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舉史上,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寒門出貴子比較普遍的,是哪一個朝代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卓有成效的文官選拔制度,源於隋,成於唐,盛於宋,至清末1905年廢除,共實行了1300年。在此歷史進程中,宋朝的科舉制度公認最嚴密、完備、成熟、有效。

南宋鄭樵在《通志》里說本朝「取士不問家世」,即國家選拔官員,不問家庭出身、門第高低和社會關系,只問考試成績,通過科舉考試擇優錄取人才。那麼宋朝的科舉制度如何做到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廣泛存在的「寒門出貴子」又是如何實現的?

李白、白居易、杜牧的入仕在宋代將違規無效

科舉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但當時尚未由考試成績決定一切,考生的家庭出身、社會關系、個人名聲、外貌口才等也很重要,起決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行卷」和「公薦」。「行卷」指考生為求推薦錄取而在考試前投送給達官貴人的個人詩文。「公薦」指公卿大臣向主考官推薦人才。李白未曾參加科舉,他早就聲名遠揚,乃由玉真公主推薦,應詔入京,供奉翰林。這是推薦保送的路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張繼《楓橋夜泊》和杜牧《阿房宮賦》等都是作為行卷而知名的作品,他們也因此而獲得科名。這是自薦和公薦相結合的路子。這種考試制度對世家子弟有利,對貧寒子弟則不公平。晚唐杜荀鶴出身寒微,屢試不第,《投從叔部闕》就哀嘆:「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族在朝中。」沒有做官的親友相幫,再有才華文名也無濟於事。

兩宋之交則流傳一個說法:「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糊名制度保證了考試的公道,孤寒子弟應當努力在科舉中求取功名。這說的就是科舉制度的唐宋轉型。

宋代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解試、省試和殿試,逐級淘汰,擇優錄取。

第一級「解試」,全稱「發解試」,是在各地方州郡、開封府、國子監組織的考試。發解試通過的舉子,就取得「省試」的資格,到首都參加禮部組織的全國性的官員選拔考試,因禮部屬於尚書省,故稱「省試」。省試是三級考試中最為重要的一關,基本決定了考生的命運。

省試程序是:開考——舉子交卷——編排官彌封、編號——謄錄院謄寫、對讀——點檢試卷官定等、再彌封——覆考官(參詳官)再定等——詳定官啟封、閱登第異同、參驗著定——編排官取鄉貫狀、字號復核,對應姓名——知貢舉(主考官)調取真卷,定奪優等——尚書省奏號——拆號——復試。復試只是寫一篇「論」的「冒子」(又叫「冒頭」或「論頭」),即破題,只需幾句話。

「省試」通過,進入最後一關「殿試」,由皇帝親自在金殿上進行考試。通過皇帝的殿試,即可直接授官。由於殿試的主持人是皇帝,所有通過殿試的人,都可說是天子的門生,因此宋朝的登科進士皆為「天子門生」。

最初,「殿試」還是要黜落人的,仁宗嘉祐年間以後,殿試就不再黜落舉子。殿試不再淘汰的原因,說法有多種,據說有些考生,在最後一關的殿試中沒通過,歸鄉途中貧困潦倒,流離失所,甚至投水而死,皇帝憐憫,從此殿試只是走程序,不再淘汰人。

與唐代相比,宋朝科舉制度的變化主要有:

第一,開放考試門戶,幾乎人人均可應舉。唐代規定,犯法令者、工商雜類以及州縣衙門小吏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宋朝徹底取消了出身和門第限制,士農工商雜類皆許應舉入仕;到南宋,連惡霸、黥吏的子弟及以屠殺為業者都准許應考。要想進入仕途,就必須通過科舉考試;偶或可靠門蔭補官,但級別很低,還是要去應舉,否則一輩子都不能高升。

第二,廢除薦舉殘余,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禁公薦,罷公卷,以成績高低定去取,防止考場內外的徇私舞弊活動。

第三,嚴格考試制度,鎖院糊名謄錄並行。「鎖院制」,即考試前將考官和工作人員召集到貢院里面,晝夜鎖閉,與外界隔絕,直到放榜始得出來。「糊名制」,是將所有考生的姓名都糊起來,今天叫「密封制度」,考官們看不到考生的身份信息。「謄錄制」,由工作人員把所有考生的答卷重新謄寫、抄錄一遍,經過對讀官、謄錄官和校勘官的三道程序,確定謄錄的卷子(草卷)與考生的原答卷(真卷)一致無誤,再送考官評閱。

第四,考試內容多樣,重能力見解及應用。進士科考試由以詩賦為主轉變為經義、詩賦、策、論並重;經義由試墨義改為試大義。考生光憑死記硬背或吟詩作賦已難以取得科第,只有擴大知識面,具備獨立見解,提出實用對策,才可能在激烈的科場競爭中取勝。

第五,擴大錄取名額,取士之多空前絕後。兩宋享國320年,共開科118榜,取士人數超過11萬,是唐五代登科總人數的10倍多。其中北宋取士總數約61000人,平均每年大約錄取360人。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數均不及宋代。

第六,中舉即可授官,升遷相對較快。唐代士子科舉登第後,只取得做官資格,尚不能直接授官,故稱「選人」;守選三年期滿,方能參加吏部銓選,在吏部身、言、書、判的考試中合格才能做官,這是進士入仕的常規道路。而且即使進士也只能授予從九品的小官,比一個從五品官員蔭子所授的官品還低。若非高門出身,又無權貴施援,則從此沉淪下僚、潦倒終生。宋代科舉,進士中舉後即可授予官職,而且升遷也遠比其他途徑入仕者要快。

乞丐、貧民、孤兒、書僮皆可中進士做高官

由於宋朝科舉制度相對較公平公正,一切以考試成績定去留,如歐陽修所論,「無情如造化,至公如權衡」,結果,家庭條件好的士子固然有機會入仕,許多貧寒子弟僅憑自身努力,也得以中舉為官。這方面的案例不勝枚舉。

宋初的張雍,安德(今山東陵縣)人,逃荒流浪,孤單困苦,時常沿街乞討,但對《詩經》深有研究,於太祖開寶六年(973)考中進士,真宗時做過財政大臣、開封知府,終以尚書右丞退休。大概早年窮怕了,他做官後粗鄙吝嗇,辦事勤勉,厲行節約。

宋代一些宰相,本是生活異常困苦的貧民,也通過勤學苦讀,考取功名,直至出將入相。杜衍,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年時到處流浪,一貧如洗,靠給人抄書勉強度日,於真宗朝登科、仁宗朝拜相。陳升之,建陽(今屬福建)人,年少時家庭貧苦,得朋友勉勵支持,刻苦應舉,在仁宗朝登科、神宗時拜相。謝深甫,臨海(今屬浙江)人,家本寒微,父母靠給人舂米為生,後來父親去世,更難以存活。但他立志苦學,積數年不睡。為了不讓自己睏倦時睡着,他晚上就在地上放置一個瓷瓶,灌滿水,把腳搭在上面,以警困怠。終在孝宗時登科、寧宗朝拜相。

有兩位大政治家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他們都是孤兒。范仲淹,兩歲而孤,母貧無依,改嫁長山朱氏,生活拮據。他先是寄居寺廟學習,後又泣別寡母,遠赴應天府書院,晝夜苦學,五年里未曾解衣就寢,困了就用水澆面,清醒再學。每天太陽偏西才吃一點粥,而且經常連粥都匱乏。最後高中進士,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四歲喪父的歐陽修,是家里的獨子,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孤兒寡母只得到湖北隨州去投奔歐陽修的叔叔。叔父家也不富裕,好在母親鄭氏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用蘆葦杆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歐陽修17歲首次在隨州參加州試,因賦逸官韻被黜落,但有警句傳誦。歸家復取韓愈集閱讀,立志中舉後將盡力於斯文。五年後,他應試禮部,又不中。為了中舉做官以養親,不得不改習時文。第八年,終於舉進士甲科。後與范仲淹一樣,官至參知政事。

有個書僮的故事更加勵志。王淑,是汪激的書僮,侍候主人讀書過程中耳濡目染,也與汪激同時考中,同科登第的還有蘇軾、曾鞏等。王淑名次在曾鞏之上,因此他很自豪地說:「我壓得曾子固。」這是「取士不問家世」「寒門出貴子」最典型的代表。

讀書學習、進京趕考都需要不菲的花銷,窮困學子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資助。官辦學校、書院會給生活補貼,民間有義學,家族有義莊。士人日常生活、婚事喪事如有急需,常可獲得政府、社會和個人的救助。此外,北宋曾給路途遙遠的舉子發送「公券」,憑此於往返路上可在公家的驛站招待所免費食宿,又叫「驛券」。後來廢止。

數據會說話。據統計,在新舊《唐書》所載830名進士中,出身名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達71%,小姓為13.1%,而寒素子弟僅占15.9%。可見唐代科舉取士的社會成分非常狹窄,寒門難出貴子。在《宋史》有傳的北宋1533人里,布衣(平民)入仕者占比55.12%;北宋一至三品官中來自布衣者約占53.67%,且自宋初逐漸上升,至北宋末已達64.44%。另外,從最高的宰相看,唐代僅崔氏十房前後就有23人任相,在全部唐代宰相369人中占比1/15;而宋代宰相中,布衣出身者占比53.3%,超過一半。足證宋朝的權力結構是以廣大庶族士人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是一個開放性的平民社會,寒門多出貴子,努力就有機會。

哪三榜的錄取名單閃耀千古

在兩宋118榜的錄取名單中,有三榜最引人注目。

仁宗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任禮部省試主考官。省試共考四場:

第一場,作詩、賦各一篇,題目不詳。

第二場,作論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

第三場,作策五道:1.《禹之所以通水之法》。2.《修廢官舉逸民》。3.《天子六軍之制》。4.《休兵久矣而國用益困》。5.《關隴遊民私鑄錢與江淮漕卒為盜之由》。

第四場,考帖經、墨義(近似今天的「填空題」、「默寫」或「名詞解釋」):

《論語》十帖、《春秋》或《禮記》墨義十道。

北宋前期,考試曾「逐場過落」,即考生考完第一場詩、賦後直接評分,第一場失利的考生沒有資格參加後三場考試。後來大家覺得「一場定終身」不妥,便改成四場之後計總分,嘉祐二年這次考試已經是這種比較合理的模式。

該榜共錄取388人,今可考知姓名及鄉貫者204人,包括前面所述汪激及其書僮王淑。千年回眸,此榜群星璀璨,可謂千年科舉第一榜。試舉其要者:

蘇軾、蘇轍、曾鞏:三人皆位列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其中蘇軾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百科全書式的傑出人物,蘇轍做到門下侍郎(副宰相),曾鞏官至中書舍人。

程顥:宋代道學、理學的傑出大師,洛學創始人,與弟弟程頤並稱「二程」。

張載:大思想家,關學創始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他提出的「橫渠四句教」,也是宋代知識人的人生理想。

呂惠卿: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助手,神宗皇帝的顧問,王安石辭相後任參知政事(副相),號稱新法的「護法善神」。

曾布:曾鞏弟,曾是王安石最信任的新法派人物之一,但後來也攻擊新法,官至右僕射(宰相)。

這一榜本已錄取章惇,因侄子章衡為頭名,他不願在侄子榜下,自願放棄,兩年後再應舉,高中進士甲科,是新法派重要成員。蘇軾因文字獄「烏台詩案」入獄時,宰相王珪欲加重罪,章惇從旁勸解。哲宗親政,章惇拜相。哲宗去世,曾布支持立端王趙佶為帝,章惇反對。結果趙佶繼位,是為徽宗,不久即罷去章惇的相位。

南宋科舉只考三場。據《夢粱錄》記載,因為南宋進士科細分為經義、詩賦兩科,經義科的考試內容是:經義一場(以大義代替墨義),論一場,策一場;詩賦科的考試內容是:詩賦一場,論一場,冊一場。工作人員還在貢院里賣點心水果。

兩宋絕大多數登科錄都已亡佚,只有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和寶祐四年(1256)兩榜,由於機緣巧合,保存下來完整的登科錄,彌足珍貴。

《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王佐榜載:「四月十七日,皇帝御集英殿唱名,賜狀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共三百三十人釋褐。當月十八日赴期集所。」該榜能流傳下來,應歸功於朱熹,因為里面有大理學家朱熹的登科記錄。朱熹的等第是第五甲第九十名,比較靠後。大概因為考試合格但成績不高,朱熹對科舉制度多有批評,甚至認為「太學真個無益」,然而他編撰的《四書集注》卻成為元明清三代科舉的試題來源和標準答案。

《寶祐四年登科錄》文天祥榜,此時已是蒙元入侵前夜,其中三位人物彪炳史冊。第一甲第一名文天祥,通稱文丞相,生當南宋滅亡之際,殫精竭慮,救亡圖存,歷盡艱險而百折不撓,被俘後堅強不屈,終凜然就義,年僅47歲。第二甲第一名謝枋得,愛國救亡,孤軍奮戰。元兵東下,改換姓名入山隱居。宋亡後屢次拒絕元朝徵召,後被強迫北行,抵元大都後絕食身亡。第二甲第二十七名陸秀夫,堅毅忠烈,元兵沿江東下,官吏多逃跑,他堅守不去。1279年,元兵攻破崖山,他背着祥興帝一起投海自盡,年僅42歲。南宋至此滅亡。

宋朝百般重用、厚待讀書人,讀書人也奮不顧身地回報了宋朝。

宋朝科舉制度當然也存在一些缺點和局限,但整體上起了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通過長時間嚴密規范的科舉考試,國家選拔大量優秀人才進入統治階級,在從門閥社會轉向科舉社會、從門閥士大夫主導轉向科舉士大夫主導的進程中,逐漸造就一個競爭性強、開放性高的社會,社會階層流動性強,避免了板結化。取士不問家世,寒門多出貴子,讀書改變命運,影響所及,全社會勤奮向學,文化相對普及。從制度的監督制衡、社會流動性、平民化、文化普及的角度,可以說宋朝已處於近代早期。不妨編一首順口溜以概括宋代科舉制度的積極影響:戶戶有機會,家家尚讀書。寒門出貴子,貧富共征車。

作者為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本文根據「東方講壇·思想點亮未來」系列講座的演講速記稿整理而成。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