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愛爾蘭一咖啡店店主5日在臉書上發帖稱,為維護員工和其他顧客的權益,將對吵鬧的小孩多收取15%的費用,若增加一名熊孩子,再收10%的費用。

若共攜帶4名吵鬧的熊孩子,整家人都要離開咖啡店。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很多網友表示大力支持,但也有人表示不贊同,認為應該給小孩更多包容。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網友們一定也會審視下自己身邊的情況,畢竟同一個世界,同一種熊孩子嘛。

要說咖啡店里有熊孩子,惹不起躲得起,大不了就不去是了。

但要往深處想,這樣的情況可多的是呢!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就拿前兩天五一小假期來說,出去玩和回程的路上,最讓人避恐不及的就是熊孩子。

大哭不止、高聲喧嘩、猛踹椅背、甚至手舞足蹈打到附近乘客……

這讓本就疲憊的旅程更加糟心,以至好多人在上車、上飛機以前都要祈禱周圍沒有帶孩子的。

而讓人最生氣的卻不是這些熊孩子,而是他們背後熊爸媽的包庇:

「小孩子本來就鬧騰」

「你有孩子嗎?沒有吧,怪不得你不懂」

「你小時候也招人煩啊」

「畢竟他只是個孩子」……

要說咖啡廳聽不下去了還能走人,密閉的交通工具被吵到的人們真的無處可逃。

同樣情況的還有看電影時,在餐廳吃飯時,過年時親戚家的熊孩子來串門時……

無數的吐槽、各種的埋怨,其實也都能總結為「教養」問題。

其實「中國人的教養」話題,可謂是一個尖銳的問題。

每次扯出來聊,都是吵成一團。

「小孩不懂事,大人也無可奈何。」這基本是一切爭吵的原點。

所以,今天小北老師不想爭論對錯,只想與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家長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尊重他人,從父母自身做起

常常有家長會問:如何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其實就是以身作則,答案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地鐵上,

年輕媽媽懷里抱的孩子睡着了,

她怕孩子踢到別人,

也怕孩子的鞋子弄髒別人的衣服,

就用手捧着鞋子。

地鐵到站前,

這位年輕媽媽一直保持着這個動作。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不久前,一位媽媽帶孩子乘坐公交車,

小孩子暈車吐在了車上,

這位媽媽馬上向其他乘客道歉,

然後再收拾干淨,

車上乘客紛紛主動幫忙。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一位媽媽帶着小嬰兒坐飛機,

她怕孩子吵鬧會打擾到別人,

於是她給其他旅客發了一份小禮物。

里面有糖果、還有一張愛心卡片:

「這里有耳塞和小糖果,

希望能減輕你的困擾。」

同行的乘客都被她這個舉動溫暖了。

有了這樣的愛心大禮包,

就算旅程里孩子哭鬧,

相信大多數乘客也能表示理解吧。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一位媽媽到學校給孩子送試卷,

怕打擾教室里的孩子學習,

於是她脫下高跟鞋、赤腳爬上四樓。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一位媽媽帶着兩個孩子等地鐵,

孩子問媽媽:

地上的小腳丫是什麼啊?

媽媽耐心地給孩子們解釋:

乘坐地鐵一定要站在這里等候。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五歲的女孩和媽媽一起過馬路,

看見有車開過來兩人停下腳步,

這時車主也慢慢在斑馬線前停了車。

媽媽告訴女孩謝謝司機師傅,

然後她就對着司機深深地鞠了一躬。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小短腿要開心:

上周六在商場喝咖啡,旁邊正好有兩對母子,彼此並不認識。

兩個孩子都很活潑,踩在椅子上玩。

一位媽媽看到了讓孩子先脫鞋,另一個孩子看到人家脫鞋也跟着脫鞋。

卻被他媽媽制止了,原因是椅子涼,不能脫鞋。

@他叫我靈犀小豬:

以前遇到過一個孩子上地鐵搶座,被他媽媽呵斥下地鐵,母子倆再等下一班地鐵。

等待的時間就是給孩子反思的時間,給這樣的媽媽點贊。

@mial:

去吃肯德基的時候,看到一個媽媽帶孩子吃完之後,和孩子一起把桌面收拾干淨,垃圾自己扔掉。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有人說:窮養富養都不如父母的教養。再多的話語,也不及父母的言傳身教。不顯於人前,根植於內心,時刻為他人着想。

為人父母教育子女,教養就是一個下意識的善良舉動,是一次次不厭其煩的諄諄誘導。

而且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有時身邊的夥伴怎麼做,孩子就會立馬學。

這也是想說,好的教養對自己的孩子成長很重要,更能影響更多的孩子。

倘若你下次有着這樣的想法時:我家孩子還小,何必計較?

千萬記得,就是因為他們是孩子,他們聰明,他們優秀,他們可以有未來。

所以每一個孩子在長成成人之前,也需要有人讓他明白人類社會的典承習慣,讓他遵守規定,讓他友好待人,讓他彬彬有禮,使他讓人心生親近。

咖啡店對吵鬧「熊孩子」多收費15%,點贊還是該罵?

如果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棵樹,在達到靜待花開的美好是有前提的。

前提是有人已經剪過枝,施過肥,澆過水。

一切就緒,方能靜待花開。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小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