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2001年,他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美國活着的傳奇之一。

2006年,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授予他最高榮譽——斯平嘉恩獎章。

2008年,小布什向卡森授予了美國平民的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

他還曾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現任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長。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左邊演員,右邊真人

然而,誰知道,這樣一位風雲人物,在小時候,曾是一位家境貧困、成績零分的孩子呢?

本·卡森8歲的時候父母離異,生活陷入貧困,他的生活和一般的美國貧困黑人兒童沒有什麼區別。他之所以成功,離不開媽媽的教育。

他的媽媽,是一位不識字的黑人保姆外兼單親媽媽和嚴重抑鬱症患者。

完全是靠着不斷的正向激勵,這位媽媽把普通甚至天賦略差的兒子培養成了世界一流的醫生。

我們來看看,這位媽媽是怎麼做的?

不斷激勵,打消孩子的負面想法。

一次,小本(媽媽也叫他本傑明)因在學校得零分被同學嘲笑而打了人,在校長室與校長交談後,回家的路上,媽媽告訴自認為很笨的小本:你不笨,你只是沒有善用才智,如果你繼續這種成績,你的餘生都要在工廠擦地板,我不想你過那樣的生活。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在家里,小本問媽媽,書上的字怎麼念。不識字的媽媽,只說自己的放大鏡要換新的了。她發現小本有些近視,給他配了一副眼鏡。沒想到,或許眼鏡的作用,小本的成績大為進步。

小本進步時,媽媽給他鼓勵,希望他做得更好,但小本仍舊認為自己很笨。媽媽絕不讓他擁有那樣的想法。她一再向他強調,他腦瓜里有很多想法,要去看到眼前以外的東西。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認為自己笨,也是現今很多小孩的想法。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家長一定要及時消除孩子的這一想法。

否則,久而久之,這一想法可能會成為孩子的自我評價,讓孩子放棄努力,孩子真的會越來越笨。

電影中的媽媽,一次又一次否定孩子自認為笨的想法,並引導他自己去獲得進步,獲得成就感,從而讓孩子相信,自己並不笨,想做的事情也能夠做到。

二、不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

雖然這位媽媽一直堅定地鼓勵孩子。但實際上,她患有嚴重的抑鬱症,但在孩子面前,她努力裝作若無其事,甚至在抑鬱到喪失一切熱情時,告訴孩子只是「那個來了」。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後來,媽媽的抑鬱,終於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她到心理醫院,向醫生求助並講述了自己的過去。

原來,她在寄養家庭長大,13歲跟了卡森先生(因為他能讓她離開寄養家庭)。雖然他們曾經過得很快樂,但當她發現卡森先生另有太太和孩子後就崩潰了。後來,她發現他販毒,就搬到了波士頓,再後來回到底特律,離開卡森先生,以打掃衛生、幫別人做保姆為生。

隨後,他透露給醫生一個秘密,她不識字,擔心孩子也成為文盲,擔心一切都不會有好結果。她隱藏自己對這一切的擔心,但最近無法壓抑這種情緒了,甚至想過自殺。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醫生建議她住院治療,貧窮的她又如何能負擔治療費用呢?善良的醫生告訴他不用擔心錢,他們一定會在找到錢。於是,她答應留下來治療。

到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每次兒子問她單詞怎麼念時,她都說自己需要新的放大鏡,原來是因為自己不識字。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雖然嚴重抑鬱,但作為一家之主的她,深知不能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而是選擇偷偷地接受治療,保護孩子生活在正常的環境之下。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正是因為父母的負面情緒,帶給孩子深深的身心傷害。媽媽的這一行為,值得我們借鑒。

三、引導孩子完成「不可能」的任務,獲得巨大成就感。

從醫院回家後,她告訴孩子自己要去親戚家,並要求孩子在自己要離開的幾個星期,熟記乘法表。雖然孩子們驚訝極了,認為那需要花一年時間,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但在媽媽離開的時間,他們仍然背誦了乘法表。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後來,因為熟記乘法表,小本成績拿到了甲,令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也獲得了巨大的自信。

四、肯定孩子的願望,並進行鼓勵。

一次去教堂做禮拜,牧師聲情並茂地講述了一個教會醫師和他太太的故事。一直認為自己沒有想象力的小本,居然根據牧師的講述,想象到了畫面。畫面中,他自己就是那個正在逃命的醫師,而一隻藍色的小老鼠救了他。他激動極了,回到家,他告訴媽媽,自己能想象到畫面,未來想當教會醫師。

媽媽告訴她,你想做什麼都可以,只要你努力。

小本心滿意足,沉浸在自己的願望之中。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每一個孩子的願望都是美好的,我們不能用跟大人的思維去評價孩子的夢想。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告訴孩子努力去實現夢想。

五、引導孩子愛上閱讀,帶孩子走向更大的世界。

從醫院回到家的媽媽,重新開始工作。

她來到一個教授家做清潔,在教授的書房,她被布滿牆壁的書驚呆了,而她仔細的打掃,也贏得了教授的驚訝和尊敬。

接着,她好奇地問教授,這些書,你都讀過嗎?

教授回答,大部分都讀過。

媽媽瞬間意識到,能獲得成就的人,和閱讀有很大的關系。於是,回到家,她走到正在看電視的兩兄弟前,「啪」地一聲關掉了電視,並規定他們每周只能在做完作業之後看2個自選節目,同時,空閒時間去圖書館看書,每周看2本書並提交閱讀報告。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兄弟倆真的去了圖書館,在睡前也堅持閱讀。而正是因為堅持閱讀,他們積累了大量的知識,也學會了有問題時向書籍尋找答案。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因為閱讀,小本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在一次地理課上,小本成為班上唯一一個回答上地理老師問題的學生。他甚至被老師單獨留下來。當他以為老師要批評他時,發現老師讓他看顯微鏡里的東西,並告訴他,他剛剛到達了另外一個世界。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閱讀能夠讓人博學,更能夠使人獲得成就感、優越感。雖然沒讀過書,這位媽媽卻意識到了讀書的作用,在艱難的環境中,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實在難能可貴。

六、不接受歧視,為孩子尋找合適的學校

由於知識面越來越廣,小本不僅能夠回答出知識問答電視節目上的很多問題,還在班上的課堂問題中對答如流。表現優秀的本傑明獲得了八年級最佳學業成績獎。

然而,在頒獎典禮上,一位歧視黑人並對白人學生們恨鐵不成鋼的老師卻用一番話侮辱了本傑明。

她對着全校學生說,本傑明是黑人,沒有父親,卻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你們的成績本該比他好,我為你們感到羞愧!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難道黑人就不能夠優秀嗎?這一番話,令本傑明媽媽感到暴怒,也讓全校師生沉默。

正是因為這番話,媽媽決定給本傑明換一個更加適合他的學校。

她辛勤工作並存夠了錢,最終如願以償。

七、主動學習

在養家的同時,媽媽也不忘自己學習。

因為清潔工作做得好,媽媽獲得了教授的好感。她主要向教授請教,讓教授教自己認字。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雖然,小本在青春期也出現叛逆,差點刺殺了同學,但最終考上了耶魯大學,在一個歧視有色人種的社會,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覺悟,一步一步實現了醫師夢。

一個貧窮的家庭,一個操勞而不識字的母親,將一個普通的、自認為很笨的普通黑人孩子培養成美國的明星醫生。靠的正是,不斷激發他的潛力,讓他一步一步獲得成就感,並對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

文盲媽媽假裝識字,培養出世界名醫 愛他,就激發他的潛力

今天的很多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讓孩子如生活在襁褓之中,沒有機會去嘗試、去動手、去發現自己的潛力,找到成就感和價值感。等孩子長大,又責怪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優秀。

正所謂,剪斷孩子的翅膀,又怪孩子不能飛翔,實在應該反思。

精彩熱文:

她是北大才女,可天妒英才,「賣米」一文看哭了無數人

他母殘疾,父擺地攤,卻以692分上清華:窮困磨礪了我堅強的意志

他是卑微的中國文盲,卻讓美國人崇拜不已,失蹤百年全世界尋找他

看哭:男孩患白血病後高考,分數遠超一本線卻可能無緣上大學

從失學的放牛娃到北大博士:我的苦難,我的大學

她是最神秘的中國奇女子,曾轟動全世界,卻消失了

和所有父母、學生一起成長,點擊最上方頭像關注「教育行動」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教育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