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鑽了一個新孔

據媒體BGR報導,對於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來說,2019年將是苦樂參半的一年,因其「機遇號」火星車因為一場巨型沙塵暴失去了聯系。對整個科學界來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日子。但「機遇號」並不是唯一一個在紅色星球上巡遊的探測器,因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繼續其出色的工作。

NASA「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鑽了一個新孔

現在,為繼續尋求更多關於火星景觀的知識,「好奇號」已成功地在新位置鑽了另一個新孔,確保了機器人即將分析的樣本。

在一篇新的Blog網誌文章中,NASA「好奇號」團隊揭示了一個被稱為「Aberlady」的目標的成功鑽探嘗試。該岩石是「好奇號」自2012年登陸火星以來已采樣的眾多岩石之一,但它提供的數據是同樣重要。

「我們將用一個簡短的科學塊啟動Sol 2372計畫,用ChemCam分析2個目標:鑽孔內部(Aberlady)和附近的基岩目標『Mayar’。我們還將使用Navcam進行塵埃觀察,」「好奇號」團隊寫道。「我們的鑽探活動的下一步是確定我們是否收集了粉狀岩石樣品,以及它是否符合預期。」

這似乎是「好奇號」正常的一天,但事實證明,「好奇號」目前能成功鑽探東西證明了NASA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好奇號」並沒有最初被沒有被設計那樣鑽井,在2017年末意外失敗之後,NASA工程師們不得不想出一種讓火星車使用鑽頭的新方法。

最初,好奇號被設計成在延伸鑽頭之前使用穩定臂將其鑽孔儀器支撐在表面上。不幸的是,實際擴展鑽頭的機制失敗了,NASA不得不發明一種新方法。在測試了各種技術之後,NASA科學家最終向「好奇號」發送指令,用機械臂將鑽頭物理地推入目標,然後使用穩定柱。

正如您在上面照片中的洞所看到的那樣,新方法已被證明是有用的,盡管此前不幸失敗,「好奇號」仍然能夠繼續工作。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