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

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

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今年的主題是「複雜的過去,多彩的未來」。中國擁有55處世界遺產,是世界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自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第22屆大會通過,每年的4月18日為「國際古蹟遺址日」。ICOMOS在發布今年主題時指出:每個人、每個群體看待和講述遺產的方式各不相同,應建立更具有包容性的敘事方式,更全面地解釋遺產,向更廣泛的群體傳播遺產價值。

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

ICOMOS近十年公布的「國際古蹟遺址日」主題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祖先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產 ,它們曾見證人類歷史上一次又一次文明的高光時刻。

時至今日,古蹟的存與續,早已不是懷古的詩人、嚴謹的學者或守望家園的社會團體等某個單一主體的責任,不同身份的人與物正在不斷地參與到這種對話與共享當中來。

古蹟遺址,是守護地方文化的寶庫,更是民族文化基因的見證。

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

《了不起的文明現場,跟著一線考古隊長穿越歷史》插圖 ,三聯書店,2020年7月

在《了不起的文明現場,跟著一線考古隊長穿越歷史》一書中,李零、劉斌、許宏等10位長年負責一線勘探的考古領隊,以親歷者的角度帶領讀者來到古蹟遺址現場,為我們揭開了考古的面紗,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

「話說盤古開天地……」其實無法質疑,「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我們每一位中國人的基因;中華民族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些問題老祖宗早已為我們備好了答案。但近百年來考古學從西方登陸中國後,另外一幅「上下五千年」的畫卷竟漸次展開,其景象之壯闊與奇絕,令人瞠目結舌、眼花繚亂:

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

5000年前的神秘之城 ——良渚古城(核心區結構圖)

商朝並非虛言,夏朝疑雲未散,更悠遠的新石器時代文明便已萌芽興盛,舊石器時代人類便已遷徙繁衍;而周秦漢唐帝國崛起,宋元明清百姓生息,科技與藝術傳承疊代,外交與宗教融匯碰撞;良渚的神人獸面,殷墟的司母戊大鼎,三星堆的青銅面具,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風……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來重視修史,史官文化源遠流長,西漢有司馬遷著《史記》,東漢有班固著《漢書》,西晉有陳壽著《三國志》。史官的記載因政治因素或時代局限性、個人歷史觀的影響,難免帶有偏頗或不全面的成分。考古發掘的實證材料,極大豐富了人們對於文字史書的認識,呈現出與古籍文獻所載的中國相似又不同的中華文明景觀。

秦始皇陵,從嬴政13歲開始修建,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

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文物,除了廣為人知的兵馬俑,還發現了一批百戲俑。8000件兵馬俑所展示的群體形象,能給我們帶來強烈的刺激、衝擊,呈現了秦帝國的軍事性,而百戲俑就呈現了秦文化不為人知的一面。這批百戲陶俑共27個,上身裸露,下身穿短裙。

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

十九號百戲俑,殘高181厘米。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他們是從事歌舞雜技的演員、藝術家,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時,身上的肌肉、骨骼、比例,都表現得非常準確。這種形象在過去中國的雕塑藝術品中沒有出現過。歌舞雜技俑,不僅改變了我們對秦時雕塑藝術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驗證了歷史文獻中出現的歌舞雜技,展現了秦文化的生動活潑與多姿多彩。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長安城的繁榮因詩句的傳誦惹人浮想聯翩,真實的長安城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宋代呂大防的《長安圖》、清末徐松編撰《唐兩京城坊考》,以及其他的一些文獻和石刻碑銘,可以幫助我們復原唐長安城的里坊。文獻記載和遺址發現的互相印證,讓考古學者能漸漸掌握這種里坊居住的人員結構,看清它的社會情況。

敦煌莫高窟,一個掩藏在大漠戈壁深處的地方,人跡罕至,原本並不為人所知,到了今天卻牽動著無數人的心。近一百年來圍繞著莫高窟,發生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但最終讓它成為所有人心靈嚮往之地的,是一個叫樊錦詩的人。

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

「舍半生,給茫茫大漠。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闢明天的路。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髮。心歸處,是敦煌。」這是感動中國2019給研究館員,「敦煌女兒」樊錦詩的頒獎詞。

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

從20世紀60年代來到敦煌實習,見證了半個世紀敦煌的考古歷程。她在書中講述自己初到敦煌的感受,「夜深人靜的時候,萬籟無聲,只聽到九層樓的鐵馬叮噹,連縫補衣服的針掉到地下的聲音都聽得那樣真切,這種時候往往就非常想家、想孩子」,從一開始的艱難適應、到對敦煌產生感情,直至親人前來陪伴與支持,她真正將自己的人生與敦煌融為一體,闡釋了她心目中的「堅守大漠、勇於擔當、甘於奉獻、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

物質文明的背後,矗立著另外一個與古籍文獻所載的中國相似又不同的華夏,我們也許難說二者誰才是「真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華文明的這場「古蹟遺址」大戲得益於考古學者的襄助,正大放光彩。

資料來源:

三聯書店《了不起的文明現場,跟著一線考古隊長穿越歷史》

人民網 《國際古蹟遺址日,你應該知道的知識》

中新網 《秦始皇「手辦」兵馬俑的秘密》

來源:kknews國際古蹟遺址日:以親歷者的角度,探尋了不起的考古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