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還是生存?在美國過得跟北上廣一樣 你是不是對「移民」有什麼誤解?

「如果日子還和在國內一樣憋屈,那搬來洛杉磯有何意義?倘若是只為了生存,北上廣多便利呀!既然來到了洛杉磯,就要大膽的換個活法兒!」

生活,還是生存?在美國過得跟北上廣一樣 你是不是對「移民」有什麼誤解?

生存,還是生活?

莉莉安掏出手機,Google地圖上密密麻麻的佈滿了紅色標記,記錄了這兩三年來她曾經去過的每個角落——downtown的各種博物館、網紅牆打卡處、韓國城和小東京的知名餐廳、登上hollywood的hiking trail以及國家公園……

因為先生平時得按點打卡教課,作為家庭主婦的莉莉安便一個人帶着兩個五六歲的孩子跑遍了洛杉磯周邊50邁以內的幾乎所有玩處,連雨天也不例外。人家的車一年開2萬邁,她能開出兩倍的紀錄,「比起報興趣班做作業,我更希望他們在體驗生活種認識葉子、蟲子,天氣和汗水……」

生活,還是生存?在美國過得跟北上廣一樣 你是不是對「移民」有什麼誤解?

這還不算精心策劃的寒暑兩季海外旅行……

相比之下,Ivy怎麼會不覺得自己的生活蒼白無趣?全家一起光顧的永遠是那幾家老館子、走動的常是那附近兩三個熟悉的公園,甚至出門買菜的路線都是一成不變。即使來了洛杉磯好幾年,她和先生仍然過着兩點一線的老生活,公司、家庭忙忙碌碌……

而思路卡在這里的他們,對孩子的要求也是仍然延續了國內那一套,閒暇不是這個培訓班就是那個興趣課,每個週六日穿梭於各個老師那里忙得團團轉。

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如陀螺一樣原地打轉,這絕對不是當年Ivy和先生移民到美國的初衷!

生活,還是生存?在美國過得跟北上廣一樣 你是不是對「移民」有什麼誤解?

「開始的時候,我們想着說,先穩定下來再享受生活,只是沒想到日子一旦過起來了,節奏就成了routine,疲憊乏味。」

享受可恥 安逸有毒?

再多溫度累積起來也成不了一個晴天,那種先將苦團在一起吃下然後再攢出一個機會饕餮也是相當不可思議:像是一個飢腸轆轆的人,挨了好多天餓,巴望着一頓美味的大餐,報復般享用一頓。

不可為繼,那不是生活原本的樣子。

「我們從前在國內的時候,沒有生活,只有生存。為了多賺點過上更好的生活,兩個人每天忙得死去活來,常常回家洗洗就累睡了。而在移民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我發誓每一天都要用盡全力去好好『活着』。」 莉莉安將每天的日程安排得豐富有趣,認真設計每一段行程、精心准備好每一餐飯,她覺得現在的生活狀態非常理想,對得住自己。

生活,還是生存?在美國過得跟北上廣一樣 你是不是對「移民」有什麼誤解?

艾弗里德·德索薩曾說過一段觸動人心的話,「很長一段時間,我的生活看似馬上就要開始了。但是總有一些障礙阻擋着:有些事得先解決,有些工作還有待完成,時間貌似不夠用,還有一筆債務要去付清,然後生活就會真正開始。最後我終於明白,這些障礙本身,正是我的生活。」 

是的,即使有難處在低谷,生活也不曾停止。而在這種「認清人生真相,仍熱愛生活」的英雄主義,才是美國的主流,我們努力surviving(生存)的時候,他們卻在living(生活)。

生活,還是生存?在美國過得跟北上廣一樣 你是不是對「移民」有什麼誤解?

有錢人自有他們的活法兒,簡單快樂。比如瘋狂的追捧橄欖球、籃球比賽,比如提早一年訂飛機票和酒店去度假,比如一有點閒錢就會把家里的客廳與廚房再upgrade一下,千真萬確在認真的享受生活的每個細節。

窮人也有窮人的姿態。身邊曾不止見過一個這樣的年輕人follow their heart(聽從心的聲音),喜歡畫畫但無法憑此謀生,便靠打工掙錢,夠了就辭職去國外參加畫展,沒錢了再回來繼續工作攢錢。喜歡旅行的,背包邊走邊玩,去給滑雪場打工,掙點路費還能免費體驗,反反復復,樂此不疲

生活,還是生存?在美國過得跟北上廣一樣 你是不是對「移民」有什麼誤解?

然而,這種隨波逐流的生活,卻讓不少「生存至上」的大家們感到不安,畢竟我們從小被教導:「舒服過辛苦日子,辛苦過舒服日子」。

勿忘初衷  把「移民」搞成不值得!

實際上,與其把洛杉磯的慢節奏生活過成北上廣一般的「鴨梨山大」,真不若再換個更適合的小城市或大膽換種活法兒。

為了少些打拚的焦慮,幾個朋友勸Ivy和先生搬去德州。

福布斯雜誌有個”affordable city”(能供得起的城市)排名,判斷標準主要取決於房價,當地的教育、醫療和人口規模也在考慮之中。而新興的奧斯汀那一帶生活成本低,房價也非常reasonable,同樣戶型與學區配置大概只需洛杉磯的1/3,如果賣掉現在的房子,他們一家人的生活肯定輕松不少。

生活,還是生存?在美國過得跟北上廣一樣 你是不是對「移民」有什麼誤解?

但作為一家之主,Ivy的先生延續着華人五千年的憂郁,他無法不更多的考慮surviving,他害怕目前的創業機會一但放棄,就無法重頭再來,「年紀越來越大,精力也越來越不夠用,我很希望拼上這5年,走完那原本需要10年的路。」

聽着很燃,足夠豪邁,但他也知道,很難放輕松的他已經偏離當年魂牽夢繞的「美國夢」。他時常也在問自己,如果一家人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生活,還是和從前在國內一般汲汲以求,那這場興師動眾的家族移民有何意義?或者,也該是時候重新調整一下,輕裝上路?

生活,還是生存?在美國過得跟北上廣一樣 你是不是對「移民」有什麼誤解?

移民,不止是換了一個城市和環境繼續生活,也意味着要接納並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中。既來之則安之,如果心態仍保留在過去,放不下執念,這團追求幸福新生活的火焰也許很容易就熄滅了。

人生苦短,如果可以選擇一種更舒展的人生形態,你為什麼不打開心試一下呢?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紐約華人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