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是平的會怎樣?大氣、潮汐連月亮都會消失

11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地球是一個球體,這是一個人類已經知道了數千年的簡單事實。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毫無爭議地證實這一論斷,畢竟,這顆衛星環繞地球運轉了六千萬公里。

如果地球是平的會怎樣?大氣、潮汐連月亮都會消失

如果地球是平的,那我們目前所知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盡管如此,最近幾年來,網絡上出現了一小群人,他們堅持認為地球是平的,也就是所謂的「地平論者」,對於這個最基本的事實,他們似乎在不斷播下懷疑的種子。許多地平論者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編造各種理由,來解釋為什麼地球看起來是圓的,而實際上卻是平的,很顯然,這種論調違反了人類在過去幾千年來對地球的觀察。

不過,假如我們的地球確實是平的(暫且不論如何做到),那它就與我們今天所知的其他行星都完全不同,事實上,人類(和其他一切)將會死得透透的。

要把一個宇宙天體塑造成圓盤(而不是球體),你必須以非常快的速度旋轉它。不幸的是,地球將因此被撕成微小的顆粒,最終毀滅。19世紀50年代,天文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爾通過對土星環的研究,用數學方法證明,對宇宙中的的固體而言,圓盤形狀並不是一種穩定的構型。麥克斯韋爾的研究預測,土星環是由許多小的、不相連的顆粒構成的,後來的探測結果證明他是對的,他同樣用數學解釋了為什麼沒有行星大小的圓盤漂浮在星系周圍。

要在不快速旋轉的情況下使地球變平,你需要魔法,或者一台星系帕尼尼燒烤機。無論如何,一個扁平的地球不會維持太久。在幾個小時內,地心引力將把地球重新壓成一個球體,引力的作用在任何方向都是一樣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行星是球體(或者幾乎是球體——取決於行星自轉的速度,離心力的方向與地心引力相反,從而在赤道造成略微隆起)。正如麥克斯韋爾的數學計算所示,在引力的作用下,一個穩定的、像圓盤一樣的固體地球是不可能存在的。

一旦你擺脫了引力,地球上的一切很快就會失去意義。大氣?消失了,因為它依賴於地球重力的吸引。潮汐?一去不復返,它們是由月球的引力造成的。月球的引力牽引着海洋,使海洋隨着月球的擺動而微微膨脹。

月亮本身?也消失了,因為每一個關於月球存在的解釋都涉及引力。在最廣為接受的假設中,月球是在一個巨大的、行星大小的物體撞擊早期地球時形成的;地球引力捕捉到了這次碰撞產生的碎片。另一個假說稱,月球與地球形成的時間相同,這還是得再次感謝引力,還有一種可能是,地球強大的引力吸引並捕獲了飛馳而過的大塊太空岩石。

簡單的計算

重力也是造成地球分層結構的原因,密度最大的物質會下沉到地核,較輕的物質形成地幔,最輕的物質形成地殼。如果沒有這種分層結構,地球的行為將會大不相同,例如,地球的液體外核就像一個巨大的動態磁鐵,產生了地球的磁場,磁場有助於保護地球的大氣層不受太陽風的侵蝕。在40億年前,火星磁場減弱後,太陽風就颳走了火星的大氣層。

如果地球是平的,那麼板塊構造也就不起作用了。構成地球地殼的剛性板塊一直在運動中,塑造了我們今天見到的地表面貌。

當你做一些簡單的計算時,比如,如果這個板塊移動這麼多,那個板塊移動那麼多,你都必須在一個球體上進行,如果你假設它是一個平面,你就得不到正確的答案(與現實世界的觀察相符的答案)。

地平論者對現實世界的觀察結果有不同的解釋,問題在於這些解釋在數學或物理現實中沒有任何基礎。當麥克斯韋在19世紀50年代預言土星環是由許多小顆粒組成時,他運用了引力和旋轉運動如何起作用的常識。事實上,他關於這個主題的文章中,大部分是數學方程,「扁平地球」理論則遠非如此。

地平論者的世界觀還涉及到針對不同現象而選擇不同的解釋。在現實生活中,地球和月球都是圓的,因為一個可以量化的相同原因——引力。地平論者必須為地球和月亮各自發明解釋,而這些獨立的解釋之間往往相互矛盾,這不是科學研究運作的方式。

撇開這些不說,如果地球真的是平的,那就意味着,從古至今無數否認地平論的科學家是為了一些完全無法理解的原因,而團結在一個巨大的陰謀中。看起來,似乎一台星系帕尼尼燒烤機的存在概率還更高一些。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