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經典的《南鄉子》詞,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南鄉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後成常用詞牌名之一;最初為單調,至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並漸為正體。共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一韻到底,留有很多佳作……

10首經典的《南鄉子》詞,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一、《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北宋·蘇軾)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楊元素即楊繪,公元1074年七月接替陳襄為杭州知州;九月,蘇軾由杭州通判調為密州知府,楊繪為他餞別於西湖上,唱和此詞。表達了對杭州的依依不捨和對楊檜人品的敬佩、贊賞以及出任州官的喜悅。

二、《南鄉子·冬夜》(南宋·黃升)

萬籟寂無聲,衾鐵稜稜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淒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黃升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棄科舉,踏跡林泉,吟詠自適,填詞是他精神生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首詞的上闋寫夜寒苦吟之景狀,下闋詞人從自己的「吟未穩」聯想到梅花的「睡不成」,冰寒大地,長夜無眠,詞人居然不說自己感到煩惱,卻為梅花設身處地着想,說它該是煩惱得睡不成了;此語奇警,設想絕妙。

10首經典的《南鄉子》詞,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三、《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南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在公元1203年六月末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之後不久即第二年陽春三月,改派到鎮江去做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每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寫下多篇佳作。

四、《南鄉子·自古帝王州》(北宋·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鬱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繞水恣行游。上盡層城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這是王安石晚年謫居金陵,任江寧知府時所作,他在金陵登樓懷古,在表面的表達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時,把自己非常復雜的心境,也暗含於詩作之中。

10首經典的《南鄉子》詞,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五、《南鄉子·細雨濕流光》(南唐·馮延巳)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悻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這是首閨怨詞,馮延巳用閨情以自抒己怨之情,同時擺脫了花間派詞人對婦女容貌與服飾的描繪,而轉向人物內心感情的刻畫。

六、《南鄉子·秋暮村居》(清·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里陂。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家在寒林獨掩扉。詞人一路行來,空山寂寥,萬木蕭索,紅葉滿溪,便登樓眺望,暮色蒼茫,有感而發,於是寫下這首詞,旨在描繪暮秋時節山耙的景象及當時的體驗。

10首經典的《南鄉子》詞,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七、《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北宋·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期間,於公元1082年重陽日郡中涵輝樓宴席上為黃州知州徐君猷而作。詞的上闋寫樓中遠眺情景,描繪大江兩岸晴秋景象。下闋就涵輝樓上宴席,抒發感慨,政治上所受的重大打擊,使他對待世事的態度有所變化,由憂懼轉為達觀,這正是他在黃州時期所領悟到的安心之法。

八、《南鄉子·妙手寫徽真》(北宋·秦觀)

妙手寫徽真,水剪雙眸點絳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牆頭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這是一首題畫詞,一種說法是秦觀到徐州拜謁蘇軾,題蘇軾所藏崔徽半身像。全詞句句從圖畫着筆,既有對圖畫本身的描繪,也有對畫中美人身世的同情。詞中借用前人典故和成句,表達自己的情感,展現了秦觀博聞強記的才華和隨手拈來的藝術功力,算得上是題畫詞中的佳作。

10首經典的《南鄉子》詞,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九、《南鄉子·歸夢寄吳檣》(南宋·陸游)

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交舊少,淒涼,卻恐他鄉勝故鄉。公元1178年春二月,陸游自蜀東歸,秋初抵武昌,這首詞是他在將要到武昌的船中所寫的。詞的上闋寫行程及所見的景色,表達歸吳急切的心情。下闋抒情,一來自嘆年老,已五十四歲,追思曾為朝官,離開朝廷已經很久。這次東歸,是奉孝宗的召命,念舊思今,一樣是前程難卜,感情復雜,滋味當然不會好受。

十、《南鄉子·諸將說封侯》(北宋·黃庭堅)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台南金絡頭。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這首詞作於公元1104年的重陽節,這是黃庭堅生前最後一個重陽節,因此此詞堪稱詞人的絕筆之作。詞的開頭兩句就描繪了一組對立的形象:諸將侃侃而談,議論立功封侯,而自己卻悄然獨立,和着笛聲,倚樓長歌。對比何等鮮明,大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味。詞的下闋表達詞人的開朗達觀,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還是開懷痛飲,莫辜負這大好秋光和杯中釀。以功名之虛無,對美酒之可愛。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