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成為某個事物的一部分,但又不完全屬於它,與它保持適當疏遠的關系,不只是從內在的角度看待事物,不斷回到一個我永遠不曾離開的地方。」古巴詩人維克托·羅德里格斯·努涅斯的一段話較為精準地詮釋了他對於詩歌與物的關系的理解,這也是他的詩為何常以「他者」的視角來表達思鄉之情和身份危機的緣由。

近日,維克托與斯洛文尼亞詩人阿萊士·施蒂格攜新書《無限灰》《從傷口另一端》與華東師范大學比較文學教授金雯做客作家書店,就詩歌所能傳遞的歷史信息、不同語言的詩歌所承載的文化特質、詩歌翻譯在傳播中的作用等問題展開了交流與討論。

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從傷口另一端》/(斯洛文尼亞) 阿萊士·施蒂格

《無限灰》/ (古巴)維克托•羅德里格斯•努涅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5月

阿萊士有一本詩集叫做《事物之書》,2011年被翻譯為英文出版,在這本詩集中,「與事物對話」是一個重要的主題,他從各種事物出發,生發出對於歷史、哲學、文學的思考。「雖然這個世界變化迅急,我們所處的語境也極為不同,我們依然關注事物。尤其在消費主義盛行之際,人們與物的關系似乎就是控制、占有和掌握。但到了寫詩等藝術創作的時候,我們想到的是工藝。工藝講究的是完美,每一首詩被創作出來只是技藝進展中的一個過程。」阿萊士認為要創造技藝的奇跡,需要詩人在進展過程中丟棄過去的成見,不斷向新的思路敞開自己。現代詩歌中詩與物的關系不僅是單向的,阿萊士主張「反常規思維」,去想象一本書開始書寫我們,一杯水與我們說話。「這不止是一種冒着傻氣的語言遊戲,實際上是對人在世界中的重新定位,對人和物的關系進行重新的想象和書寫。」

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在消費主義盛行之際,人們與物的關系似乎就是控制、占有和掌握。但到了寫詩等藝術創作的時候,我們想到的是工藝。工藝講究的是完美,每一首詩被創作出來只是技藝進展中的一個過程。

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詩歌得以成為詩歌的語言,語言比詩歌背後可能隱藏的『我』更為重要。

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維克托同意阿萊士所說的——詩歌可以開辟新的視野和視角。他還關注所謂詩歌中的言說主體,也就是詩歌里出現的虛構形象:「我」。「這個人物的聲音是虛構的聲音,不代表詩人本身的聲音,這個虛構性往往被很多讀者忽略。所以我覺得,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詩歌得以成為詩歌的語言,語言比詩歌背後可能隱藏的『我』更為重要。」出於詩歌主體及語言的探索,2000年以後,維克托一直在大膽地嘗試實驗性詩歌書寫,從「哀鳩體」、「對話體」再到現在被詩人稱之為「無邊界之詩」的轉變。他認為這種實驗方法,區別於20世紀初葉芝等詩人進行的「自動寫作」實驗,即將無意識的思緒記錄下來變成詩歌,相反的這是有條理、有主動性的作詩方法,用記筆記的方式把發散的思緒記錄下來,然後用一種比較審慎的態度,把原始素材重新組合在一起。

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金雯(左一)、維克托(中)與阿萊士在作家書店

「寫詩不是自動的行為,是用形式對內容進行規范約束的行為。」維克托從故鄉的糖廠定居點卡亞馬離開後,在不同國家的生活經歷促使他開啟了新的詩學觀念。詩歌中的抒情主體「我」凝聚成了一個分裂矛盾之人。在《無限灰》里收錄的《起飛》正是一首實驗性長詩,維克托表示,傳統詩歌脈絡中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但他現在的主要實驗方向是詩歌如何構建空間,空間又如何成為語言的主體。阿萊士回應維克托的實驗詩歌時說:「其實每一首詩歌本質上都是實驗。詩歌是非常神奇的東西,一個詞語會在空中旅行,然後擊中另外一個人的心靈。我們今天可以讀四五百年之前的詩歌,也如發生在當下一樣。」在阿萊士看來,詩歌實驗可以完成也在於詩歌總是能夠傳遞跨越時空的訊息和能量。

維克托和阿萊士都經歷了冷戰及冷戰之後的歷史時刻,對於當代全球化問題有深刻的思考,但在他們的詩歌里面,人們看到的更多是隱喻而非直接指涉。金雯就此發問:「你們是如何讓詩歌變得有多重的文化意義,同時又不輕易地被命名為古巴詩歌、前南斯拉夫詩歌?」維克托表示:「我認為詩歌是要抵禦所有的固定思維。固定思維把人為構建的規范自然化,而詩歌寫作與這個過程恰好相反,重新審視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和事物。所以我們經常會把詩歌比作是兒童或者是嬰孩。」

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詩人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片大陸,是自成一體的語言天地。詩人可以復蘇語言,去對日積月累沉澱而來的人類慣性進行再審視和挑戰。

我認為詩歌是要抵禦所有的固定思維。固定思維把人為構建的規范自然化,而詩歌寫作與這個過程恰好相反,重新審視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和事物。所以我們經常會把詩歌比作是兒童或者是嬰孩。

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阿萊士則認為詩人必須要在內心對歷史事件拒絕之後,才可以對歷史進行更有效的反饋。如波斯尼亞戰爭發生了20年之後,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的詩人才寫出最震撼人心的詩歌。「詩人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片大陸,是自成一體的語言天地。詩人可以復蘇語言,去對日積月累沉澱而來的人類慣性進行再審視和挑戰,即使寫日常生活中的片斷,似乎沒有直射重大政治議題,但同樣是很重要的創作。」

曾參加過上海國際寫作計劃、又在美國等其他國家工作生活過,維克托對於詩歌中的歷史呈現與身份認同話題顯得更為明確。他想要打破人們對古巴的成見,在《卡亞馬》詩集中,他用大量富有抒情和獨白色彩的短詩,和古巴鄉村用語,再現了故鄉的種種現實。他試圖闡釋認同的過程比身份重要,認同感與其說是現實,倒不如說是意圖,他的書寫發生在與故鄉保持一定距離的時刻。正如他所說的:「我並不總是在書寫古巴或在古巴書寫,而是從古巴出發來書寫。」

兩位異鄉詩人對話,在我們內心的邊陲,總有詩歌在探索無限之外

《入口》 / 選自《無限灰》

我不知道是哪條路

帶我來到這里

這個怪地方

沒有房子和風景

從石塊到靈魂

全然赤裸

世界在此萌芽

或許你和我一樣

沿小路抵達

這段生命充斥着

正確與必然

我們只在歧路相逢

詩歌是

失足者的王國

《成都》 / 選自《從傷口另一端》

一架飛機的轟鳴

橫穿一座有茅屋的

花園。

戰亂年代

杜甫曾在這里找到

廁身之地。

光陰是一名齒縫寬大的老媼,

一言不發

仍在門前等他。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