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遇事搶購手紙並不算錯:半年後依然缺貨、售價是平時三倍

新冠疫情正在考驗美國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甚至在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手紙問題上,美國也未交出令民眾滿意的答卷,產業鏈的弊病也因此暴露無遺。疫情在全球爆發初期,美國、日本等國家手紙搶購一空的消息數次登上頭條,各大超市衛生紙紛紛脫銷。民眾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疫情已在美國全面爆發超過5個月,全美的手紙供應卻還未恢復正常。

美國人遇事搶購手紙並不算錯:半年後依然缺貨、售價是平時三倍

美國人遇事搶購手紙並不算錯:半年後依然缺貨、售價是平時三倍

美國人遇事搶購手紙並不算錯:半年後依然缺貨、售價是平時三倍

商家的庫存還是跟不上大家的需求。在亞馬遜官網上,大多數手紙的價格仍然沒有回歸正常。有些賣家一打手紙要價45美元,是平時價格的三倍左右。如果在Target等連鎖超市下單購買手紙,仍然無法在一周之內就收貨。

雖然北美的大多數超市現已恢復了手紙供應,貨架不再像此前那樣空空如也,但是一些超市仍然規定了每人限購份額,避免有人大量囤貨造成再次脫銷。

根據研究公司IRI的數據,截至8月9日,仍有大約21%的商家面臨手紙缺貨的狀況。

美國人遇事搶購手紙並不算錯:半年後依然缺貨、售價是平時三倍

圖片來源:Katherine Quirke

這要從1970年代日本汽車行業所發源的「精益生產(Lean Manufacturing)」概念說起。精益生產指的是及時製造,消除故障和一切浪費,試圖達成零缺陷、零庫存的目標,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這一理念在日本興起以後,被廣泛應用到美國的製造業、零售業等領域中。企業高管試圖用精益生產的辦法,解決美國大量生產方式過於臃腫的弊病。在此之前,製造商通常會在倉庫中儲存數月的原材料和零件,增加了一定成本。

當企業發現了精益生產能夠顯著提高利潤時,自然選擇了這一方法。利潤顯著高於同行水平也能使企業更加獲得資本的青睞,因此獲得了企業和投資者的熱烈擁護。

據統計,在去年標準普爾500強公司的財報電話會議中,「減少庫存」或「精益」之類的關鍵詞至少被提及了550次。2006年,沃爾瑪就通過這一方法削減了65億美元的庫存成本。沃爾瑪規定,如果供應商過早或者過晚送到了貨物,就面臨訂單總額3%左右的罰款。

精益生產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產商只訂購剛好夠用的原材料以保持生產線的正常運轉,擁有的運輸工具只剛剛好夠運送一天或者一個極短時間內的貨物,商家只保留剛剛好填滿貨架的庫存。許多公司就直接減少產能或者降低庫存容量。

在正常情況下,這種方法實現了高效率、低成本、利潤空間的最大化。但是,當自然災害、大流行病等意外事件發生時,精益生產的弊病就體現了出來。

盡管在精益生產最早提出之時,也倡導廠家制定全面的備案計劃,以應對意外情況的突發。不過,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出於對利潤的極致追求,大多數公司完全忽略了這一點。

由於手紙體積大、儲存成本高,因此精益生產更是在手紙製造業被用到極致。大產商保潔2000年代初就曾經關閉部分產線。這成為了手紙在美國等國家脫銷如此之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廠家平時所有的生產機器、包裝機器、卡車等派送工具都處於接近滿負荷運轉狀態。當需求突然增加的時候,每一環的運轉本來就遠遠無法滿足需求,而卡車等生產資料突然緊缺,導致整個產業鏈甚至比正常情況下還要滯後,產量更低,零售商所拿到的庫存更少。

盡快擴產對廠家來說也不現實,製造手紙所需要的機器核心部件需要花費數年的組裝時間和高額成本。廠商們目前也沒有任何擴產的計劃,因為建造新工廠需要巨額投入,如果不是預計到市場長期需求的增長,此時增資對於企業來說是得不償失。

搶購潮中,產商只能通過工人加班、騰出其他產品生產線等方式增加產量,但是產能依然受限。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佐治亞州的Georgia-Pacific紙產品製造公司最多隻能提高25%的產量,完全無法滿足當時顧客激增5倍、10倍以上的需求。

在本次新冠疫情襲擊美國之初,不僅僅是手紙銷售一空,洗手液、廚房紙、消毒濕巾等一系列產品都出現了脫銷,群眾陷入恐慌購買潮之中。

更糟糕的是,口罩以及部分食品等疫情之中的核心物資也面臨極度短缺,使抗疫行動難上加難。群眾的日常生活甚至健康安全都受到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本次美國製造業暴露出的問題依然未得解決,這代表着下一次意外打擊來臨之時,產業鏈還將面臨嚴峻考驗。買不到手紙最多隻是為生活帶來不便,不會造成過於嚴重的後果。關鍵在於,如果下一回脫銷的不是手紙,而是食物、藥物等救命物資,美國社會又該如何應對?

文/魏天諶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