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網「打假」有功 自己是否「干淨」?

對於中國的大學生來說「中國知網」絕不是個陌生的名字。它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從本科階段開始,知網就幾乎是學生檢索、下載學術資源的唯一正規渠道。近日,演員翟天臨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動中表示不知「什麼是知網」,在網上還掀起了一番熱議。

中國知網「打假」有功 自己是否「干淨」?

(圖)

不過最近知網自己卻也因為其收費模式陷入了爭議。幾天前,蘇州姑蘇法院判處了一起案件,最後判定知網設置的最低充值額限制規定是無效的。而對於長期訂閱的高校用戶來說,知網此前也曾因為漲價,多次被高校抵制。知網的收費模式究竟存在哪些問題,是誰給了知網漲價的底氣?這門有關學術的生意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呢?

收錄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

保持60%左右毛利率

知網官網資料顯示,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目前知網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

中國知網董事長王明亮去年年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給全國的科技人員提供全面系統的及時的情報服務。們這些內容它是集中了全國學者,甚至是全世界學者的智慧。」

中國知網「打假」有功 自己是否「干淨」?

2017年知網數據

截至2017年底,中國知網擁有機構用戶2萬多家,個人注冊用戶2000多萬人,全文下載量達20億篇次/年,網站同時在線用戶超過15萬人。想要閱覽和獲得知網內容並不是免費的。但由於其在學術資源上「大而全」的優勢,因此各高校圖書館基本都是知網的客戶。知網一直保持着60%左右的毛利率,而這也與其極高的市場占有率有關,但是近年來已發生數起高校因不滿知網漲價而暫停續訂的新聞,其中不乏北京大學等知名院校。

中國知網「打假」有功 自己是否「干淨」?

(圖)

憑借高市場份額要求漲價

律師觀點:是否涉及壟斷有待認定

有說法稱,90%以上的中國學術資源檢索和全文下載來自於知網。由於知網在文獻檢索領域占據很高的市場份額,對於知網提出的漲價要求,很多學校最終只能被迫接受。

但是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分析,這種行為是否涉及壟斷,還有待相關機構的認定:

「作為我們公眾和高校來講,確實在事實上缺少議價的空間,因為畢竟在事實上中國知網在文獻檢索領域的市場份額非常高,文獻內容非常全,資源非常豐富。但是按照反壟斷法還是比較復雜的,他是需要做認定,就是說知網到底在什麼樣的一個相關市場上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然後認定有市場支配地位,才會涉及到漲價是否有正當的理由。」

下載7元卻要最低充值50

法院認定知網侵犯消費者權益

而對於個人消費者來說,知網的收費模式也存在爭議。2018年5月,蘇州大學法學院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名為《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要付費七元,他點擊購買按鈕後彈出一個充值頁面,雖有多種充值的方式,但都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50元。充值50元購買文獻後,小劉卻發現余額無法退還,於是將知網告上法庭。

中國知網「打假」有功 自己是否「干淨」?

(圖)

蘇州姑蘇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法官翁迎曉表示:「(中國知網)認為他們在對於充值的方式上已經設立了階梯式的充值的規定,已經符合了用戶的多樣化的需求,他們實行已經很多年了,也沒有用戶提出來異議。」

法院最終認定,知網設置的的最低充值規定以及退款要收手續費的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應認定無效。

趙占領律師:「消費者在知網上面,本來只是想下載其中一篇文章,按照一篇文章去付費的。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它違背消費者真實的意願,就是侵犯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的問題。」

對於小劉要求退款的請求,因中國知網庭審前已經退款,法院對該項請求予以駁回。目前中國知網已對現有充值方式進行了補充,設置了最低0.5元的短信方式充值。

中國知網「打假」有功 自己是否「干淨」?

(圖)

翁迎曉:「因為社會當中還有很多的商家也有這種最低額充值消費,可能金額大小不等,有些多的也多少的也少,但是這個方式本身它是損害了消費者權益的,所以我們也想用這個案子來告誡一下還有其他社會上的一些商家,希望用這個判決來做到一個規范指引的作用。」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