

吃飯時孩子一定要看平板怎麼辦?

總是拿哭當武器怎麼辦?是不是應該畫底線?

可以用玩具當做孩子做事的條件和獎勵嗎?

育兒坑數不勝數,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孩子,關鍵是我們當爸媽的,可能還一頭霧水。

今天,學堂盤點了平日里最常見的幾個家庭教育誤區,希望能和家長們一起成為「避坑達人」!

誤區1

忽略孩子情緒,愛講道理

最近,一檔兄妹成長觀察陪伴類綜藝《我的小尾巴》火熱上線。綜藝里,五歲的萌萌天真可愛,初亮相就贏得無數喜愛,但一家人的相處模式,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議。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晚飯前,萌萌肚子咕咕叫了半天,一開飯她就蹦蹦跳跳跑過來,拿起筷子卻不敢夾——太辣了,桌上的每道菜里都放滿了紅辣椒。

萌萌正委屈著呢,爸爸說:「你是川妹子,川妹子就應該能吃辣。」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萌萌舉起筷子猶豫不決,爸爸又推薦了豆腐,她癟著嘴小聲說:「我不想要吃豆腐。」

爸爸以為萌萌還是因為太辣了而拒絕,就大聲對她說:「你別忘了你是四川人!」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萌萌伸出筷子又縮回,有點認真又有點生氣地說:「我吃了豆腐就會吐。」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最後萌萌什麼都沒吃就跑到一邊玩,爸爸又開始囑咐哥哥要照顧好妹妹,兒子面露難色,爸爸說:「當初生妹妹的時候,是經了你同意的。」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第二天,萌萌爸媽遵循節目組要求,在出遠門前給哥哥留了張字條,上面赫然寫著「萌萌不喜歡吃辣」幾個大字。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早上睡醒後,萌萌找不見媽媽大哭起來,哥哥說:「我要跟你講道理。」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晚上睡覺前,五歲的萌萌因為不敢自己一個人睡,又開始哭著找媽媽,哥哥坐在一旁,指尖點點萌萌:「你不要哭,沒事的啊。」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萌萌……哭得更大聲了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在這幾個片段中,萌萌的情緒從委屈、生氣到害怕、無助,自始至終沒有得到任何一個人的理解,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哥哥,大家只是一遍遍強調「沒事」「沒關係」「你應該……」。

「沒事」「沒關係」的潛台詞是「你現在所經歷的不值一提」「是你的問題」「你事情太多、太嬌氣了」,是對孩子當下困境的輕視與忽略,更是對孩子表達的情感需求,不予回應。

而「應該」兩個字本身就帶著高位者對低位者的審視與命令,爸爸那句「川妹子就應該能吃辣」,是他作為這個家庭的權威者,對勢弱者的綁架。

哥哥對妹妹的樣子,就是爸爸對哥哥的樣子。哥哥「同意」爸媽生二胎時至多17歲,尚未成年,他真的可以理解,多一個小自己近20歲的妹妹意味著什麼嗎?而且生育孩子最終是父母的決定,怎麼能在後來將這份決定的責任轉嫁到年齡大些的孩子身上呢?

處在這種情感模式中,我們會習慣性地忽視彼此的情緒,甚至將這種忽視一代代傳遞下去。爸爸媽媽說話會越來越武斷、強勢,孩子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綜藝里萌萌有隻從來不肯離手的兔子,回家以後對兔子說的第一句話是:「小兔子在家里很安全。」這折射的是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問:那我們該如何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呢?

先理解TA的情緒,理解TA的痛苦,然後要想辦法了解孩子在情緒背後的真正需求,不要簡單粗暴地要求TA懂事、聽話。和孩子一起去對付困難,而不是和困難一起來對付孩子。

誘惑孩子完成一件事就給予TA好處

生活中,你一定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或者你也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你期末考雙百的話,我就帶你去吃披薩;

你這周好好吃飯不挑食的話,我就給你買玩具;

你學會這首鋼琴曲,我就允許你周末多打一小時遊戲……

第一次提出這些要求時,孩子會朝著目標努力,但第三次、第五次時,一頓披薩要變成兩頓、一個玩具要變成一個系列、一小時遊戲要變成三小時……讓孩子能夠繼續努力的砝碼,得越來越重。

孩子甚至會習得這種談條件的方式,主動提出:「媽媽,我背了七行單詞,晚上可以多看兩集電視劇嗎?」「那我再背兩行可以嗎?」……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我們開始覺得哪里不對勁,明明是想幫孩子找動力,結果孩子的自覺性、自律性反而越來越差了,能驅使孩子學習的外在條件要加得越來越多:兩行單詞換一集電視劇,考前三名換一套漫畫書……

你忍不住開始念叨:「不要得寸進尺,學習是給你自己學的,這些都是為了你好!」孩子不耐煩地點點頭,轉身對著漫畫書笑得陽光燦爛,心里說不定還在盤算著下次考好了買哪套。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考雙百就帶你去吃披薩」,意思是「爸媽知道學習很無聊,所以用披薩誘惑你」,背後的暗示是學習是件痛苦的事,是件壞事,還不如一張紐奧良烤肉披薩來得更實際。

你還記得剛上幼兒園的那個小鬼頭回家向你炫耀,今天TA又學會了哪個水果的英文名、老師又教了什麼新兒歌嗎?

其實在生命的最初,孩子本能地就會為能夠接觸新領域、學習新知識而感到興奮和滿足,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這樣認為了呢?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可能就是爸媽用一張披薩、一個玩具、一小時遊戲……把他們拉回到「現實世界」時吧。

問:那我們該如何幫孩子找回學習的內驅力呢?

爸媽首先不要認為學習新知和快樂是二元對立的,其次不要用單一的成績、結果來衡量孩子,引導TA享受學習過程的快樂。希望孩子愛上學習,父母首先做個愛學習、愛鑽研的好榜樣吧!

誤區3:

怕孩子輸,也怕孩子贏

朋友家兒子陽陽,正在讀小學二年級。暑假他去和爺爺學打羽毛球,爺爺為了鼓勵孩子,一直主動餵球,又假裝自己接不到球,讓陽陽連贏了好幾局。

爺爺連聲誇獎:「我這大孫子怎麼這麼厲害,天賦異稟!這才剛學了幾天就能贏過爺爺了!」陽陽特別開心,興沖沖跑回家,要和爸爸切磋一下。

誰知道爸爸一點不肯放水,打了兩局,陽陽就撿了兩局的球。爺爺千辛萬苦給大孫子織就的虛假「輝煌」,像肥皂泡一樣被爸爸戳了個稀碎。陽陽直接把羽毛球拍摔在地上,直嚷著「不玩了」就一個人跑回房間生悶氣。

爸爸追過去把陽陽好一頓數落,直罵兒子「輸不起」,還說他「連這點挫折都面對不了以後怎麼進社會」,陽陽又氣又委屈,好幾天沒和爸爸說話。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其實陽陽的家庭氛圍,是當今社會里非常普遍的。

有的家長特別怕孩子輸,即便是休閒時光里的親子遊戲,明明自己勝過孩子一大截,也要想方設法讓孩子贏,就像陽陽的爺爺;也有家長和陽陽爸爸一樣,經常拼盡全力打壓孩子,生怕孩子順風順水就會「驕傲了」「飄了」,最後還要美其名曰是「挫折教育」。

怕孩子輸,從表面上看是家長希望給孩子自信,但根源是,爸媽本身就不夠自信、不夠相信孩子。

第一,爸媽不相信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潛意識里認為,孩子特別脆弱,可能會被這一次兩次的遊戲失利擊垮;第二,爸媽對自己處理孩子負面情緒的能力也不夠自信,所以不願意面對孩子的失敗,以及失敗後孩子可能出現的沮喪、失落、生氣等等。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怕孩子贏,表面上看,好像是在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挫折,但容易讓孩子陷入「俄狄浦斯衝突」無法自拔,變成不自信、「不敢贏」的人。

「俄狄浦斯衝突」源於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個悲劇人物,心理學上的意思是指:如果孩子在年少時總被父母打壓,或者在取得成績時被父母攻擊、嘲諷,他們就會認為自己不配成功,甚至認為成功後必定跟隨著巨大的懲罰,進而因為這個想像中的懲罰不敢成功。

問:那該如何教會孩子以平常心面對輸贏呢?

親子遊戲中,父母不要一直贏,也不必一直輸。勝負乃兵家常事,爸媽用平常心看待,孩子自然也可以。如果雙方實力太過懸殊,可以考慮開發新遊戲

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

你還有其他左右為難、猶豫不決的育兒問題嗎?總覺得這樣處理才對,但是那樣處理好像也行?快來留言分享給我們吧,評論區見!

來源:kknews怕孩子輸不起,又怕孩子太得意?父母們在糾結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