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 所謂活得明白,就是絕對不要把評判的標準交給別人

王朔 所謂活得明白,就是絕對不要把評判的標準交給別人

1,

高曉松在節目中談到,王朔曾跟他說,「所謂活得明白,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絕不把評判的標準交給別人」。

能達到這種境界,實在太難。

2,

知名作家馮唐,因為「金線」事件,被韓寒的粉絲大肆攻擊。

對於這些「圍攻」,馮唐並未置之不理。誤解和謾罵,飛得漫天遍野,馮唐因此抑鬱不已。

他找高曉松聊天,不斷地問高曉松,「我說錯了嗎?我說錯什麼了?為什麼他們這樣攻擊我?……..」

高曉松看着他難過的樣子,哈哈大笑說:「馮唐,你也有今天!」

在高曉松眼里,馮唐不只是才華出眾,簡直是算是遺世獨立的仙人,他竟然也被別人的評價捆綁,難以脫身。

所有的評價都來源於外部,那里面有不明真相的誤解,有不分青紅皂白的謾罵,更裹挾着不少「只為自己爽」的宣洩和惡意,但也有純粹表達的反對和試圖討論的觀點。

道理我們都明白,可為什麼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就糊塗了呢?

3,

韓寒解釋說,「所有的攻擊其實跟對錯沒有關系」,只是在情緒的壓力下,我們會把所有的聲音混為一談,「覺得是對自己的否定」。

那麼,韓寒能逃脫外界評價的束縛嗎?

想當年,韓寒也曾因「代筆門」事件,拚命自證清白,可他擺出了大量的手稿,別人仍不相信他。為此,他失落很長時間,最後終於想明白:大眾要的根本不是真相。他們只想看到受人崇拜的大神,從神壇跌落的狼狽與不堪,從而獲得自身的存在感。

經歷了很多起起落落之後,韓寒說,「當我看到很多對我的誤解,或者辱罵或者什麼,也會對我的內心有一定的波動,但它已經不再能夠影響我的決定,我的行為」。

可見,韓寒縱然心如明鏡,也無法從「別人的評價」中獲得「絕對的自由」。影響心情,但不影響行為,就已經很不錯了。

「別人的評價」,魔力實在太大。即使它明明白白的不公允,不正確,我們也難逃它的控制。

4,

也許,有個外國大導演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抱歉,實在不記得是誰了。)

大導演拍的第一部電影,就大獲成功。各種獎項、贊譽、膜拜紛至沓來。

他的合夥人拿着報紙,眉飛色舞地向他宣讀好消息,他卻冷靜地說,如果你為這些好評高興,那麼你也會輕易接受他們的批評。

是的,別人的評價,有好有壞,我們之所以那麼在乎別人的負面評價,也許就是因為我們輕易接受了他們的正面評價。

把正面的評價,當成對自己的肯定,因此喜氣洋洋,甚至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一旦有負面的評價,立馬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甚至陷入抑鬱的漩渦,不能自拔。

很多明星不正是如此嗎?把粉絲的喜歡當做自己價值的唯一體現,一旦受到攻擊,立馬接受不了。其實,當你接受別人的鮮花和掌聲時,就需要時時准備接受他們隨意扔過來的炸彈。

鮮花只是鮮花,你可以欣賞,但不要陶醉;炸彈就是炸彈,趕緊扔掉就好,別讓它在心里爆炸。

每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都是有限的,別人的評價就成為我們認知自己的重要方式。

可是,我們總能認識到自己一部分的特質或能力。優秀的一面,讓自己快樂,又有成就感;不足的一面,讓自己低落,甚至自卑。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肯定,但這種肯定不應該從別人的評價里獲得,我們更應該從自己的內心獲得。不為外界的評價所誘惑,所迷惑,把評判標準時刻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給別人任何權利。

正如一句老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5,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境界如此美妙,雖不能至,但我們完全可以一步一步去靠近。而方法就是「絕對不要把評判的標準交給別人」。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毛毛蟲e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