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後疫情時期的「好望角」:京東、阿里、騰訊的「雲端」鬥法

夏季的高溫也沒能消滅新冠病毒。早已清零數天的北京,也因為新發地而重新進入「戰備狀態」。伴隨着防控升級,每年都會到「京交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選品的河北某食品廠經理張莉,徹底沒了主張。

「這兩天出入北京的大巴、高鐵班次都減少了,讓我們非必要不要前往,我們給河北和周邊省市超市門店供貨,好不容易線下全面復工了,不少店鋪老闆都聯系我,現在我們進不去,自己聯系各國廠商根本不現實……」。

2020年,是「京交會」更名為「服貿會」之後全面提質升級的第一年。原本隨着疫情平穩,定於5月28日-6月1日也不得不延期。

「聽說廣交會都搬到線上了,京交會能不能也改成線上展覽啊?」 正如張莉所預期的那樣,6月16日,「服貿會」數字平台在北京京東集團舉行了上線儀式。而京東集團作為技術服務商,將為大會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互聯網技術支持與運營服務保障。

尋找後疫情時期的「好望角」:京東、阿里、騰訊的「雲端」鬥法

至此,繼騰訊拿下「廣交會」,阿里拿下「進博會」之後,京東與「服貿會」的攜手,正式宣告三大互聯網巨頭在展會服務領域的集結。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的船隊發現了「好望角」,從此揭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2020年,「JAT」以「三足鼎立」之勢開啟了轟轟烈烈的線上展會「圈地運動」,也將引領這個行業進入新的時代。

尋找後疫情時期的「好望角」:京東、阿里、騰訊的「雲端」鬥法

互聯網巨頭集結,線上會展成為疫後復蘇的頭道「香餑餑」

雖然再不解決貨源的問題,張莉工廠的幾十個員工們都可能面臨收入腰斬的情況。但她對線上模式仍有顧慮:

「食品行業和服裝、酒店之類的不一樣,很多東西必須親自看到、摸到、吃到才能知道好壞,線上怎麼解決體驗問題?」

「線下兩天時間幾百個攤位都能逛完,線上24小時直播也沒辦法了解全面啊」

「問了之前的采購方,他們團隊沒人能搞直播,很可能就不參展了」

張莉的顧慮,是線下會展業發展一百多年來屹立不倒的關鍵所在。體驗、聚合、連接的平台屬性,永遠有它存在的必要和價值。

那麼,因疫情爆發而陷入「植物人周期」的會展業,到底要如何啟動自救?幾個互聯網公司的入局,就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解題思路。

4月16日,第12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宣布在網上舉辦,而騰訊則被「官宣」為指定技術服務商,提供技術支持、平台研發和雲資源等服務。

敗北「廣交會」的阿里,並沒有因此退出會展業。5月初,阿里巴巴與上海國展合資成立雲上會展,注冊資本1億元。這無疑是繼用3D還原進博會線上智能場館之後,阿里在會展業的又一重要動作。

而京東則順利拿下了本屆雲上服貿會數字平台的技術服務。按照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雲總裁周伯文博士的預期,京東集團將聚力打造的「雲上服貿會」數字平台,推動「會展新基建」的蓬勃發展。

此外,百度智慧雲展、字節跳動等的行業動作無不說明,按下暫停鍵的會展業,正在成為互聯網巨頭入局的「香餑餑」。

巨頭集結,圖的是什麼?

首先,是未來的商業潛力。廣交會、服貿會都是極具國際規模的展會,這次疫情必然會改變傳統展會單一線下的模式,在未來更多地引入數字化技術。有行業內數據顯示,全球100多場展會延期,包括最大的電子遊戲展美國E3、最大的通信展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以及德國國際汽配展等等,未來幾十年的會展業線上化需求將大規模爆發,現在正是卡位關鍵期。

此外,線上會展也是雲服務的絕佳落地場景。不難發現,「JAT」都是中國雲計算領域的頭部代表廠商,它們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AI、5G、VR、直播等技術和應用必須藉助雲平台來實現用武之地。從直播展銷,到數字場館搭建,再到視頻洽談、智能翻譯等等,都需要雲端算力來提供充分的養料。所以,這也是雲廠商不可丟掉的戰場。

最後,會展業數字化也將充分推動零售電商的技術升級。B2B的會展不僅僅是搭建一個線上溝通、看貨的渠道就完了,還涉及到國內外復雜的物流運輸、高可靠性的交易安全、商業信譽資質的審核擔保,一句話,需要將線下的整個復雜產業鏈進行數字化改造,才能產生經濟拉動作用。這就對零售電商的「新基建」進程帶來了充足的試煉空間。

百川歸海,會展業的線上化、數字化既然不可阻擋,那麼誰能率先登陸「好望角」,開啟新航海時代就成了需要思考的問題。

差異化競賽:京東、阿里、騰訊的三重角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的是,在此時此刻要讓展會順利在線上完成,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1.溝通效率問題。正如張莉所擔心的那樣,線下的多維空間提供了更復雜的信息場域和更直覺的篩選方式,而線上如何讓不必要的信息占據寶貴的時間,提高交易雙方的溝通效率,需要技術側和場景側的聯合創新;

2.雲端支撐問題。不難預料,大型展會必然會成為更多國內外廠家尋求商業機會的舞台,數倍於往年的流量、視頻洽談直播VR等高帶寬功能引入,能否提供順滑不卡頓的雲端服務,構成了技術支持方的首要挑戰;

3.整體服務能力。正如前面所說,除了容易被線上化的溝通、交流、展示之外,徵信、物流、資質核驗等在服務體系里占據的比重尤為重大。這些「硬骨頭」才是真正帶給參展群體信心所在。

而科技巨頭解決這些問題的獨特方式,也包裹着完全不同的技術基因。

比如阿里國際站5月的線上展會,賣點是線上直播,14天辦了上千場直播,流量驅動交易的思路不改;騰訊與廣交會的合作,除了常規的展示技術之外,則充分發揮自己在線上協作的產品優勢,提供線上「面對面」溝通的視頻會議,更設立了10×24小時的全天候網上直播。但需要注意的是,作為社交工具的微信,用戶群中可能鮮少有跨境貿易客戶,私域流量導致賣家難以直接獲客。

而京東與服貿會的合作,則圍繞技術融合來進行。展覽方面,利用傳統頁面和3D虛擬展台,提供看得見的智能體驗,打破空間限制;論壇方面,通過5G、視頻直播、視頻會議、在線翻譯等技術手段,連通線上線下會議論壇,打破地域和語言限制;洽談方面,利用即時消息通訊、視頻洽談、在線翻譯、智能客服等多種工具,搭建雲端虛擬洽談間,打破線下限制;峰會方面,通過專項資源保障及直播服務,讓高峰會議和高峰論壇實現全媒體傳播。

某種程度上來說,各自的技術與產業基因,決定了不同的「展會上雲」思路與核心價值。如果說阿里是「流量型選手」,騰訊是「社交型選手」,那麼京東就是那個「全能型選手」。

全能型選手京東,憑什麼叩開線上展會的效益之門

更注重技術穩定性與產業鏈賦能的服貿會,選擇京東為技術提供方,並不令人意外。而以京東為例,我們能夠看到線上展會到底有哪些角度需要升維。

整體來看,京東為服貿會的線上輸出了三種差異化能力:

1.底層技術突出的雲服務能力。

對於主辦方和參展商來說,如何利用雲計算、AI、5G、物聯網等基礎技術可能並不了解,所以作為技術提供方,就需要承擔起技術與產業對接的關鍵角色,讓復雜的技術名詞順利釋放到展會場景當中,完成價值轉換。

尤其是當教育、會議、展會等涉及關鍵私密信息的領域被搬到線上,往往存在被攻擊的風險,所以可靠性與安全性,就成為線上會展技術必不可少的要素。

此時,京東智聯雲的ABCDE技術戰略,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計算),Device(物聯網),Exploration(不斷創新探索)相互整合,實現應用者的「三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就在此時成為技術下沉的重要接口。

正如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雲總裁周周伯文所說,目前「京東技術已經實現了To B/To C、線上線下、實物虛擬、國內海外多場景的覆蓋」,在這樣的規模化應用錘煉下,也令人更有信心。

2.基於場景化打造的技術架構,讓智能技術與產業需求「無縫接駁」。

周伯文曾經說過,京東有兩個優勢,第一個優勢,我們是跟實體結合最好的。第二個優勢,我們的實體經濟是數字化做得最好的。

這兩個優勢落地到展會行業當中,就帶來了更貼近參展者需求的功能輸出,帶來了軟硬件結合的技術排列組合。

舉個例子,阿里和騰訊都將直播、線上選品等作為引流、展示、營銷的重要方式。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中小企業需要從零學習如何直播,投入的人力財力精力都不可估量。就像一個廠商負責人所說「我們還沒賺到錢,賣補光燈和麥克風的倒是先賺了一筆」。

而在京東的展會方案中,對展會的支持完美呈現雲上「展、論、洽」三大主題場景的技術創新。為了滿足本屆服貿會「1+8+N」展會新體系,也就是「1個綜合展區加8個行業專題展區加若干功能服務區」,京東集團及京東智聯雲則基於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融合,通過統一注冊、多端融合、一站式登錄等方式,進行統一數據挖掘和信息共享渠道的搭建,實現了數據平台「1+8+N」的完美融合。

除此之外,京東還為本次雲上服貿會搭建起了一整套包含項目管理保障、培訓服務保障、線上展會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及運營服務保障的完善服務保障體系。

從場景化、全面性、安全性上充分保駕護航。

3.智能供應鏈。

第一時間說出京東的特色,大家一定會講出物流兩個字。時移世易,電商出身的京東對零售供應鏈的技術沉澱,已經從流通環節,開始進入到製造、加工、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

這與展會行業不可或缺的場館、工程、物流、服務等產業鏈環節,在當下乃至以後,完成了一次命中註定的相逢。

舉個簡單的例子,傳統供應鏈是把貨運到消費者手里,「人找貨」;而京東智能供應鏈是將數字化賦能給整個產業鏈條,帶動「貨找人」。在京東的無人倉中,就能夠通過智能技術對幾十億個SKU的商品完成高效的存儲和分揀配送。

不得不說,很早就開始實踐線上融合線下的京東集團,對於消弭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鴻溝,打破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洽談,更加得心應手。

這樣的技術能力被釋放到展會行業,將為參展廠商和觀展者帶來哪些新的效率紅利和商業效益,值得期待。

一邊「無限接近零」的防疫保衛戰,一邊是「無限迫切」的商業復蘇戰,共同組成了後疫情時期中國社會的一體兩面。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清華大學等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生活服務業數字化發展報告》指出,數字經濟與服務經濟的深度融合,拉開了中國生活服務業數字化發展的大幕。而疫情的催化,也讓展會這一傳統線下服務行業更渴盼數字化轉型的滋養。

由此而催生的線上線下融合的「融「展會,將會是更具長久生命力的發展趨勢。這是雲服務必須去適配的產業場景,也是智能技術是釋放價值的必由之路。

正如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雲總裁周伯文博士所說,通過「打造一場雲展會、積累一個新平台、引領一輪新經濟,釋放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從這個角度看,京東的展會行業賦能路線,技術優勢與產業積淀的雙輪滾動,無可復制,更前途高遠。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