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三:諾獎遇冷,日本緣何如此焦慮

來源:環球時報

本年度諾貝爾自然科學三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日本人榜上無名,給日本列島帶來了一抹失落感。進入新世紀,日本曾掀起「諾貝爾獎熱」,而今年遇「冷」讓日本知識界對科學的「爆發力」有了更多思考。

在諾獎設立後的近半個世紀里,這個國際大獎並沒有光顧日本。上個世紀的近100年里,日本也只有6人獲獎(自然科學領域,下同)。但在本世紀以來的19年里,日本就有18人(包括兩名美籍日本人)上榜,被稱為「井噴式獲獎」。而且是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全面開花。日本人獲得的諾獎數僅次於美國,列世界第二,在亞洲穩居第一。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說:「花30年到40年的時間,一個基礎科學的發現才能夠被認可。諾獎就是告訴人們,一個國家30年前或者40年前做了什麼。」上世紀60年代,日本正值高速增長期,10年期間研究投資總額翻兩番,其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達1.9%,相當於防衛費的2倍以上;為了滿足企業和研究機構的人才需要,日本政府提出理工科擴招計畫,使理工科人才急劇增加。

日本在諾獎賽場上表現出來的「爆發力」,源於其知識和人才的長期積累及傳承,大學作為科學家的搖籃更是功不可沒。日本的大學產生的諾獎數,雖然無法與歐美的頂尖大學相比,但在亞洲卻處於領先的地位,其中京大(京都大學)和東大(東京大學)分別排名亞洲第一和第二。單是京大就培養出8位諾獎得主,有11位諾獎得主曾作為專職教師任職京大。京大頂級科學家輩出,有何秘訣?京大學者對筆者說主要有兩條:「自由學風」和「與其第一、不如唯一」的精神。京大的這一傳統,被認為與諾獎鼓勵「開創性研究」的理念如出一轍。

近年日本列島在為已取得的「輝煌」歡欣鼓舞的同時,「還能輝煌幾時」的焦慮也與日俱增。2017年英國《自然》雜誌指出日本的「科學論文數量份額下降」「科研能力正在失速」,一石激起千層浪,「消失的科學家」「得不到諾獎的日本」「科學立國的危機」等標題在日本開始見諸報端,甚至登上書籍的封面。

日本文部科學省今年8月公佈的《科學技術指標2020》顯示,與20年前相比(2016~2018年平均與1996~1998年平均比),日本的優秀論文和高質量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0%及前1%的論文)數量分別下降一半以上,論文總量的世界排名從第二位滑到第四位。

更令日本憂慮的是科技發展的後勁不足:自然科學專業博士生大幅度減少,科技研究人才後續乏人;海外留學萎縮,高等教育面臨「孤島化」危險;日本經濟長期低迷,研究經費趨緊,基礎研究投入不足,許多國立大學也捉襟見肘。所以,日本知識界對這次諾獎遇「冷」的焦慮並非多此一舉,在科學上的「爆發力」離不開牢固的基礎。(作者是旅日華人學者)

來源:kknews馬成三:諾獎遇冷,日本緣何如此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