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健康碼不能出行 沒有手機不能就醫 老人們遭遇網絡困境

一部智能手機,將兩個群體割離,分屬兩個陣營。「少玩會遊戲,對眼睛不好,看一看遠方。」老人說道。只是,小孩子依然沉浸在屏中的世界中,面對善意,他們有時用沉默回應,有時回擊:「知道了,知道了!」隨後輕聲嘀咕,嘲笑老年人不懂玩手機的樂趣。

這樣的故事,發生在不少家庭中。一部智能手機對老人是陌生的,手機中的數字世界,也是。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有2.4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而截至2020年3月,中國9.04億網民中,同樣年齡段的網民只有6.7%。按此計算,中國仍有1.79億老人沒有上網。

不網購、不看直播、不刷新聞,他們原本以為,網絡不會對他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其實不然。

8月底,一則新聞引發熱議,哈爾濱一位老人因無法掃描健康碼而被公交車司機趕下了車。當數字化、網絡化滲透大多數年輕人的生活日常,用着老年機的那群老人們,連出行都成為問題。

《IT時報》記者發現,在老年群體中,有人因為沒有一部智能手機而遇到買菜、看病、出行困境,也有人在網絡邊緣試探,嘗試進入那個未知的世界,卻在掙扎中放棄。

這些本該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操作,卻令他們寸步難行。在經歷無數次嘗試後,他們最終妥協,留下黯然轉身離開的身影。

但他們不該被忽視和疏離。

01

一部落後的手機

沒有健康碼 買菜、就醫被拒之門外

沒有健康碼不能出行 沒有手機不能就醫 老人們遭遇網絡困境

「怎麼來了場疫情,外面變化這麼大?」

兩年前,40後寧波人王芬(化名)收到了一部老年機。子女為了能隨時聯系她,給她辦理了手機套餐,並不時為她的手機賬戶充值。

但王芬的生活還處於2G時代。因為不會寫字,這部老年機唯一的用處,便是撥打電話。有時候,她會嗔怪子女亂花錢,家里交了電話費,子女明明可以打電話聯系她。

有時候出門,王芬會將手機落在家中,令子女們干着急。

新冠疫情襲來,2月5日,王芬所在村莊的菜場關門,吃飯成為問題。為此,女兒從電商平台上為她下單了水餃、麵粉等物資。這是難得一次她感受到網絡對生活帶來的益處。

轉念間,她又認為,這只是特定背景下的特殊現象。

只是,疫情加速了「王芬們」的失落感。搶口罩,需要在線預約,沒有智能手機的他們,註定難以搶到,只能求助於子女。

菜場開放的第一天,王芬原以為戴上口罩就能入場,卻因為無法在老年機上出示健康碼,而被拒之門外。她轉身,默默離開。那個星期,蔬菜、肉類還是依靠子女供給。

沒有健康碼不能出行 沒有手機不能就醫 老人們遭遇網絡困境

王芬嚮往此前平靜的日子,在那個簡單的世界,不用戴上口罩,也沒有健康碼的困擾。如今,她所在小區的菜場放低了對戴口罩、健康碼的要求,只是傷痕已經留下。王芬開始覺得外面的世界變得越來越陌生。「怎麼來了場疫情,外面變化這麼大?」她很困惑。盡管那個世界,在很多年輕人看來,不過多了一個點開智能手機的步驟。

乘公交、入醫院、交水電費、乘火車甚至到景點遊玩……這些曾經老人們熟悉的場景,卻都要求用戶示健康碼,而老年手機,註定無法實現。今年3月,杭州政府推出一項業務,老年人可以通過刷市民卡顯示健康碼狀態。隨後嘉興、台州等地跟進。只是,更多的城市保持沉默。

國慶假期即將來臨,不少景區開啟了線上預約,而人工窗口逐漸關閉。你能想象老人來到景區後又被勸退的掃興嗎?

如今,王芬變「宅」了,她很少外出走動,有事情找子女幫忙。有時候,她會想,村里的孤老們沒有子女的幫助,又該怎麼辦?

02

一台冰冷的機器 掛不了號,買不了票

沒有健康碼不能出行 沒有手機不能就醫 老人們遭遇網絡困境

「這樣的操作對老人太不友好了!」

走過健康碼的關口,老人可能還會面對一台台陌生而冰冷的機器。

年齡增加,器官功能衰退,大大小小症狀開始出現,不得不前往醫院看病。只是,進入醫院,老人們最先接觸的,往往是掛號機器。

有網友直言,一些醫院掛號必須要在App或機器上進行。「如果老年人識字不多、眼神不好,這樣的操作對老年人太不友好了!」一位醫院志願者告訴《IT時報》記者,她還記得一位老人面對機器時的恐慌:不知道要按哪個鍵,手是顫抖的。也有老人因為聽力問題,需要志願者重復多次,才能聽清楚操作流程。

除了不會使用掛號機器,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後,不少醫院施行預約制,而且只能提前一天預約,對於老人而言,這些信息他根本沒有渠道或者不知道如何獲取,即便有智能手機,也操作不來。上海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前不久家里老人帶着孩子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看病,結果跑到現場才知道,需要提前一天預約,只好無功而返。

各家醫院對於預約標準執行不統一,看病前應該撥打醫院的電話預約,但不少老人甚至不知道醫院電話要如何尋找。

部分醫院還保留了人工服務通道,老人可以多一條選擇,只是,那條通道往往會排着長隊,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等候。

當看病變得不再方便,很多時候老人只能默默承受。

王芬對於操作機器格外謹慎。一不小心按重了,屏幕會不會壞掉?壞掉了又該怎麼辦?她會焦慮。

胡娟(化名)也是。她還記得不久前到杭州坐地鐵時的場景。火車停靠在杭州東站,下車後,她要換乘地鐵。

這是一個人流涌動的站點。擺在胡娟面前有三種乘車支付方式:掃碼進站、機器購票、人工窗口。可前兩種方式,胡娟不懂,也不敢嘗試,她不知道自己需要坐幾號線,而人工服務窗口,排着一條隊伍。

胡娟選擇了排隊,她認為,機器是笨拙的,不小心點錯了,又要重新來一遍,與人溝通更方便,盡管她要等。只是,胡娟不知道,在追逐效率的趨勢下,未來機器、機器人將替代越來越多的人工崗位。人工客服正在逐漸消失。

《IT時報》記者了解到,某城商行支行為了節約成本,如今只留下一個人工窗口。

而一位全家用戶告訴記者,某一次她在全家看到整個便利店中只有4台自助機在運作,沒有人工收銀。不懂如何操作的老人,拿了物品後不得不放回。

沒有健康碼不能出行 沒有手機不能就醫 老人們遭遇網絡困境

當銀行中出現越來越多的智能櫃,超市中排放着自助收銀機,面對機器,老人始終無法適從。

03

一張令人困惑的網

無法奢求的簡單操作

沒有健康碼不能出行 沒有手機不能就醫 老人們遭遇網絡困境

「你能相信,老人舍棄了唯一的消遣——看電視嗎?」

有些老人對網絡世界充滿好奇。

方君已經學會如何在iPad上看劇,動動手指就能點開片子。但她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在微信發語音詢問兒子。

「iPad說要更新,我要不要點?」「為什麼現在看劇又出現廣告了,你會員賬號要怎麼登進去?」「你的蘋果賬號密碼是什麼?這個視頻要更新了才能看!」

有時,微信遲遲沒有收到回復,方君選擇不折騰。

為了給用戶留下系統改進的影響,不少互聯網企業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更新應用。盡管有的時候系統只是修正了小bug(問題)。但對老人來說,卻是困惑。

他們往往不懂如何注冊App,用的是子女的賬戶,可面對App的更新迭代,卻不知所措。如果一段時間後賬戶自動登出,意味着他們又要尋求子女幫助。盡管他們已經算是一名「網民」,但也只能在網絡邊緣徘徊。

一位電信裝維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居家隔離期間,與他同小區的一位老人因為網線松動,無法打開IPTV,在近2周的時間里,「你能相信,老人舍棄了唯一的消遣——看電視嗎?」

他還是因為和老人見面閒談才得知,並上門解決了問題。

盡管只需將網線拔出後再插入,但對於老人而言,因為不懂網絡,這個動作還是太復雜了。

50後汪華強(化名)對孫子又愛又恨。他願意和小孩子待在一起,只是家里的電視、手機被小孩子玩過後,原本簡單的網絡世界變得一片狼藉。

有一次,為了看硬盤里的動畫片,孫子將電視的接口調整到USB模式,但離開時,孫子沒有調回來。汪華強傻眼了。如果這是一台平常的電視,他還知道如何從遙控器文字中找到信息,偏偏這是一台兒子剛給他裝的小米電視。

遙控器上的一個圓圈和幾個按鈕,對他來說是一道謎語。他破解不了,甚至不知道每個鍵盤背後的含義。僵持,直至兒子再度上門。他才找回數字電視的界面。

疫情期間,為了讓孫子上網課,他貢獻了手機。孩子在他手機中下載了包括《王者榮耀》在內的多款App,界面上圖標變多了,手機卻變卡了。當他和以往一樣打開戲曲視頻時,系統出現閃退。

他很想刪掉那些新加的App,卻擔心也會刪掉網課App。「有時候自己還不如一個小學生懂得多。」面對網絡世界,汪華強自嘲道。

事實上,老人對於網絡的依賴並不強。他們不需要繁瑣的功能,只是事與願違。

因為忙於工作,兒子有一個多月沒回家看方君。iPad也被閒置了一個月。但她還記得給iPad充上電,等待兒子來看她時,解決問題。

「這太復雜了!」她說。

04

記者手記

當你老了,你願意重復他們的故事嗎?

每個人都有年老的一天。

當你沒有能力和精力接受新的知識,對外界的變化開始茫然時,你會願意被如何對待?

如今數字化、智能化社會對老人並不友好。對於勤儉節約的老人而言,購入一部智能手機並不是一件具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甚至有一位老人因為無法適應電子報銷而惱火:「我已行將就木,寧願將錢花在買一塊墓地上。」

沒有健康碼不能出行 沒有手機不能就醫 老人們遭遇網絡困境

一封退休老人的求助信

即便是入網的老人,他們仍面臨着網絡知識匱乏、不敢嘗試的困境,但很少有硬件廠商會考慮老年人的情況。老人往往只需要一套簡單的系統,而非大眾化的產品。可這竟成為他們的奢望。

網絡如同一條鴻溝,橫亘在老人和社會之間。

社會朝着更新、更快的發展方向前行,本無可厚非。這里對應着絕大多數人的便捷。但與此同時,我們仍需要考慮到那些小部分人的利益,那1.79億沉默的斷網老人。他們也需要被關懷。

當經歷過因為一個二維碼而被拒絕後的焦慮、寧願乾等而不願接觸機器時的無奈、被醫院「勸退」無功而返後的嘆息、無法融入網絡世界引發的自我懷疑,老人只有默默轉身,獨自承受。

如果情況不發生轉變,那麼,當你老了,你會重復他們的故事嗎?只是這一切,又將如何改變?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