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自拍,拍下的可能是你人生最後一張照片

誰都知道(還真不一定),哪怕是在管理有序的動物園,也不能擅闖野生動物的地盤。然而,總有那麼一些人在危險邊緣試探,做出自拍等花式作死行為。

在 2016 年,山東威海市就發生了一起慘案。一名遊客在野生動物園里參觀海象時,一邊開玩笑一邊自拍。不料他口中的 ” 大傢伙 ” 將他緊緊抱住並拖下了水,一旁的飼養員沒能救下他,還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近年來,日本奈良鹿攻擊遊客的事件逐漸增加。據統計,從 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1 月共有 200 多人受傷。圖片:Christopher Honeycutt / YouTube

類似事件時有發生,並且頻頻登上新聞頭條:就在去年,一名醉漢跳進印度某家動物園的老虎區,只為近距離打量這只野生大貓;前不久,美國鳳凰城的一位女士則闖進了野生動物園的美洲豹區,被其扯住毛衣並抓傷;還有人硬闖野生動物的活動區域,例如在美國黃石公園內,就有多名遊客太過靠近野牛,為了拍照而被頂傷。

這些人究竟是着了什麼魔,冒險做出這種傻事呢?

人類為什麼愛作死?

不要靠近可能會傷害人類的野生動物,這是常識。動物園都建有護欄,有時甚至是多道圍牆,目的是將遊客和野生動物隔離開。隨處可見的標語更是在提醒大家:千萬別把手伸進動物籠子里。但是,想要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的沖動,有時候會戰勝理智。

在立陶宛的一家動物園里,獅子們正在自己的地盤里酣睡。一名女遊客拍了下這樣的鏡頭。電視和社交媒體充斥着人們觸摸 ” 大貓 ” 的鏡頭,而這些頗具爭議的行為,可能會讓人誤以為,這些大型的食肉動物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危險。圖片:JO-ANNE MCARTHUR

心理學與環境研究教授蘇珊 · 克雷頓(Susan Clayton)表示:” 對於我們來說,野生動物已經沒有從前那麼陌生了。” 因為我們常在人工管理的環境里(如動物園)見到來自全球各地的動物們。克雷頓教授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動物就像是動物園里的道具一樣。而那些冒死接近野生動物的人們,明顯沒有三思而後行。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他們不再認為野生動物是危險的。

這些作死行為的背後,有着一系列的文化原因。一方面,媒體時常將人們和危險動物的接觸 ” 正常化 “——電視節目及視頻網站上那些關於冒險者大戰野生動物的視頻,還有試圖描繪馴服野獸的場景。換言之,經常看着 ” 獅語者 ” 凱文 · 理查森(Kevin Richardson)和獅子、美洲豹以及鬣狗的 ” 相愛相殺 “,可能會讓人誤以為這些動物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危險。理查森在油管上有接近一百萬的粉絲,但他也受到了部分動物保育組織的批評。這些組織認為,理查森的視頻是在鼓勵人類接近獅子,這種行為是不負責任的。(2017 年,在理查森工作的一個保育區內,一位女士被獅子咬死。)

凱文 · 理查森是一名南非的動物園管理員,他經常出現在電影、紀錄片和廣告中。圖片:Kevin Richardson

各種社交網站上,也充斥着用戶與各種野生動物的自拍合影。全球各地的動物園、公園及探險團都為遊客提供各種近距離體驗,像是 ” 與獅同行 “、” 與虎同框 “、” 與鯊同游 ” 等等,這些體驗可能會對人類及動物福利帶來負面影響。

” 作死 ” 是為了自拍?

各種尋求刺激的作死行為層出不窮,社交網絡可能為此貢獻了一份力量。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學博士後艾琳 · 沃格爾(Erin Vogel)表示,獲得許多點贊和留言會給我們帶來即時滿足。已經有研究發現,當我們在社交網站上發帖時,我們的自尊會在短時間內得到加強。

為了保持這種感覺——即使這是在潛意識下進行的——人們會想盡辦法展現自己最精彩刺激的一面。沃格爾還提到,隔着籠子或峽谷為一隻迷人又危險的動物拍張照片,這可能不足以滿足心理需求了。近距離和動物自拍,才能顯示自己融入了這種體驗。

法國一家動物園內,一名女子正隔着玻璃拍攝白虎。圖中的警示標語寫着:” 請勿觸摸 “。圖片:JO-ANNE MCARTHUR

除了接觸危險的動物,人們為了自拍可謂花式作死:靠近行駛中的列車,在懸崖邊上晃盪,或者把上了膛的真槍當拍攝道具……結果往往以悲劇告終。一項 2018 年發表的研究發現,2011~2017 年期間,全世界共有 259 例記錄在案的 ” 自拍致死 ” 案例,其中大部分都涉及冒險行為,而死者也多為 20 歲出頭的男性

沃格爾表示,” 人們總喜歡以身試險 “,在社交網絡還沒出現時就這樣了。” 不過,我們也發現,有些人在社交網絡上,會做一些平時不敢嘗試的事情。” 這種沖動,和你在度假或是跟朋友玩時感受到的沖動一模一樣:你忙着拍照發朋友圈,但事實上,你並沒有全身心享受那一刻。

” 如果你關注的是發自拍,便無法注意到眼前的野生動物是危險的 “,沃格爾說。這種狂熱的自拍欲望,會催生沖動的決策判斷。

但這會禍及無辜動物

擅自靠近野生動物,這種沖動的決定可能威脅到動物。為了保護擅闖動物活動區域的遊客,動物園里的動物們通常會被殺死。2015 年,在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為了保護一名掉進大猩猩活動區的小男孩,工作人員只能將一隻名叫哈然比的 17 歲大猩猩殺死。

印度醉酒男子跳進動物園,迎面遇上獅子。圖片:The Hindu

這些獵奇者們自身通常也會威脅到動物們的生命。近日,一段視頻記錄下了這樣的鏡頭:一名男子從觀海平台跳下,騎到一隻野生鵜鶘的背上。在這段視頻里,鵜鶘拚命想要擺脫這名男子,圍觀群眾則在大笑。2015 年,也有一個類似的爆紅視頻:一頭雌性加拿大馬鹿正在游過湖泊,一名男子竟然一躍而起,爬上了它的背。

這些事件的共同之處在於,人們並不尊重動物的感知。” 動物園環境會讓人們覺得這些動物是為了我們而准備的 “,沃格爾說。

人們通常在小時候就能學到如何對待動物——物化動物或是尊重它們,這與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有關。在動物園里,一名家長可能會指着一頭熊並大笑着說:” 他的樣子是不是很蠢啊?” 或者,他也可以藉由參觀動物園,教育孩子去尊重動物。 

而關於那些危險的 ” 自拍沖動 “,沃格爾提醒大家:當你靠近一個老虎籠子時,務必抵制沖動,別為了一張自拍就去做傻事。” 一張自拍而已,不值得你這麼拚命。”

本文由 National Geographic 授權果殼編譯。

作者:Natasha Daly

編譯:Olli

編輯:EON、odette

編譯來源 : National Geographic, Why people risk their lives for the ultimate animal selfie

  你可能錯過的精彩內容  

這是什麼小可愛,看完讓人只想報警

說好的 ” 小強 “,怎麼就被便便憋死了

為何狗子難以舍棄,那泡新鮮出菊的熱屎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物種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