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歷經千年的代表性建築,是西藏歷史文化最重要的「見證者」

沒有去過西藏的朋友也都應該見過布達拉宮,人民幣50元背後就有布達拉宮的風景圖案。布達拉宮建築雄偉壯觀,依山而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了,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布達拉宮依然如此堅固如初的立在拉薩市區的紅山之上,讓人驚嘆!所以,這座歷經千年的代表性建築,是西藏文化歷史最重要的「見證者」。

這座歷經千年的代表性建築,是西藏歷史文化最重要的「見證者」

其實,這座古老的宮堡曾經大部分毀於戰火,而且加上自然災害,布達拉宮的規模曾日益縮小。公元1645年重建布達拉宮後,又加之後來人相繼進行擴建,於是布達拉宮就有了今日的規模,成為了整個西藏的代表,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

這座歷經千年的代表性建築,是西藏歷史文化最重要的「見證者」

位於布達拉宮正面腳下雪城之中,有一座珍寶館,原名「齋康」,是座具有濃厚藏民族特色的土石木結構的三層建築,早期一樓和二樓為布達拉宮庫房,三樓為貴族官員的住宅,在保留其原樣的基礎上進行外部整修和內部裝修後,現改造成布達拉宮珍寶館。珍寶館曾歷時9年修建,於2009年對外開放,擁有的200多件絕世珍品的布達拉宮珍寶館,向世人敞開了懷抱,成為大家了解和認識西藏歷史文化的一扇窗口,並成為雪域高原又一處令人心馳神往的秘境。不過,7月13日,由布達拉宮官方網站發出了一則通告:布達拉宮珍寶館進行展陳提升改造,定於7月15日起正式閉館,這次閉館其實並不影響遊客參觀布達拉宮。

這座歷經千年的代表性建築,是西藏歷史文化最重要的「見證者」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紅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一直有一個謎至今說法都不一致,就是它究竟有多少間房?有人說是999間加上松贊干布的修行密室—法王洞,剛好1000間。其實,這一說法並不准確。

這座歷經千年的代表性建築,是西藏歷史文化最重要的「見證者」

曾有文獻記載確實同上述說法一致,但那說的是公元七世紀首建的布達拉宮。布宮建成後歷經戰亂及雷擊,所剩不多。現在的布宮是公元17世紀重建的,而這一時期並無文獻記載到底有多少間房。後來陸續進行了改擴建,形成了至今的布宮構造極其復雜。20年前布宮一期維修時,有人曾隨老工匠試圖逐一清查房間,結果無功而返。因為西藏建築是按柱子數來測算房間數量,布宮構造極其復雜,有套間、隔間,還有套間與隔間的復合體,傳統算法根本不奏效。後來布達拉宮管理處分來幾個文博專業人才,他們也試圖搞清布宮具體房間數,結果還是束手無策。因為現代測算方法對這些建築沒有用武之地。因此,時至今日布達拉宮到底有多少房間仍然沒有精確數字。

這座歷經千年的代表性建築,是西藏歷史文化最重要的「見證者」

如今的布達拉宮不僅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築之一,也是首批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集中西藏宗教、政治、歷史和藝術諸方面於一身。可以說,布達拉宮是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西藏歷史的博物館」,是西藏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者」。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旅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