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序言

        Arctis是賽睿遊戲系列耳機的新代號,中文名稱叫做「寒冰「 。這個前綴下,同時上市了3個產品,支線豐富,陣容完整。3、5、7三個型號,聽起來就是常見的低、中、高三個檔次,但畢竟不是BMW,官方的video說的也很清楚,Arctis的設計理念是保持同樣的聲音和品質,3、5、7的差異僅僅是在功能上,所以並不意味着你花更多的錢就可以在遊戲里聽得更遠、更清晰,7也不會把「boost」聽成「高跟鞋」。

        由於三者採用同樣的物理發聲單元,同樣的clearcast麥克風,甚至xie官方一再強調的同樣音質,所以這里把三個耳機放在一起共同說明,內容和圖片量都會較大,另由於三個耳機中有兩個是純白色為主設計,為了突出產品,本次拍的照片背景並沒有完全使用白色,為了清楚分辨,在左上角都會加入型號標注。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產品規格

        下面這個表格截取自Arctis3的參數表,發聲單元和麥克風兩個硬指標三部耳機是完全相同的,除了7有個最大連接距離外,幾張表格沒有差異,所以這里僅放這一個表格。40mm單元和98db靈敏度,32歐的阻抗,這個看上去不痛不癢,甚至單元尺寸也不算大的數字看上去沒有多大感受,而麥克風的雙向拾音倒是個「新鮮「的方式,至少在遊戲耳機領域,很少看到這種指向性的麥克風。另外,似乎沒有標稱耳機的重量,這還是個蠻重要的參數。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重點在另一張表格上,開門見山,po在前面,就是三個型號的區別,作為參數表的補充,這些條目就可以清楚的分辨3、5、7的不同。。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外觀解析

Arctis系列的包裝沒有高低之分,相當一致。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最大的差別就是在主題裝飾圖紋上的不同,Arctis 3為簡單四邊形色塊,5則是加入了線框和透明度的不規則多邊形,7就有了扁平化填色和筆觸的結合,一個比一個豐富些。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三者在內部保護和結構上也是完全一致的,下蓋也僅是圖案的延伸應用各具的主題性。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3的內部物品集合,相對簡單,注意最右邊那張卡片,不要弄丟了,上面有個code,是可以在注冊後激活使用附加的engine功能的。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5多了個旋鈕狀的線控開關,這個開關並非常見的夾子型撥輪,而是桌面型控製器。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7變成了接收器,這次的印刷物上,三者都多了個評價卡片,很有互動性和交流型的小東西,很有心思的方式。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各自單獨的外觀圖片。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3、5、7的外觀實在是太接近了,如果單單看圖片,手里沒有實物的話,3和5是很容易弄混的,而這次評測的7是黑色版,所以還好。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3的單元底部有連接口和其它控制按鍵,這次的全系Arctis都是可拔插的設計。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接下來是Arctis 5,5和3的主要差異在細節上,頭帶的顏色不同,logo質感不同——5的logo為背光,3則是印字,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7,無線連接,可以看到頭帶不同,單元上的控制按鈕也多了些。字體則仍是印字的,無背光設計。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除了顏色和圖案,頭帶固定的方式也區別於Arctis 3和5。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細節解析

這部分一個一個看,有3、5、7一致的地方就不多重復。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3的單元基本是通體啞光白色,類似於橡膠漆面的柔和感。單元外側字體為深灰色的印字,具有一定的反光性,有點加了亮粉的感覺。單元側面一圈有着半透明質感的內嵌材料勾線,但並沒有背光效果。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側面兩個接口,一個是本機連接線,另一個是賽睿的「傳統項目」——兩個耳機「串聯「(share)使用的。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這個「陶瓷豆子」就是Arctis的重頭戲,雙向拾音的麥克風。拋開使用效果不談,這次Arctis麥克風的造型還是很討喜的。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接下來看下Arctis 5 ,5是支持燈光系統的,所以它的logo部分為鏤空的半透明材質,外側和3一樣的一圈輪廓在這里就剛好透光。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連接USB接口時的Arctis 5和3擺在一起就很好分辨。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而當觀察Arctis5的接口時會發現,它的配置與3相同,那麼,如果把Arctis 5的「旋鈕「接在Arctis 3上會怎樣呢?經過測試,Arctis5的USB自帶聲卡集成在旋鈕線控上,耳機本身除了背光,並無其它內容集成,這樣就更好統一兩者單元模具內的設計,達到盡可能降低腔體變化造成的聲音差異吧。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在麥克風上,Arctis 5 也有着特有的亮光條,但功能和形態則與3一致。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最後看下Arctis 7,我們這台7是黑色,總算是很容易區分了。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表面材質上與3和5保持了統一,比較奇怪的是,Arctis7 作為內置電池的無線版本,為背光燈供電應該不是問題,而實際上 Arctis7 與Arctis3一樣,是沒有背光的,這是steelseries悶騷精神的體現嗎?越是高端越要低調奢華有內涵?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通常認知習慣中,7作為無線版本,會是全系的最高端型號,其功能和連接方式上,也會是最復雜和多樣的。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在Arctis的單元底部,除了一個獨立的充電口(也用於固件更新,無做他用),其它部分與3、5是同樣的配置,如果接arctics 5的接口會怎樣?答案很簡單,它會失去與其接受器間的連接而「變成一部Arctis 5」,此時雖然可以以Arctis 5的通道發聲和正常使用,但在engine軟件中,則會提示要重新連接耳機。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在右側單元底部的功能按鍵則是Arctis 7所獨有的,一個調節chat與game的旋鈕(作用與Arctis 5的左面旋鈕一樣,後面解釋),另一個則是power鍵。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耳罩方面,3者使用了同樣的Airwaves織物加記憶海綿的方式,軟,比皮質透氣,比蛋白膜看上去禁折騰,比天鵝絨耐灰,總之比較有新意。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7的麥克風結構、樣式並無不同,雖然Arctis 7整體上並無背光支持,麥克風上卻和5一樣,是有個燈的,作用就是提示麥克風的靜音和關閉狀態。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再看橫梁部分,三者結構和形狀並不完全一致,Arctis 7的橫梁要平一些,而3和5則相對圓潤,當然它們都有彈性,這種描述是針對默認狀態的。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3和5在結構上使用了一樣的方式,這個「滑雪鏡「頭帶繞過一個固定環,用魔術搭扣粘合固定,有一定的彈性,根據頭的形狀自適應,理論上與西伯利亞一樣,只是這個簡單的同時,牢固度沒有任何擔憂。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5的默認頭帶是黑色的。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拿掉帶子,可以看到固定環在內側。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7有自己的結構,它的帶子繞過了橫梁內外,在兩邊用搭扣粘合的,沒有另外的固定環。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拿掉帶子,7的橫梁比3和5都寬些。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另外,Arctis7 的橫梁部分是金屬的,看上去直到耳機報廢了這部分也不會有損傷……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質感也非常優秀,雖說3部耳機聲音平等,但在各種細節配置和處理上,Arctis 7還是略高一節。而重量方面,也是7最重,有372g左右,除了難以避免的電池問題,橫梁估計也有關系吧,3和5的重量倒是很統一,都在315g上下。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連接線方面,整個Arctis家族都使用了炭灰色塑膠線,接口亮面漆質感,logo和小處設計都很勁道,功能上除了5的線控和7的接收器,單純在線方面,3部耳機的應用性類似,不一一碼字了。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針對移動設備,筆記本電腦,遊戲機手把等場合,四節頭轉換線已經必不可少。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連接線接合方式。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5的usb聲卡,設計的非常小巧,比常見的同類產品或線控看似巧妙很多,而可拔插的設計也是非常方便。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rctis 7的接收器讓人想起早年微軟的大餅接收器,實際上的尺寸則是非常小巧的,差不多與一個湯匙去掉匙炳相當。黑磨砂質感,亮面陰刻logo。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這個接收器和Arctis 5的旋鈕一樣,在底部有着一圈厚度和柔軟度都比較「用力」的防滑墊,但其實也沒必要,它也不大可能移動。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連接線的一側有兩個3.5mm的接口,分別為line in 和line out,這兩個的用處我覺得並不大,說明上建議的是line in可以接手機,然後out到7上,相當於將無線耳機連接到了手機上,但它畢竟還接着電腦啊,意義不大 ;也可以line out接音箱,這樣在power off耳機的時候,音箱就自動發聲了。從這個連接的方式來看,這可不是我們通常音頻領域所理解的line in/line out,它只是「in &out「,畢竟這個「in」的信號,已經是經過放大電路處理過的(手機音頻口直接出來),再來一輪放大,豈不失真的厲害,而且這樣一個小設備,也沒法談功放了。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如果出現失聯的狀態,配對按鈕在側面。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驅動及燈光解析

Arctis 5和7是USB連接的自帶「聲卡版「耳機,用Engine3來管理很好理解,而這次的驅動設置里,作為「乞丐版」的Arctis 3,也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方法進行一些設置。

首先要注冊steelseries用戶,然後將包裝內卡片上的序列號輸入到「用戶偏好設置「的激活欄,就可以激活它。之後就會多出一個Arctis 3的設備識別在首頁,要先選擇它連接在哪個聲卡上。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結束後,你的相關聲卡在系統中也會多一個+SSE3的後綴。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這之後就可以在engine中對設置進行更改了,其中原理不是很懂,或許它只是與你的聲卡做了一個軟件接口的對接,它的改變就是改變你本來聲卡的設置吧。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下面這個是Arctis 5的engine3 管理頁面,左側是燈光控制,可以看到有三個顏色調節按鈕,左右兩個單元分開設定顏色和點亮方式,中間的按鈕勾上,就會強制將左右單元同步。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發光的區域是單元輪廓的一圈和logo本身,而麥克風上的提示燈則不能改變顏色,只有對應的紅色或不亮。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右側有一個其它耳機中很少出現的設定,就是「動態范圍壓縮」,這個bar調到最高,聲音將會失真的比較厲害,變得單調干癟,這種壓縮了動態范圍的聲音,對於某些特定的遊戲題材或許有幫助,槍聲,爆炸都會變得不再震撼,卻異常孤立和干淨,這有點像是某些遊戲耳機的特定調音方式,而這次steelseries相當於是把這種極端做法的自由度留給了玩家,自己在軟件中去控制它。這個功能配合均衡器使用後,它的聲音可以讓你非常偏執的使用,並且當你把5的連接拆下來,把3接在這個聲卡上,同樣能夠呈現這種效果,且聲音基本是一致的。另外,這里還有個叫做「麥克風側音「的選項比較唬人,很可能是官方翻譯的錯別字,——「測」音,而非「側「音……其實類似windows中的麥克風監聽,打開它可以讓你聽到自己的聲音而已,和上面的「實時麥克風預覽」的關系,一個是分四個級別改變聲音大小,另一個是on/off——多少有點重復感。

Arctis 7的頁面與5幾乎是一樣的區別是少了燈光設置和麥克風降噪,這里不多重復了。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佩戴解析

由於三個型號的結構和配置基本相同,所以關於佩戴的情況就混在一起談。

先大致描述下整體感受,由於Arctis為全封閉式耳機,且steelseries在這系列耳機的外殼上似乎是下足了料,315g的重量並不算輕,無線版Arctis7更是達到了370g上下(帶有可拆卸電池的西伯利亞800也就是320g),戴在頭上久了並不算輕松,不是夾耳朵,而是壓頭,尤其是7。而這個「滑雪鏡頭帶「的確有一定的緩沖作用,且彈力帶來的自適應也是加強了包裹感。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在耳罩的旋轉調節方面,Arctis用了兩個結構實現自適應,縱向能調節的幅度很小,畢竟人的耳廓和臉型的部分角度不會差異太大。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而橫向則是可以旋轉到90度,避免耳機掛在脖子上時夾下巴。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Airwaves織物加記憶海綿的耳罩是個不錯的方式,值得稱道,貼合皮膚的部分感覺清爽乾燥,有點像是UA的速乾衣上身,而隔音和漏音控制效果其實不及皮質,反之,悶熱感控制就很好,長時間使用,打個把小時遊戲,看個電影之類的不會給耳廓洗桑拿。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至於質感,「精緻奢華」就別想了,「活力「恐怕用這里比較合適。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本次麥克風看上去圓潤且大型,在嘴邊的位置比較正好,如果你真的要含在嘴里,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總結下來,Arctis的佩戴舒適度上並不算驚艷,其實比之西伯利亞的老模具要弱些,但比輪胎西伯利亞要舒服很多。

聽感及使用解析

這個部分主要談兩件事,一件是創新或者叫性能獨特性好了,另一件事並不是對聲音的玄學描述,而是官方所聲稱的「同樣的s1單元,Arctis3、5、7聲音一致」。要不要「真皮座椅「,要不要「內置導航」、要不要「電動升降後備箱蓋「等等。

先Arctis系列的獨特性,一個點是雙指向性麥克風,實際使用的效果與無線版的西伯利亞800進行了比較,這種雙指向性麥克風對周圍噪音的屏蔽性的確出眾很多,在周圍有空氣淨化器,除濕機,空調開放的房間里,西伯利亞800的麥克風可以將人聲錄制的很清晰,但也能聽到類似收音機背景般的底噪感覺,周圍的聲音多少會有收錄,而Arctis的效果則像是經過降噪耳機處理過的效果,聲音很純淨,沒有空氣感,純淨的有點「假」,效果明顯。但問題也不是沒有,在同樣的回放條件下,音量上多少會小於全向性。

但在日常語音的使用中,網絡條件的影響不可忽略,所以它對遊戲中,特別是online遊戲中的溝通順暢度影響是否是革命性的,我覺得並不能絕對的去理解。而對用電腦在家里錄個音什麼的,它比全向性的要干淨。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另外一個,我覺得不是織物耳罩,也不是滑雪帶,而是Game/Chat這個功能,當你接上Arctis5或7的時候,聲卡管理的列表里會同時出現兩個同名設備,後綴分別是chat和game,這是以前的遊戲耳機或聲卡不常用的玩法。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當在聲卡管理中把默認設備設置成Chat之後,這個旋鈕(arctis7的旋鈕在單元上)的作用將不再是單純的音量控制,而是在原本的主聲音與話筒聲音間調節比重。當旋向game,遊戲中的背景音樂和音效等,音量會變大,同時麥克風對話的聲音會變小,直到一個是0,一個最大,反過來也一樣。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當你想體會背景音樂和遊戲氛圍,沒必要跟隊友或同伴溝通,你就可以只聽音樂或音樂聲音大一些; 需要溝通的,避免背景音樂打擾,可以只聽彼此的隊伍聊天。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第二件事,「三部耳機都是用S1單元,聲音完全一致「,實際情況是這樣嗎?從我個人的耳朵來看,拋開聲卡的差異,把Arctis3和Arctis5都接在5的Chat控製器上(自帶聲卡),兩者聲音的差異的確是可以忽略了,同步率很高,而7則稍有不同,7的聲音比3和5更像封閉式耳機的調性,低頻收斂壓縮,緊湊但更有勁,卻少層次,人聲也銳利些,整體解析更利落,但有點銳化明顯的意思,個人覺得沒有3和5好聽,而在絕對武力全球攻勢中卻很受用,對於背景音樂幾無,主要就幾個音效,氣氛緊張的遊戲中,這種聲音讓你更集中於對手和戰鬥,屏住呼吸仔細分辨每個聲音;而在暗黑3時,不需要聲音細分,只要營造氛圍,它反倒沒有5的感染力強。但話說回來,如果說聲音的感染力,無線西伯利亞800更佳,對於綜合娛樂使用來說,它的效果我是更推薦的,而所謂聲音的平衡性,再配上麥克風與驅動的優化,我覺的Arctis系列顯然更健康。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最後單獨針對Arctis7 ,畢竟是無線耳機,免不了續航的問題,因為它有自動休眠機制,充滿電後,一般的使用強度(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用,該如廁如廁,該洗澡洗澡,連聽音樂再玩遊戲,看看電影,晚上12點睡覺,基本用個一星期問題不大,而且,它的充電接口是獨立的,並不傳輸數據,邊沖邊使用是沒問題的,充電時就當個有線的用,而像西伯利亞800那樣,備用電池來回換當然更方便,只是接收器大了不是一點兩點,各有利弊吧。

總結

        Arctis這個詞似乎並不是個英文單詞,也不像鼠標產品線用日語發音來命名的套路,但聽起來卻很熟悉,比如artist,arctic——這兩個詞如果混在一起,揉揉捏捏,就成了Arctis,從傍觀者的角度去猜測這個命名多少有點牽強,但要命的是,當你看到Arctis的樣子,還真覺得它應該叫「Arctis」。

        遊戲耳機一直是爭論很大的領域,這次賽睿的工程師很有趣,在自家的宣傳視頻中坦然道出「好耳機就是好耳機,遊戲耳機不過是商業宣傳手段而已「的觀點,在偏執化的調音後,聲稱只有這樣才能打好遊戲的說法,是不合適的,聽業內人士這樣講倒真不多見。不過賽睿這些年對耳機產品線的梳理卻的確能夠感到有這個理念串在里面,敢把遊戲耳機做的越來越不像「遊戲耳機」,無論賣相還是聲音都更像一部對得起價格的「好耳機「,在Arctis這條線上體現的比較清楚,但聲音一致,只在功能上賣差價,這對行業規則還是蠻挑戰的,而對電腦多媒體娛樂耳機這個類別來說,功能性的確是聲音之外玩家所看重的點,這和hifi領域里耳機就是聲音的老套路是不同的,有趣的理念。

        Arctis有顏值、有音質(不扯淡,相對來講是OK的)、有階梯(附加功能是不是值回差價玩家自己判斷吧)、有新意,總的來說,還的確是年度遊戲耳機領域里亮點。而要是3個里面說最推薦哪個,我還是會落在「中端王道」的俗套里,Arctis5是最值得推薦的,可當普通耳機配自己的聲卡,也可以usb方式閃燈,音質也夠用,還不像7樣壓頭嘛。

SteelSeries Arctis 評測外設

作者:zach9999
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