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為保護雨燕首次封閉廓如亭

頤和園160餘只雨燕迎來年度「體檢」 志願者為其測體重戴腳環

本報訊(記者 王斌)6月1日清晨,棲息在頤和園廓如亭景區的160餘只北京雨燕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體檢」。40餘名鳥類保護志願者在專家的帶領下,記錄雨燕的生存狀態,包括稱體重,測量喙長、翅長、體長、尾長,並為雨燕佩戴金屬腳環。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頤和園每年採集到的數據,為研究雨燕種群變化、雨燕壽命及遷徙路線提供了資料,為制定北京雨燕的針對性保護方案提供了依據。此外,為給雨燕營造更好的棲息和繁殖環境,頤和園今年首次對廓如亭進行限時封閉管理,降低對雨燕的生存繁育影響。

頤和園為保護雨燕首次封閉廓如亭
雨燕也稱樓燕,正名北京雨燕,主要棲息在適宜建巢的古建築或仿古建築橫梁的縫隙中,每年3月底至當年8月初,是北京雨燕飛抵北京繁育的時間。根據專業人員調查,頤和園廓如亭是北京市區雨燕分布較多的區域之一,最多時可達六七百隻。因此,頤和園選定廓如亭作為每年雨燕環志的工作基地。

6月1日凌晨4點,天剛蒙蒙亮,環志工作就已正式開始。6組志願者分工合作,陸續完成以捕捉、測量、戴腳環和放飛等步驟,為雨燕「體檢」。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負責巡視的志願者將撞入特質捕鳥網中的雨燕迅速解救下來,裝入柔軟的布袋交給雨燕管理志願者。隨後,負責環志的志願者在專家的指導下,將鳥袋中的雨燕取出,用專用環志鉗,在雨燕腿部佩戴上國際通用的環志。隨後,負責測量的志願者使用彈簧秤給雨燕稱體重,用游標卡尺測喙長和頭喙長、跗跖長,使用鋼板尺測體長、翅長、測尾長。記錄員記錄相應的數據。在完成全部工作後,靈巧的雨燕被志願者高高托舉起來,輕輕揮動修長有力的翅膀,瞬間從志願者手中起飛,在昆明湖岸劃出一道道黑色的光影。

 

據統計,昨天志願者共採集到160餘只雨燕的數據,其中有105隻雨燕是曾經環志過的。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史洋介紹,這說明頤和園的雨燕健康狀況良好,存活率較高。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對百餘只有過環志記錄的雨燕進行數據對比,這將有助於研究雨燕的生存狀況。「我們在2011年捕捉過一隻有環志記錄的雨燕,顯示上一次環志時間為1999年,這令我們十分興奮,說明雨燕野外生存的壽命至少能達到12年以上。」

史洋介紹,雨燕是一種很「戀家」的鳥類,一般情況下,如果往年在頤和園廓如亭築巢繁殖過,今年也會飛回來。「從6月1日的觀察情況看,有50多隻雨燕屬於首次飛抵頤和園廓如亭。在這當中,新孵化的小雨燕顯著增多,這也說明頤和園雨燕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據悉,頤和園聯手野生動物保護機構開展雨燕環志工作可以追溯到1997年。每年採集到的數據為研究雨燕種群變化、雨燕壽命及遷徙路線提供了大量資料,為制定北京雨燕的針對性保護方案提供了依據。攝影/本報記者 汪震龍

舉措

首次臨時關閉廓如亭 營造寧靜繁殖環境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保護雨燕在頤和園的生存環境,從今年3月雨燕繁殖的高峰期起,頤和園首次對廓如亭內部採取暫時關閉措施。廓如亭四個出入通道設置圍欄,遊客暫時無法進入亭內,但可在四周參觀,通過這種方式為雨燕繁殖營造一個寧靜的環境。據悉,暫時關閉措施將持續至10月份。

頤和園廓如亭始建於清乾隆時期,坐落於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端,與萬壽山佛香閣隔湖相望,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一座重檐八角亭,所以又稱八方亭。據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的3月到8月,是北京雨燕飛抵北京繁育的時間。雨燕棲息在適宜建巢的古建築或仿古建築橫梁的縫隙中。面積約130平方米的廓如亭,由內外三圈共40根柱子支承,其中24根為圓柱,16根為方柱,頂部重檐八脊攢尖圓寶頂。整座建築格局高大,周邊環境開闊,非常適合北京雨燕棲息築巢繁殖。頤和園的廓如亭每年都吸引大量雨燕在此築巢、繁殖,是園內雨燕最集中的區域。

「雨燕在孵化繁殖期間,非常喜歡安靜的環境。為給雨燕營造更好的棲息和繁殖環境,頤和園今年首次對廓如亭進行限時封閉管理,降低對雨燕的生存繁育影響。」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封閉期為3月至10月,在此期間,頤和園安排安保人員對廓如亭周邊加強巡視,對前來參觀的市民遊客做好及時疏導和雨燕保護宣傳。

組織巡視人員學救助 「跌落」幼鳥再起飛

自每年五六月份起,新孵化的雨燕幼鳥開始練習飛行。不過,由於雨燕的「足型」特殊,無法在陸地上行走,只能從高處滑翔起飛。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這個時候,飛行不熟練的小雨燕有時會不小心跌落到地面上。頤和園會在廓如亭區域增加6至8名巡視人員,及時救助這些不慎「跌落」的小雨燕。同時,組織巡視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學習如何救助幼鳥,幫助小雨燕再度起飛。

據介紹,北京雨燕的足型被稱作「前趾足」,也就是每隻腳的四個腳趾指向前方或者側前,沒有向後的腳趾。尖銳有力的爪可以幫助雨燕將身體固定在垂直於地面的岩壁或者建築物上,然而無法在陸地上行走,因此雨燕也被稱為「不落地的鳥」。

「每年小雨燕孵化後,羽毛漸漸豐滿,幼鳥便從鳥巢中開始練習飛行。雨燕特殊的足型,使他們只能從高處滑翔起飛。飛行不熟練的小雨燕有時會不小心跌落下來。」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這個時期,園方都會在廓如亭區域增加6到8名巡視人員,及時救助這些小雨燕。同時,在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頤和園組織巡視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對救助的亞成鳥,及時進行安置、餵水、餵食,靜養一兩天後,幫助小雨燕再度起飛。對相對較小的雨燕,第一時間送至野生動物救護中心。2018年雨燕繁育期,成功救護16隻小雨燕。文/本報記者 王斌

活動

昨天恰逢「六一」兒童節,頤和園特別邀請了20餘名鳥類保護小志願者和15個生態環境愛好者家庭,在廓如亭前度過了一個「鳥類科普」兒童節。

昨天一大早,小志願者們就站在雨燕知識展板前,熟練地為遊客講解鳥類常識、普及雨燕環志知識。一名小朋友聽完志願者的講解,告訴北青報記者:「通過這次近距離觀察,讓我對北京雨燕感到不那麼陌生了,知道了它們的特點和習性,對北京雨燕也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15個生態環境愛好者家庭在環志志願者的指導下,近距離觀察雨燕,與志願者一同參與環志、放飛活動。

文/本報記者 王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