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層次

前幾天,高鐵上,坐我後座的熊小孩一直用狂大聲放動畫,整個車廂都為之側目,我忍無可忍,強壓着怒火,默默拿出耳機,很好語氣的跟他說:耳機借你用好不好?

他媽卻一把把我推開:小孩戴耳機傷耳朵你不曉得!

生活中這樣吵到他人的事情也並不少見。

看電影時旁邊的人大聲地討論劇情,坐地鐵或公交時有人開着公放在補追電視劇,還有人走在路上刷抖音,一邊刷還一邊大笑。

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層次

梁實秋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

的確如此,每個人在公眾場合都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人大聲說話影響別人,有的人壓低聲音小聲說話。

小事方能見真章,不要小看你的音量,不知不覺間它已經暴露了你的層次。

1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當我們在公眾場合留意到一個陌生人時,總會先聽到他的聲音。低聲說話的人,顯得溫和有禮;而大聲說話的人,吵吵鬧鬧,影響到別人卻不自知。

美劇《破產姐妹》里面,Max和Caroline就是這樣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Max是生活在威廉斯堡的女侍應,而Caroline本來是一位千金大小姐,陰差陽錯成為了Max的室友兼好友。

某一集里面她們兩個結伴去電影院。看電影時Max一直大聲吐槽劇情,引起其他觀眾不滿,讓坐在旁邊的Caroline非常尷尬。是啊,電影院應是安靜觀影的地方,大聲說話總會影響到他人,其他人討厭也很正常。

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層次

平時遇到一個陌生人,我們可能會先把對方的衣着打扮來作為第一印象。

但其實,有些人穿得衣冠整齊,一開口的音量卻暴露了自己:不顧他人大聲嚷嚷,顯得粗魯不堪;而有意識地溫柔軟聲,會讓人感到禮貌。

心理學上,有一個叫私人空間效應。

我們的身體周圍有一定的空間,對待越陌生的人這樣的空間就越大,當他們越過空間的邊緣時,我們會感覺自己被冒犯。

其實,不止身體有私人空間,聲音也會有私人空間。那些電影院里的討論,走在路上的突然大叫,還有坐地鐵時公放音樂,其實就是入侵了我們的私人空間,本來輕松地走在街頭,卻聽到這樣的聲響,渾身不自在。

一個有禮貌的人,是不會入侵別人的私人空間的,不管是身體,還是聲音。

所以有時候,單單聽到音量就足以讓你判斷一個人的樣子。

2

之前看《聲臨其境》這個綜藝時,看着各位嘉賓用自己的聲音給經典電影重新配音,感覺很有趣。

其中周一圍非常圈粉。上一秒配的是《董存瑞》,大聲吼叫為了新中國。下一秒配的卻是《梅蘭芳》,吊着嗓子小聲說話,剛張開口,就非常驚艷。

嗓門大小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聲音洪亮,也有的人溫聲細氣,這個改變不了,但音量的大小我們卻可以控制。

我見過平時小聲說話的女生大聲呼喝送錯餐的外賣員,也見過大大咧咧說話大聲的漢子低聲向行人問路。我一直覺得,能降低音量說話的人,都是嚴於律己的人。

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層次

很認同蔡康永的一句話:講話時最好自覺的降低音量,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的確是啊,連自己音量都控制不了的人,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

電影《窈窕淑女》里面,奧黛麗.赫本扮演的賣花女口音低俗,聲音粗魯。她意識到自己這樣只會窮困一生,付錢給語言學教授學習怎樣控制自己的聲音。最後她在舞會上言笑得體,成功扭轉了自己的人生。

3

根據觀察,有幾種情況人們特別喜歡抬高音量。

靠實力獲得認同,而不是音量

當一個人心虛的時候,他總會抬高音量來虛張聲勢。

中國有句老話,實墨無聲空墨響,滿瓶不動半瓶搖。

意思是裝滿了墨水的瓶子不會發出聲音,只有空空的瓶子才會發出搖晃的響聲。

生活中正是這樣,只有外強中乾的人,才會靠大聲說話來裝腔作勢。

其實,作為真正有實力的人,根本不需要抬高音量來獲得認同,我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實力,靠自己的道理來讓別人信服。

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層次

與其大聲責罵,不如溫和待人

憤怒的時候,有些人會破口大罵。

之前網上有一句話很火:「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

很多人評論說現在的年輕人不行,經不起責罵。但其實換位思考,誰都有自尊,不會願意被人大呼大喝。

若是對方真的做錯,在開口責罵之前,不如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用溫和的語氣來告訴對方是哪里做錯了。

在公共場合,應該禮貌地小聲說話

很多人在公共場合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音量過大,給人一種不禮貌的印象。

松浦彌太郎寫過:成年人應該注意保持安靜,如大聲說話,在餐廳和飯館會顯得很粗魯,在自助咖啡廳會顯得沒禮貌。

平常說話時,我們應該多點留意周圍的環境,如果有人表現出不滿的神色,那你就要注意自己的音量了。

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層次

電影《乘風破浪》里面,鄧超對彭於晏說:你不需要那麼聲勢浩大,控制自己的聲音才是最強大的氣場。

大聲嚷嚷總是簡單,但能壓低音量不影響他人,這才是最高級的層次,最基本的修養。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