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大峽谷,阻滯了西藏與雲南之間的交流往來

曾經,在所有進入西藏的線路中,丙察察最為神秘。它是一條從雲南丙中洛經西藏察瓦龍到察隅的公路,由於沿線地質結構復雜、地形險要,這條線路當時只是少數探險家和資深戶外玩家嚮往的樂園。不過隨着對道路的整改,2017年底,官方便宣布,困擾多年的西藏與雲南交流往來的這條路已經全線新建完畢,至此丙察察徹底退出歷史舞台,有了新的名字–滇藏旅遊新通道。

世界第三大峽谷,阻滯了西藏與雲南之間的交流往來

丙察察這個路名讀起來有些拗口,有些人喜歡叫他BCC,其實之前這是一條在地圖上不存在的路,為何叫丙察察,因為沒有相關部門給他取名字,廣大驢友發揮自己淺薄的想象力,把這條路的起點、中點還有終點三個地方地名的首字連了起來,就有了丙察察的名字(雲南丙中洛、西藏察瓦龍、西藏察隅),這是一條最便利的進藏之路,直線距離最近,但是由於山高谷深地質水文情況復雜,道路通行能力極其低下,甚少有人膽敢涉足。

大家只知道,丙察察公路全長約270公里,被人們稱為第7條進入西藏的公路,也是進藏路線中最為艱險、風景也最優美原始的路線。但是甚少有人知道,這條最便捷的路,是什麼原因使其如此艱難於行的呢?

世界第三大峽谷,阻滯了西藏與雲南之間的交流往來

怒江大峽谷位於雲南西北部怒江州境內,呈南北走向,是從雅魯藏布大峽谷繼續向東南,在雲南境內又是一處地理奇觀之所在。是世界上最長、最神秘、最美麗險奇和最原始古樸的大峽谷。怒江大峽谷是僅次於雅魯藏布大峽谷及美國西南部科羅拉多大峽谷的世界第三大峽谷,而正是它阻滯了西藏與雲南之間的交流往來。古時,當地村民曾輾轉於緬甸的「江外線」和其他小道,才能從雲南進入西藏。

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丙中洛是丙察察公路的起點,也是一個自然與人文景觀都豐富多彩的地方。丙中洛位於高黎貢山與橫斷山之間的峽谷深處,怒江穿流而過。怒江沒有船。驚濤怒浪上小船無法橫渡,上下航行更不成。兩岸居民過江,從前主要靠「溜索」橋。二十一世紀初,政府在怒江上先後建造70多座各類橋。

世界第三大峽谷,阻滯了西藏與雲南之間的交流往來

怒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經雲南,由北而南流入緬甸(在緬甸境內稱作薩爾溫江),注入印度洋,全長1540多公里。怒江在怒江州境內全長310多公里,由於江東有碧羅雪山山脈(4000米以上高峰有20餘座),江西有高黎貢山山脈(也有4000米以上高峰20餘座),怒江奔騰於這兩山之間,兩岸山勢雄偉,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谷幽深,河流落差大,水急灘高,形成長310公里、深2000—3000米的大峽谷地段。

江面在怒江州北部最高處海拔1400米,南部最低處海拔僅700米。北高南低,落差極大,江水以每秒6至7米的流速奔騰咆哮而下。有萬馬灘、尖山灘、閻王灘、勐姑灘等70多處急流險灘。有些江段,浪高1米多。

怒江峽谷有高山有急流,山巒山谷相間奇觀倍出,險要的峽谷有雙納瓦底大峽谷、齊那桶峽谷,位於怒江上游丙中洛至齊那桶的那恰洛一帶,約65公里長,幾乎一畝平地,江兩岸陡壁直立,山兩邊原始森林一望無際。江邊岩石時有崩裂,崩落滾石橫陳江邊,水擊浪 打,石塊出現很多穿洞,大的直徑1米多。

怒江大峽谷由於受印度洋西南季風氣候的影響,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垂直氣候,經常是河谷茂林蔥綠,炎熱似夏,山坡花俏草黃如春如秋,峰頂冰雪世界,一派降冬景象。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天上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