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這首詩,是一把利刃,直指人心。

文|兵法天下【作品】

導讀

可以肯定地說:

  • 他的一生,無時無刻都在戰鬥;
  • 他的戰場與眾不同,是那個時代的整個社會;
  • 他的武器正是他手中的一支筆。

作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文豪」,他用自己深邃的目光,審視著這個世界;他用犀利的文字,深刻地解讀人性;他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態,寫出了人的醜陋。

這一切,無非是為了喚醒沉睡中的人,希望他們站起來,不要再跪著,懵懵懂懂地活著。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他筆下,有那麼多醜陋的面孔?那麼多沒有骨氣的靈魂?那麼多始終跪著,活得沒有一點尊嚴的「愚民」?

先生非常的氣憤,十分地生氣,以至於用畢生的精力,希望能夠通過文學去拯救當時的人們。

魯迅先生的這首詩,是一把利刃,直指人心。

  • 他就是——魯迅先生。
  1. 大多數人接觸魯迅,都緣於中學課本中他的雜文、短篇小說和散文,其實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有詩歌和翻譯作品,應當說作品極為豐富。
  2. 我們很多人不太瞭解他的詩歌,應當說他很多的詩也都是經典,尤其是一首《自嘲》,更是充滿了豪情壯志。
  3. @兵法天下 今天和大家分享他的這首古體詩《答客誚》,這首詩也是寫給他剛剛出生的兒子周海嬰。
  4. 所以魯迅寫得柔情似水,讓讀者深切感到魯迅先生溫情的一面,有「猛虎嗅薔薇」的感愧,但同時又用鏗鏘有力的筆觸直指人心。

《答客誚》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魯迅先生的這首詩,是一把利刃,直指人心。

創作背景

先生的好友許壽裳在他《懷舊》一文中,曾經對於這首詩有過很詳細的解讀:魯迅之所以寫這首詩,那是由於兒子剛剛出生,先生非常喜歡,可是去他家里做客的客人,則是認為他太過於溺愛孩子了,為此他一氣之下寫了這首詩,旨在告訴那些人:他就是喜歡孩子,也要愛孩子,假如一位父親對自己孩子都不好,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大丈夫嗎?

詩的第一二句,直抒胸臆,極為深刻,也是他一貫的風格,即使是寫這樣的作品,一貫的「憤青」特色。

  •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對於子女沒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豪傑,一位父親愛自己的孩子,怎麼能說不是大丈夫呢?
  • 魯迅在這最後一句反問,可以說令這首詩立馬充滿了一種諷刺意味,這也正是魯迅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第三、四句又是以另一種方式,再一次進行了鞭笞,從而也使得這首詩更加深刻。

  •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意思是說:你難道不知道嗎?即使是山林中的狂嘯的老虎,還不時要回過頭來看一眼自己的孩子,不會讓任何的動物去傷害它們。這兩句顯得讓憤怒更上層樓,同時筆觸更加人性化,當真是直指人心。

魯迅先生的這首詩,是一把利刃,直指人心。

@兵法天下 如是說

  1. 人都具有其兩面性,當然魯迅先生也不例外。這首詩表面上看似春風化雨,表達了作者的舐犢之情,讓我們看到了他親情的一面,在先生的作品中實屬罕見!
  2. 然而,先生最為令人感動之處是一種「精神」,它鼓舞了許多人,使得我們從他的文章中,以及他的詩歌中,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的一片真誠,以及對於人性深刻的剖析,他往往寫得極為深刻,也很是深沉。
  3. 其實直到今天,他的文章和詩歌,依舊還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正如後人所言:「少年不懂周樹人,一襲白衣救紅塵。而今了卻先生意,怎奈已奔黃泉去。」

讀懂不易,需要真正地理解透。廝人雖已去,經典永流傳!

魯迅先生的這首詩,是一把利刃,直指人心。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尊崇原創,不忘初心。讀書本難,行文不易,頭條有緣,文筆相見。若得認可,敬請贊轉分享,雅評留言】

魯迅先生的這首詩,是一把利刃,直指人心。

我是@兵法天下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境界。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奇文共欣賞,疑意相與析。

來源:kknews魯迅先生的這首詩,是一把利刃,直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