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條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學習法則,請查收

5條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學習法則,請查收

斯坦福大學校園內。斯坦福被稱作「硅谷的心髒」,是本地創新生態必不可少的一環。

面向未來的教育的一項根本原則是成為終身學習者。無論是否錯過了去「未來學校」讀書的機會,每個人都需要終身自主學習。學習本身也是一門科學,掌握正確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丹尼爾·施瓦茨(Dan Schwartz)教授是學習科學領域的權威,他為我們提供了五條經過科學驗證有效且對不同學習內容普遍適用的學習方法,並舉出實例,從如何記憶信息開始逐步遞進,一直到與他人合作分享,構成一個學習過程的完整流程。有些內容或許聽起來很像「常識」,但若能在每一次學習中有意識地應用,一定有所助力。

自我生成

無論未來的學習如何變化,掌握一定的信息在大多數時候仍是需要的,這就涉及記憶。背誦記憶在各類學習中都扮演着基礎性的角色,卻總讓人感到痛苦,主要原因是方法過於低效。

「多讀、多背」就可以嗎?「記」和「憶」其實是兩部分,「記憶」是把新鮮事物記入大腦,「回憶」則是從記憶中回想已知事物。不同的運行機制對應着不同的規律,自我生成(generate)的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回憶」的效果。有兩條簡單的原則:一是確認目標內容是主動生成,而非被動閱讀;二是記憶練習要循序漸進,不要集中突擊。

自我生成是一種依靠回憶過程來強化記憶的學習技巧。一句話概括:越去反復回憶一件事情,將來就越容易回憶起來。聽上去易懂,但是費點腦力地主動回憶才是關鍵。舉個例子,一個極為普遍的學習行為是拿着記號筆,在教科書上把重點語句全部標黃。然後復習的時候就反復閱讀標黃的句子。又或是英文學習者拿出單詞書先讀第一個詞,比如「abandon」,眼睛再掃到旁邊的釋義,一行行一遍遍地讀下去。效果並不理想。

用類比來形容,自我生成就像鍛煉肌肉。越反復練習,力量就越會得到強化。要通過相關線索去反復回憶一件事情。「掛爐」「醬」「北京」,是不是想到「烤鴨」?這就是自我生成——想出「烤鴨」強化了對「烤鴨」的記憶。相反,如果把前三個詞和「烤鴨」都放到一起,對「烤鴨」的記憶就無法得到強化。用眼睛看若干遍,不如依靠自己的大腦主動想一遍有效。請思考,用記號筆標黃的時候該怎麼做呢?

記憶中還伴隨着大量的遺忘,「間隔效應」(spacing effect)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原計劃用30分鍾一口氣背完的內容,安排到三天中各花10分鍾回憶鞏固,一個月後進行測試記憶的效果會提升10%。

充分掌握了信息後,該如何對信息進行處理呢?那就是在大腦中構建思維模型。

自我解讀

人們認知世界的過程是構建思維模型的過程。僅僅有信息還不夠,還需要通過構建思維模型把這些信息有機地整合到一起,生成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知。一直以來「思維模型」這個術語並沒有被大眾所認知,但是它卻在學習中扮演着極其關鍵的角色。

請聽這兩句話:一隻鳥在樹枝上鳴叫,樹下站着一位女士。此時你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圖像?這就是一個極簡的思維模型,通過這個模型你可以直接判斷出鳥兒下面有一位女士,即便原文中並沒有明確寫出來。小說的人物關系圖、項目管理的流程,甚至對女朋友行為的了解,都是一個個思維模型,指導我們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去執行任務。

怎樣構築思維模型?可以用「自我解讀」(self-explanation)的方法,其過程涉及元認知。元認知是對自身思考與學習過程進行審視和調節的主觀意識——也就是說思考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比如閱讀,人們可以通過不斷進行自我解讀來審視自己的理解。一旦發現哪里解釋不通,可以有意識地放慢速度重新理解,或是回顧前文來確認關鍵信息。比方說下面這句話:「心髒隔膜把心髒分為左右兩側。右側把血液泵到肺部,而左側把血液泵到身體其他部位。」 自我解讀的高手會邊讀邊想:「所以心髒隔膜是一個隔斷,為的是不讓血液混在一起。隔膜右邊的血液是去肺髒的,左邊的是去身體的。那麼心髒隔膜就像一道牆,把心髒分隔成兩部分……分隔開後,血液就不會混在一起了。」再看原文,會發現文中確實沒有明確指出心髒隔膜是為了防止血液混合,但是善於自我解讀就能悟出這一點,也能延伸問題:「當心髒隔膜上穿孔時,身體的供氧效率是否會降低?」

自我解讀分解下來有四大步驟:第一,認識到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構建思維模型;第二,能將新信息與已知的事物聯系起來;第三,努力把新信息帶入到同一個邏輯通暢的思維模型中去;第四,及時檢測思維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邏輯漏洞。要想充分掌握自我解讀,還建議遵循這三大原則:盡量用自己的話來表達;更強調如何、為何,而不是何事、何時、何處;與之前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不斷詢問自己,二者有什麼關系?如果……會怎麼樣?

高效地記憶信息,和通過構建思維模型對信息進行有效處理,都是未來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術」。此外還需要能夠驅動自身不斷前行的動力與信念,即自我勝任感。

自我勝任感

自我勝任感是一種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目標的信念。

人在做一件事前通常會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潛在回報,二是成功概率。概率又分為客觀概率和主觀概率。其中主觀概率就是自己認為能夠成功的可能性,自我勝任感的影響就發揮在這個維度。

自我勝任感與自信心並不相同,自我勝任感是基於具體任務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通常可拆分成這四大因素:第一,勝任經驗:曾經有過成功的經驗;第二,間接經驗:看到與自己條件類似的人取得過成功;第三,社交勸導:聽到別人告訴你說你能行;第四,生理信號:感知到自己在一項活動中投入的精力與時間。

從原理上說,自我勝任感改變的背後實際上是歸因方式的改變。著名心理學家卡洛·戴維克(Carol Dweck)教授在學校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組極為重要的自我歸因方式:固定思維(fixed mindset)和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固定思維者認為智商或者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後天無法習得。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智商已達上限,便消極怠學。然而具有成長思維的人則會認為,學校課業所涉及的智商和能力完全可以通過後天努力來提高的,因此也會倍加努力。一旦具有了成長思維,就不會怨天尤人,而是把改變的權利掌握在自己手里。

以上提到的三點:如何用自我生成記憶信息,如何用自我解讀處理信息,如何用自我勝任建設心態,鍛煉了我們學習的大腦,以及奮鬥的「心靈」。接下來還要使用雙手,把內在的豐富轉化成外在的成果。

動手創造

動手創造,是一種主動創作可與人分享成果的學習方法。動手創造能夠使人具備一種主動的造物者的視角,而並非僅僅作為被動的消費者。

創造自主性能夠實現學習的良性循環。人們渴望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所收獲。當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時,自然會知道哪些做法有效,哪些是徒勞的。人們也很樂於同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從中獲取他人的反饋,包括哪些特點受歡迎,哪些有待提升反饋還可以進一步激勵人們設立新的目標和挑戰。

不少孩子在探索電腦程序時,都是從最初的「試着玩玩」和「隨便搞搞」的狀態,逐漸轉變為了「潛心鑽研」的認真參與。一旦興趣的大門打開,他們就會各種嘗試探索,即便是在枯燥的內容也會更加有耐心、毅力。來自動手實踐的成就感、參與感是學習的絕佳「打開方式」。研究顯示,學生在8年級顯露出對科學的興趣,要比分數成績更為准確地預測他們上大學時選擇科學領域專業的傾向性。

動手創造一個培養對失敗報以平常心的絕佳方法。在創造的過程中,失敗並不是一種最終的結果,只是不斷變好中的一個暫時狀態。因此失敗應當被視為過程中有建設性的一部分,而不應當被刻意迴避。

釋放出腦、心、身所蘊含的無窮能量,我們還要成就彼此,通過合作來相互解鎖對方身上的潛能。

傾聽與共享

人類的未來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創新是應對這些即將到來的挑戰最好的方式。當創新變為一種必需品的時候,多樣性的跨界合作也勢必會成為一種趨勢,是一種必備技能。高效的團隊合作還能讓每一個參與的人都共同成長,比一個人獨自學到的更多。

然而實際情況中,很多人並不喜歡團隊合作。可能是因為高傲的自尊心作祟,或者只是單純的小叛逆,「我一個人做的肯定比跟他們好」。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之所以無法高效協作卻是因為不滿足以下五大要素:共享目標、共享注意力、傾聽、協調、換位思考。

共享目標指的是參與合作的人擁有相同的目標,且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需要深刻地了解這一點,並且學會合理的溝通方式,比如如何提出建設性意見。

共享注意力指的是人們需要把注意力聚焦到同一件事物上。我們經常看到兩個小孩兒在一起玩耍,但是仔細一看卻發現他們正在各玩兒各的,完全沒有在合作,這就是所謂的「平行遊戲」。所以有意識地形成、保持共同的注意力也非常重要,防止各說各話——常見的例子是男女吵架。

傾聽,現實情況卻不甚理想,人們往往將傾聽拒之門外,主要有兩條原因:忙於表達自我而無暇顧及他人,或者單純看不上他人的觀點。傾聽這個動作並不難,難的是能否真的聽進去,這就需要克服很多心理上的障礙。通常來說,越是嘈雜的環境,安靜地傾聽越具有力量。

傾聽也要跟隨節奏,這就是下一個 :協調。當所有人在一起討論的時候,很容易把握不好發言的時機,要麼打斷別人,要麼被別人搶了先機。所以,建議在合作的過程中建立類似輪流發言的協調機制。隨着合作人數的增加,不同角色的劃分、交流機會的分配等等也會變得更加重要。

最後就是換位思考。合作的首要原因就是能夠集思廣益,把一個問題考慮全面,前面四大要素都是為了輔助信息交換,而「換位思考」則是要求人們在合作過程中充分理解他人提供信息的邏輯與動機,這會使針對問題的理解更加飽滿而立體。湊齊五大要素的合作會是一個能夠令人成長的學習機會。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教育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