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從不開小灶——先秦諸子教給孩子的都是大智慧

孔子從不開小灶——先秦諸子教給孩子的都是大智慧

先秦諸子引領的思想文化,從其內容、形式和學風來看,無不對秦漢以後的社會文化產生深遠影響,諸子的學說也往往成為人們探討中國文化傳統的靈感來源。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源遠流長,結合諸子的相關著述,探求其中家庭教育的基本經驗,或有助於深入理解中華民族重視教育的思想淵源。

保持基本的家庭倫理秩序觀念

在先秦社會,君王、貴族和平民在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理念等方面存在差異。諸侯、國君主要接受治國方略和君德的培養。貴族則圍繞如何立身處世、保全家族和維系世卿世祿地位等目的,教導子弟學詩禮、忠君主、尊長上、謙恭勤謹、去奢戒驕。平民家庭的子弟,一般是 ” 學成文武藝,貨與君王家 “,以功名求利祿,從而實現社會身份的上升與轉變。

盡管不同階層的家庭教育內容有別,但先秦諸子卻提出了一些較具有共識意味的教育原則。先秦思想家們強調家國一體,認為維護社會秩序和家園國土的穩定,要以禮規的形式對其成員的行為進行引導和約束。《左傳 · 隱公十一年》提到:”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 “。《論語 · 為政》也提出只有 ”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才能使人 ” 有恥且格 “。由此,一些符合家庭需要的道德規范,甚至懲罰措施皆應運而生。如晏子所謂 ”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 ” 等倫理化內容也都被認為是 ” 禮 “。後世逐漸形成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 ” 五教 “,其中孝慈又被視為五教的核心。

與晏子同時代的孔子,崇尚周禮且又推陳出新,提出以 ” 仁 ” 為核心的道德規范,尤其強調以 ” 孝悌 ” 為仁之本的家庭倫理教育理念。孟子承孔學,倡導仁政,明確家庭倫理關系中父子、夫婦、長幼之間的親別有序。荀子崇禮法,重仁義,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強調中和、孝慈、寬恕、誠信、恭敬、禮讓、自強、廉儉、節制等德行。

墨子重仁義,強調兼愛,” 壹同天下之義 “,尤其提倡忠、信、孝、慈、節。道家主張自然無為,不過仍視仁義為立人之道,家庭教育中的孝慈、誠信、謙虛等規范為其所認同。兵家出於實際需要,對忠、信、仁、義、智、勇等源於家庭教育所能達成的德行也着重提倡。

法家在家庭倫理教育中與儒家所取方式有別,但從根本上說二者殊途同歸。韓非出於對人性的深刻認識,拋卻孔孟脈脈溫情的仁愛面紗,強調家教當以 ” 薄愛 “、” 用嚴 ” 為原則。” 厚愛 ” 不能治家,乃在於人性多是受寵便驕、得勢便橫,承認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所以要以法為教,家庭成員的行為不能超出法度之外。儒法兼取 ” 仁 ” 與 ” 嚴 “,恩威並重,互為補充,構成家庭教育的兩條路徑。

總而言之,先秦諸子就家庭倫理教育的說法盡管側重不同,但彼此主張卻有共通之處。這也能從側面說明,雖然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異說紛紜,而各諸侯國仍能保留相對穩定的家庭倫理秩序的原因。

偏重理想化的教育理念

諸子著述中不乏家庭教育方面的記載,最為知名的當屬《論語 · 季氏》中的 ” 庭訓 ” 一則。其中記載,陳亢曾經問孔子的兒子孔鯉:” 你在老師那里聽到什麼特別的教導嗎?”

孔鯉回答說:” 沒有。有一次,我父親獨自站在庭院,我快步走過時,他說:『學過《詩》沒有?』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如何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次,他又獨自站在庭院,我快步走過時,他說:『學過《禮》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如何立身處世。』我回去就學《禮》。我只聽到過這兩次教導。”

陳亢回去,就高興地說:” 我問了一件事,卻得到了三點收獲:其一懂得了要學《詩》;其二懂得了要學《禮》;其三知道了君子不對自己的兒子有偏愛。”

唐以前古注和朱熹的集注都提到,陳亢懷揣 ” 私意 “,認為孔鯉身為孔子之子,應該會有 ” 開小灶 ” 的機會,就想問問孔鯉有沒有這回事。孔鯉想了想,就說有那麼兩次,一次是問我學沒學過《詩》,二次是問我知不知道《禮》。孔鯉都回答說沒有學過,然後孔子就說學《詩》、學《禮》是人進行言語表達和立身處世的關鍵。透過孔子與孔鯉的問對,生動的展現了孔子高尚的為人和家教的原則。孔子對自己的兒子沒有過多的偏愛和私厚,甚至還遠遠不如教導弟子們來得 ” 誨人不倦 “。

孔子奉行 ” 有教無類 “,其門下多由平民家庭出身的子弟構成。至於說士人階層內部的家庭教育,歷史上還有不少值得回顧的內容。在諸子活躍的春秋戰國時代,為防止出現 ”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 的情況出現,以及改變 ” 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 ” 的狀況,以重視家庭教育的保家之道受到貴族、官吏和士人的重視。

春秋時代,魯國大夫文伯之母敬姜以親自紡絲績麻,引導兒子勤於政事,敬姜說:” 吾聞之先姑曰:『君子能勞,後世有繼。』 ” 君子應該做到貴而不矜,才能 ” 後世有繼 “。孫叔敖幼年受母訓誨,終成楚國賢相。還有戰國時代,齊相田稷之母要求田稷 ” 修身潔己,不為苟得 “,提出 ” 不義之財,非吾財也;不忠之子,非吾子也 ” 的觀點。原因是田稷之母得知兒子受下吏之金百鎰之事,一方面嚴肅批評了兒子,另一方面又心平氣和的向他講明其中道理。田稷羞愧難當,不但歸還了所受之金,還向國君請罪,知恥而後勇,終成齊國賢相。

至於說孟母為子尋求良好的教育環境而三遷其居,還因子廢學而引刀自斷機織,促使孟子幡然悔悟,良好的家教終使孟子成為一代大儒。還有曾參為教子誠信而烹豕存教,故事在民間廣為傳頌。乃至於西漢王陵之母為鞏固其子效忠劉邦的志願,不惜伏劍自刎的故事。無不彰顯先秦時期家庭教育的獨特魅力。這些家教實踐,作為先秦家庭教育理念的現實反映,實際上大致涵蓋了後世社會關於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

顯然,先秦思想家們針對家庭教育有着更為明確的、更為普遍的教育理念。這些教育理念,既可視為時代之反映,也可作為先秦思想家們所屬學派的理想化實踐要求。

重視基本的 ” 家庭 ” 教育理念

先秦宗法組織的最基層單位是家庭,家庭之中父慈子孝、長幼有序是求得家人和諧相處的基本條件。先秦思想家強調將這種觀念擴充到整個宗族,認為社會秩序也會因此得到基本維持。宗法系統之外,反映社會等級秩序的諸如忠君、尚賢等觀念也是當時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舍此之外,人在各種社會關系之中活動,還要持之恕道,強調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下的彼此相安無事,進而實現社會秩序的穩定。

儒家重視家庭教育,其中涉及道德知識教育的論述很有啟發價值。孔子在《論語 · 陽貨》中提到:” 好仁不好學,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基本的道德知識教育成為孔子展開德育觀念的前提。孔子有意將人培養成仁人君子,關乎道德情感、道德實踐與注重內省和改過等問題,在孔子的言論中有相當明晰的論述。

孟子、荀子身處社會更為動盪的戰國時代,他們師法孔子,但他們的家庭教育觀念則較為實際。孟子關注學子的獨立創造精神,以及從事學問之道所需的循序漸進、堅持不懈的精神毅力,同時他很強調選擇學習環境。他說:” 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 環境能改變人的習性,適當的環境對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有着重要的輔助作用。荀子認為人需要 ” 禮義法度 ” 的約束才能 ” 化性而起偽 “,視教育的目的在於改造人性,強調人是能被教育好的,一如其 ” 制天命而用之 ” 的實踐觀念。

相比於孔子意在培養仁人的教育理念,墨子迫於挽救社會與國家的危局,注重培養 ” 兼士 “、” 賢士 “,強調教育的實用功能。舉一例可知墨子甚至比孟子還要強調環境對人的影響。墨子悲絲的成語,便可視為墨子針對環境教育對人的素質有決定性影響的典型故事。

老、莊彼此雖有學派立場的不同,但針對教育的觀點卻有相合之處。他們對現實教育持否定態度,” 絕聖棄智 ” 的話語背景是認為教育束縛了人性,不合自然的軌度,但老、莊又各為學派,涉及學派的傳承,就不能不對教育發表意見。莊子主張行不言之教,認為教育要潛移默化,以精誠的態度感人,利用模範效應才能帶動教育。學習目的在於實踐,還要求學者與所學內容名實相符。

法家的主張最為實際,堪比後世實用主義的某些觀點。他們論及教育方法時,強調實際效果,輕視不着邊際的言說,盡力令民眾知道國家提倡和禁止的內容。此外,法家依照法制精神,着重教育實踐,認為教育必須經得起考驗才行。

先秦諸子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界最為活躍的時期,儒、墨、道、法四家影響卓著,他們關乎教育的旨趣各有側重。如儒家倡導仁義德治,道家倡導自然無為,墨家倡導兼愛節用,法家強調法制精神。有鑒於此,舉凡克己復禮的仁義之士、無為逍遙的至人、視彼猶己的兼士以及明法行法的法士便成為四家理想化的教育目標。當然,四家有針對性的教育模式或有不同,但基本的教育共識則不會有大的變動。

綜上所述,諸子家庭教育觀念大致以春秋戰國社會背景合轍:封建貴族日失其權,世卿世祿的尊位不保,同時平民階層漸漸脫離桎梏,活動日趨自由;社會等級衰減而世態呈現新貌。原有的定型化的社會結構趨於解體,個人成長乃至個性發展無復拘束,思想自由,人人以才能尋求身份轉變,生活競爭加劇,社會呈現結構性的轉變。這一切都迫使家庭教育在保持固有觀念的同時,增強家族子弟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先秦諸子家庭教育基本理念的異同,無論是共識,還是基於學派特色而做的調整,無不是針對變化了的形勢而進行的指導,因而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加之先秦諸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軸心意義,他們的教育理念不免或增或減地對後世產生影響。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