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缺錢更可怕的,是沒有規則的愛

寫在春天里的成長札記

——愛與規則

2018年的春節期間,我和妻子帶着孩子給長輩拜年,在親戚家孩子看到了自己喜歡的玩具。臨離開親戚家時,孩子要帶走她喜歡的玩具。

長輩也溺愛孩子,在孩子的一番哭鬧之後,以我的遷就、妥協而收場,換來了孩子把自己喜歡的別人的玩具帶回家玩的目的。

面對孩子的任性、倔犟,讓我對自己的家庭教育有了深刻的反思,幾經思考之後忽然明白,沒有規則的愛就是—溺愛!

3歲8個月的孩子的表現,讓我深深的認識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滯後。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其實愛和規則同樣重要,猶如硬幣的正面和背面。

如果只有愛,沒有規則,尤其是對於性格外向的孩子,會變得肆意妄為。這不是孩子的問題,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教育意識出了問題。

《弟子規》是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歡的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孩子的頑劣,應該從這里開始改變。「弟子」一方面是指孩子,另一方面指學生;「規」,就是規矩。所謂: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孩子教育不好是家長的過錯。

孩子在一天一天長大,孩子需要理解ta們周圍世界的規則,ta們和別人怎麼相處;ta們能夠把一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如果ta們做過了頭,會發生什麼等等。

孩子沒有識別、判斷能力,需要父母及時幫助孩子認識和判斷周圍的事物,教會孩子察言觀色,體會別人的感受和心情。

孩子還沒有明白越是喜歡的東西,越是要有節制的道理。

我想:「現在」到了給孩子講禮儀,立規矩,談約定的時候了。給孩子設立一些日常行為規范,並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

我認為只有從小教孩子懂得「自我控制」,長大才能「自己管住自己」,成為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家庭是社會的練兵場,學校是一個半封閉的社會。由學校步入社會,須要嚴格遵守社會的規則,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為了使孩子明白社會的規則,首先要在家里制定好正確的規則,使孩子遵守這些規則,培養其責任感。

什麼樣的規矩是「規矩」呢?

規矩一開始,孩子不會明白,所以要通過具體的事例讓孩子理解其中的意義。孩子天然是願意遵守規則的,有些規則是用來構建秩序感的,有些規則是用來約束和限制的。

我們和孩子的第一項約定是:「過年期間只能說好話,什麼是好話呢?比如新年好!祝您身體健康,恭喜發財等等」。這樣做,孩子不僅懂得了規則的「合理性」,更因為規則出於他們自身,在執行時也更為自覺。

規則必須有,違反了規則,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後果不是懲罰,是做錯了的事情的自然結果或彌補行為。

到了吃飯時間不吃飯,後果就是過了飯點就沒有飯吃,要挨餓;亂丟亂放玩具找不到,後果就是沒有的玩;把書撕壞了,後果就是用膠帶再把書粘好。

規則在孩子「學習——發現」的過程中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表現不敏感,對孩子的信號不明確的話,父母一心想教給孩子的東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規則對孩子的成長,不但起着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用愛的方式去給孩子規則,孩子才能感受到規則是愛的一部分;用懲罰的方式去給孩子規則,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不是規則。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種說法:不給兒童建立規則就是暴力。

因為沒有規則的話,那麼,比兒童強大的人就會很自然地把所有的「支配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給孩子的規則是晚上可以看1個小時電視,實際上,這條規則不光制約着孩子,同時也制約了我們大人。

倘若我們沒有給孩子建立這種規則,那麼,很可能孩子能否看電視完全取決於我們的情緒:孩子表現好了,我們高興了,孩子就能多看一會兒;不高興了,說不定孩子今天晚上就不能看。

培養孩子,要教會他自我約束,要教會他如何進行感情控制,做到:即便想做也不去做的效果。比如:1.說髒話的行為不能有;2.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由自己支配;3.從哪里拿的東西放回哪里;

4.玩具和所有的公共用品,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來者必須等待;5.不可以打擾別人;6.做錯事要道歉,並且有權利要求他人道歉;7.每天上幼兒園不能遲到,遲到是對自己和老師的不尊重等等。

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明白社會規則的孩子,懂得不可以傷害別人,不可以給別人添麻煩,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能夠自我保護。

如果將孩子培養成任意妄為的人,就等於將孩子故意培養成一個人生失敗者。社會這麼大,現在你不嚴格教育,等孩子走入社會,等着社會去教育,孩子和家庭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孔子曰,「從心所欲,不踰矩」。缺乏規矩的人,總是會踩到別人的腳趾而不自知,輕則沒人願意和ta相處,重則大家會跟他作對。而不自知又造成了ta對人、對社會有一種戾氣,問題會越來越大。

缺乏見識、缺乏愛、缺乏規則,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

比缺錢更可怕的,是沒有規則的愛

比缺錢更可怕的,是沒有規則的愛

比缺錢更可怕的,是沒有規則的愛

比缺錢更可怕的,是沒有規則的愛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青眼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