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慎入這里辦了一個「鬼面節」

新華社曼谷7月13日電(陳家寶)群魔亂舞的「亞洲版萬聖節」,你聽說過嗎?

每年六七月份,泰國東北地區黎府的丹賽縣都會舉行「鬼面節」慶祝活動,人們身着多彩的服裝和鬼面,在街上載歌載舞、遊行狂歡。

膽小慎入這里辦了一個「鬼面節」

2019年7月6日,泰國黎府民眾參加「鬼面節」遊行。新華社記者張可任攝

幾天前,中國遊客小張關注的旅遊公眾號推送了關於「鬼面節」的視頻,偏遠小城的奇特畫面讓熱愛探索的她毫不猶豫地背上行囊,踏上了泰國老撾邊境之旅。

先從中國飛往泰國首都曼谷,再轉機一小時就到了黎府。在這遠離都市塵囂的山城小機場里,詳細的中文標識令絲毫不懂泰語的小張感到十分親切。

膽小慎入這里辦了一個「鬼面節」

2019年7月6日,泰國黎府民眾參加「鬼面節」遊行。新華社記者張可任攝

黎府坐落在湄公河畔,隱秘於群山之中。7月5日起,平常遊人稀少的丹賽縣在為期三天的「鬼面節」慶典中變得「沸騰」。

泰國文化部次長吉薩亞鵬6日在「鬼面節」慶典開幕式上說,希望通過舉辦國際「鬼面節」,將這一珍貴的泰國民俗文化保護傳承並向世界推廣,同時發展文化型旅遊及鄉村特色旅遊,增加當地收入。

膽小慎入這里辦了一個「鬼面節」

2019年7月6日,在泰國黎府,遊客在「鬼面節」遊行上自拍。新華社記者張可任攝

隨着當地遊行隊伍一起狂歡的小張告訴記者,她對光怪陸離的「鬼面節」以及泰東北獨特的民俗文化嚮往已久。在她看來,比起在泰國喧囂的一線旅遊城市購物或在常規景點中走馬觀花,探秘鮮為人知的邊陲小鎮並體驗原汁原味的當地文化反而更有意義。

「參加完鬼面盛典後,我還會到湄公河畔的清堪古鎮,在寧靜的早晨為僧侶布施,看看一河相隔的兩國風貌。」她說。

膽小慎入這里辦了一個「鬼面節」

2019年7月7日,遊客在泰國黎府登山觀景。新華社記者張可任攝

和小張一樣,願意花時間做攻略、舟車勞頓只為一睹異國奇風異俗的中國遊客並非特例。

泰國國家旅遊局國際推廣部主任媞迪蓬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會向旅遊局咨詢泰國小眾目的地及民俗節慶。「他們大都是年輕的自由行遊客,或單獨前往,或三兩成行。而且大部分客人已從網上比對過攻略,很有出行經驗。」

她說,新一代中國遊客渴望體驗差異性的文化,崇尚探索型、知識型旅行。「泰國希望多多吸引這類遊客,他們為泰國小眾目的地帶來收入。此外,他們的出行和消費習慣也為泰國升級旅遊設施帶來啟示。」

膽小慎入這里辦了一個「鬼面節」

2017年4月19日,在泰國曼谷一家大型超市,收銀員(左)掃描中國顧客手機上的支付寶客戶端收取購物款項。新華社記者李芒茫攝

她舉例說,中國遊客喜歡用微信、支付寶支付,現在泰國許多旅遊景點都支持移動支付;中國遊客習慣掃描景區二維碼收聽語音講解,這促使泰國許多景點陸續推出二維碼掃碼解說系統。

旅遊業是泰國的支柱產業,占其經濟總量近20%。2018年赴泰旅遊的中國遊客超過1000萬,占國際遊客總量的三分之一,為泰國最大客源。

膽小慎入這里辦了一個「鬼面節」

2017年1月29日,中國遊客在泰國曼谷臥佛寺游覽拍照。新華社記者李芒茫攝

泰國旅遊和體育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泰國迎來約1960萬外國遊客,較去年同期僅增長0.7%,但中國遊客人數仍居外國遊客之首。目前,赴泰旅遊的中國遊客自由行比例達63%。

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育他沙日前表示,泰國將通過開發新的旅遊目的地吸引中國遊客,並挖掘新的消費潛力;而對於已有的旅遊目的地,將通過包裝、升級、細化旅遊產品來吸引對旅遊體驗有較高追求的中國遊客,如開發醫療旅遊、婚慶旅遊等項目。(視頻:張可任、陳家寶;編輯:金正、周嘯天;剪輯:王玉珏)(相關圖文視頻融合報道請關注「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眾號)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