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哺乳動物在大災難後進化出大腦袋

來自石溪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拼湊出了一條時間表,說明在過去1.5億年里哺乳動物的大腦和身體大小是如何演變的。

這個由22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包括生物學家、進化統計學家和人類學家,比較了1400種活著的和已經滅絕的哺乳動物大腦質量。對於所研究的107個化石,其中包括古代鯨魚和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舊世界猴子頭骨,他們使用了來自頭骨的顱內體積數據,而不是大腦質量數據。然後將大腦測量值與身體尺寸一起進行分析,以比較大腦尺寸與身體尺寸在深層進化中的比例。

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大腦尺寸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動物智力的指標,在進化過程中沒有遵循一個穩定的尺度。例如,著名的 “大腦袋 “人類、海豚和大象,以不同的方式達到了它們的比例。大象的身體尺寸增加了,但令人驚訝的是,它的大腦尺寸甚至更大。另一方面,海豚通常在增加大腦尺寸的同時減少身體尺寸。大猩猩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身體尺寸,其總體趨勢是大腦和身體尺寸的增加。相比之下,代表人類血統的祖先人,與類人猿相比,顯示出身體尺寸的相對減少和大腦尺寸的增加。

作者說,這些復雜的模式敦促人們重新評估根深蒂固的範式,即比較任何物種的大腦大小和身體大小可以衡量該物種的智力。石溪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該研究的第一作者Jeroen Smaers說:”乍一看,考慮到身體大小進化軌跡的重要性似乎並不重要,畢竟,許多大腦袋的哺乳動物,如大象、海豚和巨猿,也有很高的大腦與身體的尺寸。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例如,加利福尼亞海獅大腦大小相對很低,這與它們的非凡智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考慮進化史,目前的研究顯示,加利福尼亞海獅獲得了較低的腦-體尺寸,因為對身體尺寸的強大選擇壓力,很可能是因為水生食肉動物多樣化到半水生的利基。換句話說,它們擁有較低的相對腦尺寸是因為對增加身體尺寸的選擇,而不是因為對減少腦尺寸的選擇。

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的研究科學家、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卡姆蘭-薩菲說:”我們已經推翻了一個長期存在的教條,即相對大腦大小可以與智力相提並論。有時,相對大的大腦可能是身體尺寸逐漸縮小以適應新的棲息地或移動方式的最終結果。換句話說,與智力完全無關。使用大腦相對大小作為認知能力的代表,必須與動物進化史以及大腦和身體在生命樹上變化方式的細微差別相聯系。”該研究進一步表明,大腦大小的大多數變化發生在地球歷史上的兩個災難性事件之後:6600萬年前的大滅絕和2300-3300萬年前的氣候過渡。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之後,研究人員注意到在齧齒動物、蝙蝠和食肉動物等品系中,隨著動物填補已滅絕的恐龍留下的空位,腦-體比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約3000萬年後,晚古生代的氣候變冷導致了更深刻的變化,海豹、熊、鯨和靈長類動物的大腦和身體大小都發生了進化變化。

今天生活的哺乳動物大腦大小許多變化可以用它們的祖先血統在這些災難性事件之後經歷的變化來解釋。最大哺乳動物的大腦進化,如海豚、大象和巨猿,它們都是在2300-3300萬年前的氣候變化事件後進化出了腦體的極端比例。

科學家認為哺乳動物在大災難後進化出大腦袋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