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駁「飄忽不定的隆中」及兼論其它

按語:下文比較臭長,有耐心的慢慢看,無耐心的筆者也做了重點標記,為了不浪費大家時間,可以跳著看。另,臥龍崗武侯祠在南陽北二十公里處[呲牙][呲牙]

歷史研究不僅需要發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學家通過史料發揮合理想像,單純羅列史料,構不成歷史。所謂合理想像,就是要儘可能避免不實之虛構;但是,只要想像就難以避免不實虛構出現,這是一種悖論,又難以杜絕。因此這就很考驗研究者的想像力,正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民間研究往往假設的夠大膽,但是求證時就由著性子來了,因此很多民研往往陷入自娛自樂、自說自話的地步。

關於諸葛亮「躬耕地」的爭論想必都知道了,筆者也就不再贅述,這次就聊聊@南陽方正之聲先生的「飄忽不定的隆中」,即所謂的雙隆中理論

方正先生最喜畫圖,從網絡搜索得知,許多「南陽說」者引用了他畫的圖。尤其根據《中州雜俎》畫了諸葛亮遊歷南陽地區的草圖及根據歷代諸葛亮宅記載畫了「飄忽不定的隆中」,這兩張圖可能是先生的得意之作。

本不打算對「飄忽不定的隆中」進行任何解讀,奈何不停有人要求筆者解釋,甚至達到了不解釋就脫不了身的地步。那就勉為其難,論證一下,不對的地方可以繼續探討,但請不要地域攻擊、人身攻擊。

一、史界對方位、距離的看法

本來史學家研究史料只看時間和人物、事件能否對應,對方位、距離不是很看重(不是絕對忽略,此處提醒,免得有人吹毛求疵),如《史記》雲「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烏孫在大宛東北可二千里,……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漢書》雲「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東至都護治所千七百二十一里,」,考慮到古代科技水平問題,研究史料的學者、專家無人對其方位、距離進行精準研究, 只是對其描述的方位、距離起到指示作用。否則引文中的「千七百二十一里」可以精確到「一里」,這可能遠超現代科技了。

當然也有學者研究,比如曹文柱先生就有篇文章論述諸葛亮宅的方位問題,其它未見有專門論述關於地區距離、方位的文章介紹或研究(筆者委託他人搜索,未找到相關的資料,如有,請告知參考。)

二、曹文柱先生文章的核心內容辯駁

有關曹文柱先生的文章在筆者頭條里有轉述,不清楚的可以去看看。他的中心論點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不斷變化的隆中。他根據史料記載,認為諸葛亮宅由漢江北一步步轉移到漢江南,主要是因為戰亂和民眾情感需要將其固定在如今的位置,筆者最初是認為該觀點有一定的道理,這次經過仔細考證,對此不太認可。按照時間順序的史料梳理髮現,諸葛亮宅最初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習鑿齒文,後面引文會提到,在此不再引用),然後是襄陽城西北、鄧城西南、甚至襄陽城東,具體距離在此先不考慮。可以基本看出諸葛亮宅並未如他論述的一步步從漢江北搬到漢江南。假如果真如此,最初記錄應為襄陽城西北、最後才是西南,最終定位到現如今的位置才對。所以筆者認為他的這個論點可能站不住腳。

三、「飄忽不定的隆中」之辯駁

為了搞清飄忽不定之前,筆者先談三個小問題。

(一)方位與參照物問題

1、關於方位描述

民間一般是以東、西作為坐標確定方位的,比如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並未進行系統的或科學的劃分,只是一個籠統概念。

地理學界一般是以南、北作為坐標確定方位的,比如南西、南東、北西、北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了更精確的表示方位,地理上通常會表示北西30°、南西20°,或者直接標註方位150°等等;如果方位更靠近南或北,但是無具體的角度或者測量的角度較多且接近,一般會記錄為南西西、南東東、北西西、北東東等,或者直接描述為近東西向或近南北向。

由於古代科技水平問題,對方位描述的比較籠統,因此,就造成了理解的偏差。比如史書描述「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按照「南陽說」者的理解,可以大宛可以在方位225°~270°之間隨意移動。可惜從民間和科學界從來沒有以225°或315°作為西南或西北的分界,這只是一方為了追求作圖效果自我做的一個劃分而已。幸好根據方正先生畫圖所示,未把西南理解為「181°~269°」。筆者建議方正先生作圖最好做的再誇張一些,這樣比較醒目,效果可能更好。

2、參照物不同,導致距離、方位描述不同問題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像我這樣僅上過初中的環衛工都知道的坐標系、參照物,就不需要一一解釋了吧,為何在此提醒,下文會提到這個問題。

3、關於距離描述不一致的分析

這兩日在網上搜索了一番,「襄陽說」者的網友「隆中山下一村夫」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來探討距離的問題,有不清楚的可以參考一下。筆者認為,人類對距離、方位、重量等存在認知偏差,這種認知有時還不如動物界的某些動物。人們對幾米、幾十米的距離估計都會出現偏差,更不要更遙遠的距離了,尤其在山里,這種偏差更容易產生。可能有人說某位網紅一把准,就是抓一把東西要多重就有多重,說明你說的不對,這種絕對的東西沒必要抬槓了。因此臥龍崗描述的距離有七里、八里、十里都不算錯,隆中描述的距離為何差別很大?筆者認為有下面幾種情況,一是參照體不同,比如鄧城與襄陽,二者描述的方位與距離肯定不同,二是各個時代度量衡不一致,比如三國時候什麼丈八蛇矛,身高一丈,對照現代的一丈是多少,就可以明白了。三是人為認知偏差,等同臥龍崗描述。可能「南陽說」者認為誤差個三兩里還說的過去,誤差有十多里、甚至二十里就說不過去了。上面筆者談到了,距離越遠,對距離的認知偏差越大,或者就是筆誤造成的。下文還要談到。

(二)「飄忽不定的隆中」之辯駁

自東晉始作俑者習鑿齒記錄諸葛亮的方位及距離後,後世的史料均有諸葛亮宅的記錄,「南陽說」者對此深惡痛絕,認為其造假,造成了後世關於「躬耕地」的紛爭。筆者覺得這個有失偏頗,一個人造假容易,後世其他文獻跟著造假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下面一一分析。

1、最早確切記錄諸葛亮宅的是習鑿池,”亮宅在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漢晉春秋》,由<晉書.習鑿池傳>中的描述可知習本人考察過諸葛亮宅。

2、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襄陽西北十里許,名為隆中,有孔明宅」。”宅西有三間屋,基跡極高,雲是孔明避水台(摘自(太平御覽)卷一百七十七《居處部》五《台》上)。由此詳細記錄,作者應實地考察過。

3、南朝梁鮑至《南雍州記》「隆中諸葛亮故宅有舊井一,今涸無水。”由此記錄,作者應現場考證過。

4、《昭明文選》唐李善注引《荊州圖副》說:「鄧城舊縣西南一(十)里,隔沔有諸葛亮宅。」

5、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諸葛亮宅,在縣西北二十里。」

6、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記載「漢晉春秋曰:諸葛亮家於南陽之鄧縣。荊州圖曰:鄧城舊縣西南一里,隔沔有諸葛亮宅,是劉備三顧處。」

7、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記載「鄧城西七里有作樂山,諸葛亮常登此山為梁甫吟。」

8、北宋莊綽撰《雞肋編》記載「今州城(襄陽)在峴、萬兩山之間,劉景升墓在城中,蓋非古所治也。峴山在東,上有羊叔子廟。萬山在西,元凱祠在焉。去三顧門四里山下乃王粲井,石欄有古篆刻,今移在州宅後圃。過山十餘里,即隆中孔明故居之地,亦有祠,其前小山名作樂,相傳躬耕歌梁甫吟於此。萬山又名小峴或曰西峴。」

9、南宋葉庭珪撰《海録碎事》記載「學業堂在襄陽縣,諸葛孔明之地。亮家在南陽之鄧鄉,曰隆中,先主三顧於此。」

10、金朝李俊民撰《莊靖集》記載「三顧門,世傳襄陽水西門為三顧門。先主自此三往見武侯。」「隆中,諸葛亮宅在襄陽縣西二十里。」

11、《大明一統志》襄陽府《山川》條又說:「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書院,漢諸葛亮嘗隱於此。

12、明徐學謨《游隆中記》「隆中者,為漢昭烈三顧孔明處。其一距襄陽城西三十里,在今伏龍山中。」

13、明代李楨《重修隆中諸葛武侯先生祠堂記》云:「城西北三十里有隆中山,山為鄧縣武鄉侯所為□中隴頭處。」

14、清人張鵬翮《忠武志·武侯祠廟》說:「一廟在襄陽西北二十五里隆中山,侯隱居於此。」

15、清人張澍《諸葛亮集·遺蹟篇》引《襄陽府志》:「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孔明常居於此。」

16《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七《襄陽府·襄陽縣》「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諸葛武侯隱此。」

17、清人張澍《諸葛亮集·遺蹟篇》按語:「諸葛亮宅在(襄陽)縣東二十里。”

以上引文為均出自歷代記錄諸葛亮宅的史料,限於篇幅和客觀原因,還有部分史料明確引用《漢晉春秋》或《襄陽記》的不再列出。

從以上引文可知,《昭明文選》唐李善注引《荊州圖副》、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二者以鄧城為參照物,其他均已襄陽城為參照物。

(1)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南朝梁鮑至《南雍州記》及北宋莊綽撰《雞肋編》對諸葛亮宅均有詳細描述,想來幾位作者應親自去驗證過此事,因此說習鑿齒臆造了一個諸葛亮宅是沒有依據的。

(2)@南陽方正之聲先生對古諸葛亮宅詳細描述的井的深度、尺度與現在隆中諸葛亮宅不一致,認為後世的隆中為假。首先,住宅長時間不居住,井泥肯定越積越多,井深肯定越來越淺,這種淺顯的道理想必方正先生應該理解的,以此來證明諸葛亮宅為假,未免太沒有常識。其次從井的口徑大小與史料記載不一致來說明,現在的隆中為臆造。假如現在的井與史料記載的一模一樣,才是造假,箇中緣由還需要解釋嗎?

(3)方位、距離問題。

《昭明文選》唐李善注引《荊州圖副》記錄「鄧城舊縣西南一(十)里,隔沔有諸葛亮宅。」此處應為史家的筆誤,假如為一里,諸葛亮宅必定在漢江中。因此後世有人註解為十里(括弧中數字),筆者認為這個並不合理,因為「三十是卅,四十是卌」,會否是三十或四十之筆誤,根據現實情況,可能三十之筆誤更有可能性。

最早出現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襄陽西北十里許」距離其次短,其後的史料記載均為二十里以上,筆者上文也論述過人對距離、方位的偏差認知問題,因此這里的十里許,筆者認為該史家的偏差較大。

隨後出現均是在襄陽縣城西北二十里、二十五里、三十里等等,均是對距離認識偏差造成的;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諸葛亮宅,在縣西北二十里。」之後 「襄陽城西北」出現最多,許多就是根據前人記錄對史料進行了搬運和修正而已,並無實質意義,比如清人張澍《諸葛亮集·遺蹟篇》引《襄陽府志》:「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孔明常居於此。」,《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七《襄陽府·襄陽縣》「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諸葛武侯隱此。」

同時在宋明代開始通過對漢江沿岸的治理,襄陽城的位置發生改變,所以參照系不一樣,(圖1,網絡搜圖,如侵權,刪除)

辯駁「飄忽不定的隆中」及兼論其它

圖1

現在看到的就是隆中在襄陽城的西南而非西北,如果按照古襄陽城在歐廟鄒灣,從地理位置來看,隆中最初的史料記載確實在襄陽城正西或偏北一些。(網圖2,如有侵權,刪除網上看有人拿鐵路線諷刺造假,這就吹毛求疵了)。

辯駁「飄忽不定的隆中」及兼論其它

圖2

《昭明文選》唐李善注引《荊州圖副》說:「鄧城舊縣西南一(十)里,隔沔有諸葛亮宅。」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記載「鄧城西七里有作樂山,諸葛亮常登此山為梁甫吟。」有此記載,諸葛亮宅在漢江之南,並未跨過江。

(4)方位對立問題

清人張澍《諸葛亮集·遺蹟篇》按語:「諸葛亮宅在(襄陽)縣東二十里。”筆者曾對「按語」二字提出質疑,方正先生說張澍如此寫必有證據,什麼證據他也不知道。「按語」與現代雜誌中「編首語、編者按」的意思一樣,當不得史料。打個簡單的比方,筆者將臥龍崗武侯祠有關的史料集結成冊出版時在前引中來一句「武侯祠位於南陽城北20公里處」是否也可以成為史料?當然,先生一定認為這是史料,筆者也無話可說。對了,本文最開始的按語算不算史料?

四、「號曰隆中」之爭奪

「南陽說」對習鑿齒的「號曰隆中」及其厭惡,「號曰」在文字解釋為別稱、外號等,因為一個「號曰」,將隆中安在現如今的襄陽,為此一旦文獻中出現「隆中」,”南陽說”者就開始從爾雅中翻閱解釋為「宛」,很麻煩,而且越解釋越讓人疑惑。估計上次搞了一個聚會發現這個問題,所以最近開始調轉風向開始搶「隆中」了,說什麼「隆中」不是襄陽的「禁臠」,著實有些忍俊不禁。

你們搶不搶,跟筆者沒有一分錢關係,只是因為宣傳問題,「隆中」已經深入人心,不易改變,就如「躬耕於南陽」深入人心一般,一般人會認為南陽就是如今的南陽,所以網絡投票「躬耕地」,分分鐘把襄陽給幹掉。因此,「隆中」想要的話,就更需努力搶,加油,奧利給。

五、關於小實驗問題

方正先生一直津津樂道的動圖,被上次筆者做的簡單的試驗給否定後,方正先生以無試驗步驟、過程及證明人、錄像等證明材料,一概不認,這著實讓人頭大。不過也不需太麻煩,方正先生家應該為南陽市區,無需太複雜,只需街訪一下路人,詢問一下臥龍崗武侯祠位於南陽火車站的什麼方位、多少距離即可。方位有正南、南東、南西幾個方位備選,距離無所謂,說一里也行、十里也可。通過街訪的結果,按照先生畫圖的喜好,按照南偏西45°或南偏東45°畫一下,能否畫個更加美觀的動圖?當然這只是建議,你來一句「憑什麼讓我試驗」,我也無話可說。

最後,說個私事,這兩天掃馬路時,因為偷看大家的回覆信息,被路長抓到以上班期間玩手機為由扣了五十元,這錢得由「方圓之聲」和「襄陽說」背後的組織出吧,趕緊的,我的銀行卡號是……,年輕人,要耗子尾汁。[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以上均是閒扯,當不得真。想學習還是找一下專家學者@南陽方正之聲先生的文章,至少筆者學到不少新知識。

來源:kknews辯駁「飄忽不定的隆中」及兼論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