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退位 皇孫搶戲 日本民眾 女天皇挺好啊,為什麼不能再來一個?

特約撰稿人 郭書諫 新民晚報 衛蔚

明仁天皇退位,皇孫「搶了C位」,引發眾媒體關注。特別把他跟「學霸」堂姐、明天繼位的德仁皇太子唯一的女兒愛子作比較。在日本也有很多人認為,既然歷史上有過傑出女天皇,為什麼在21世紀的今天,不能再來一個?

當地時間4月30日下午5時,日本明仁天皇宣告退位,沿用31年的「平成」年號將於明天德仁皇太子繼位之後改為「令和」。

隨之,明仁的次子、53歲的秋筱宮文仁親王將成為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而他的兒子悠仁則是第二順位繼承人。

天皇退位 皇孫搶戲 日本民眾 女天皇挺好啊,為什麼不能再來一個?日本明仁天皇(右)和德仁皇太子(左)

天皇退位 皇孫搶戲 日本民眾 女天皇挺好啊,為什麼不能再來一個?2006年9月出生的悠仁親王(中)是秋筱宮文仁親王的獨子,也是德仁皇太子的侄子。

去年3月,明仁天皇決定退位時,曾呼籲廢除禁止女性登基天皇的禁令。言下之意,很希望長子老去之後,能由皇長孫女愛子成為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天皇。他當時的這番表態,在日本國內引發極大反響,而且支持者甚多。

可惜,但由於保守派和父系社會體系的影響,日本皇室18名成員中的13名女性均被排除在外。

但其實縱觀日本歷史,每一次繁榮時代的來臨,背後都有一位能力超絕的女性天皇……

日本歷史上的那些女天皇們

幾個世紀以來,共有8位女天皇(分別是推古天皇、皇極天皇、持統天皇、元明天皇、元正天皇、孝謙天皇、明正天皇、後櫻町天皇)統治過日本,直到1889年法律禁止女性登基。

根據密歇根大學歷史學家阿蘭的說法,墓葬考古研究表明:早在公元四世紀,女性首領在日本西部很常見。

「這些與鐵武器和工具一起下葬的女性是政治、軍事和宗教領袖,男性首領的墓葬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出現」。

盡管女性統治者在古代日本非常常見,但歷史書籍往往更強調男性統治者的功績。

「即使女皇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她們並不像男性天皇那樣受到重視。」

部分歷史學家認為,皇后只是傀儡統治者,一旦適合的男性繼承人成年,她們就要退位。也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女性比男性天皇更能塑造日本的歷史。

下面,來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在日本歷史上非常有影響力的——推古天皇和母女天皇。

推古天皇:堪稱日本武則天

早於中國出現女皇帝前,公元592年,日本就出現了第一位女皇帝——推古天皇,正是她開啟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文化繁榮時代——飛鳥時代。

天皇退位 皇孫搶戲 日本民眾 女天皇挺好啊,為什麼不能再來一個?

淺草寺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相傳,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除淺草寺內堂外,淺草寺院內的五重塔等著名建築物和史跡、觀賞景點數不勝數。每年元旦前後,前來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

推古天皇原名叫做額田部。公元576年,額田部嫁給當時的天皇敏達。16年後,也就是公元592年,當時的崇峻天皇被大臣蘇我馬子(也是額田部的親舅舅)派人刺殺,額田部在蘇我馬子的擁護下繼位。

推古天皇在位的36年間,平衡了皇室和權臣蘇我馬子的關系,又巧妙利用貴族和權臣的矛盾,保證了皇室的尊嚴。

更重要的是,她起用了聖德太子,因此才有了推古朝一系列改革——推行冠為十二階制和「憲法十七條」,以德、仁、禮、信、義、智為標準任人唯賢,以中國儒、佛、法三家思想作為道德守則管理國家,有效穩固皇權的同時遏制了貴族特權,另一方面還支持推廣佛教,積極主張學習中國先進文化。

推古天皇成就對外則是加強與中國的聯系,還多次派出留學生、留學僧隨使節入隋、唐學習,向日本大量輸入大量漢文化。

推古朝改革以移風易俗為主,強化社會精神信念,推動日本社會的文化發展,對後來的深入改革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啟蒙作用。正是因為推古朝的種種新政,為後來孝德天皇的改革提供了穩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從而「孵化」了飛鳥時代。

推古天皇在位的政績之大,是日本女皇中最為顯赫的,為後人所稱道。

母女天皇:史上僅此一例

母女同為女皇,且中間不隔代的現象,在人類的歷史上,恐怕只有日本母女天皇,即元明天皇、元正天皇一對組合。

文武天皇在位十年駕崩,由於兒子年幼,所以便由天皇之母阿陪作為過渡天皇即位,阿陪就是為元明天皇(公元707-715)。女天皇即位時,年已46歲。

作為過渡天皇,元明在位時間雖短,但政績頗多,對後世的影響也大。

其政績主要體現在四方面:

鑄造「和銅開寶」銅錢,並推行「蓄錢敘位法」,根據個人手中錢幣的多少授以相應爵位,意在促進貨幣流通,繁榮經濟;

重用能臣,頒布並推行日本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大寶律令》;

仿效唐都長安,建造並遷都平城京,拉開著名的「奈良時代」序幕;

實施鄉里制,核查國內人口,以加強戶籍管理。

元明天皇在位期間,日本政治趨於穩定,經濟迅速發展,國力蒸蒸日上。

同時,日本開始頻繁派遣「遣唐使」,加強對大唐文化的學習與吸收,以提升和改造相對落後的社會面貌。這些措施,對日本後世的發展無疑意義極其重要。

公元715年,元明天皇以年老為理由自動讓位,因為皇太子仍然年幼,於是選定女兒冰高繼承皇位。

6年後,元明去世,享年60歲,遺詔火化薄葬,並特別要求官員、百姓不要因國喪廢事,一定要照常工作。

冰高皇女即位後改稱元正天皇,她不僅是日本史上是首位以未婚獨身的身份即位的女天皇,而且也是歷代女天皇之中唯一從母親手里接過皇位的女天皇。

據《續日本紀》記載,元正天皇國色天香、容貌甚美,在元明天皇讓位詔書便有「天縱寬仁,沈靜婉麗,華夏載佇」、「大慈悲,性格沉靜,有華麗之美」等語來形容她的美貌。

元正天皇在位9年,在治國施政方面基本上延續母親的風格,繼續大力發展日本的經濟、文化和社會,並全盤吸收大唐文化。

元正天皇在位期間,委派藤原不比等主持編纂《養老律令》(養老為元正天皇在位期間的年號)。《養老律令》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其意義相當於日本中世紀憲法,自757年正式實施,到明治維新時廢止,施行了約1100年!

公元724年,元正天皇以久病在身為由,讓位給侄兒首皇子,也即聖武天皇。由於聖武天皇體弱多病,加之沉溺佛教,所以元正在退位後繼續以上皇身份幫助其處理政事。

在個人生活方面,由於身為女天皇,她無法下嫁凡人過正常的婚姻生活,最終只能在孤獨中老去。

公元748年,在退位24年之後,元正天皇病逝,時年68歲。

至此,日本史上唯一一對母女天皇的歷史,正式畫上句號。

而由母女倆一手培植起來的藤原家族勢力躥升,藤原不比等權傾一時,並藉助家族與皇室聯姻,不斷侵蝕天皇的權力,架空皇室權力,由此引發的藤原家族與皇族的矛盾、鬥爭,深深的影響着元正天皇死後的日本政局。

「從今天視角來看,女皇統治對日本歷史的影響如何減少的?這個問題非常有趣。倘若完全無視女皇的作用,或者將他們的角色解釋為男性天皇之間的過渡者,日本社會對於女皇作用和行為缺乏歷史想象」。

明治時期,禁止女性登基

隨着1868年至1912年明治維新和日本現代化,天皇的角色發生改變,重新恢復了軍事總司令的地位。

由於女性不能指揮軍隊,明治時期的當權者認為女性天皇毫無意義,必須建立一個僅限男性的繼承制度。他們從普魯士憲法中借鑒經驗,1889年,通過法律禁止女性登基。

天皇退位 皇孫搶戲 日本民眾 女天皇挺好啊,為什麼不能再來一個?明治天皇

這個時期,整個日本社會連同天皇一樣男性化,明治政權強化了男性對女性的優越感。

「在明治時期的日本憲法中,家族所屬的觀念被強化,妻子和家族成員都隸屬於一位族長。這是前所未有過的」,密歇根大學歷史學家殿村瞳表示。「明治時期,現代化的日本正式成為父權社會,已婚夫妻使用相同姓氏(通常是男性的)在今天仍然適用。」

二戰後,美國價值觀的影響

二戰日本戰敗和隨後的占領為日本社會帶來了美國價值觀。

戰後憲法規定,天皇從實際統治者變為傀儡,被禁止參與政治。

雖然1945年女性獲得了投票權,但至今未能恢復天皇皇位繼承權。

直到2004年,當時的日本總理小泉純一郎召集內閣、政治家、學者組成小組共同商討這一問題。起因是,自1965年以來,天皇家族就沒有男性繼承人誕生,皇太子和太子妃於2001年生下愛子公主。

天皇退位 皇孫搶戲 日本民眾 女天皇挺好啊,為什麼不能再來一個?2002年8月16日,日本東枝縣,愛子公主(中)在一次家庭郊遊中。

根據現行法律,只有父系成員是天皇的男性繼承人才有權繼承天皇之位。該小組提出一項變更提案:要麼允許女性繼承天皇,要麼恢復二戰後被剝奪王室地位的舊貴族成員。但這一提案遭到保守派的強烈反對。

2006年,天皇次子秋筱宮文仁親王生下皇孫悠仁,皇室終於鬆了一口氣。

目前來看,日本未來的天皇悠仁還尚未顯露出傑出的能力。與此同時,他的堂姐卻受到媒體廣泛關註:在父母親言傳身教之下,皇長孫女愛子公主日益顯示出「學霸」特質,幾乎所有學科都拿到最高分5分,更是在日本人最頭痛的英語方面展現出非凡能力,在牛津大學留學的德仁皇太子還親口說過「愛子的英語水平甚至在我之上」的話。也難怪,愛子的母親雅子妃曾留學牛津大學並在美國住過很長一段時間,嫁入皇室之前曾是日本外務省外交官,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據說,愛子公主目前最大的目標是能夠憑借自己的成績考入東京大學就讀。

根據朝日新聞2017年民意調查顯示,在全球性別平等態度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三分之二的日本民眾贊成修改法律,允許女性繼承天皇之位。

盡管政府採取措施賦予女性在工作上的平等權利,稱之為女性經濟學,但女性領導人在現今日本仍然十分罕見。

根據今年早些時候的數據,日本眾議院中僅有10%的政治家是女性,是全球立法機構中性別失衡最嚴重的一個。

盡管日本有着女性統治的歷史遺產,但如果沒有重大措施糾正性別不平等,相似的歷史前景仍然十分遙遠。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