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生如何度過520?

關於心形線的愛情故事

網上流傳有關於數學家笛卡爾的愛情故事。笛卡爾於1596年出生在法國,歐洲大陸爆發黑死病時他流浪到瑞典,1649年,斯德哥爾摩的街頭,52歲的笛卡爾邂逅了18歲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幾天後,他意外的接到通知,國王聘請他做小公主的數學老師。跟隨前來通知的侍衛一起來到皇宮,他見到了在街頭偶遇的女孩子。從此,他當上了小公主的數學老師。

小公主的數學在笛卡爾的悉心指導下突飛猛進,笛卡爾向她介紹了自己研究的新領域——直角坐標系。每天形影不離的相處使他們彼此產生愛慕之心,公主的父親國王知道了後勃然大怒,下令將笛卡爾處死,小公主克里斯汀苦苦哀求後,國王將其流放回法國,克里斯汀公主也被父親軟禁起來。

笛卡爾回法國後不久便染上重病,他日日給公主寫信,因被國王攔截,克里斯汀一直沒收到笛卡爾的信。

就在那年5月20日,笛卡爾在給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後就氣絕身亡了,這第十三封信內容只有短短的一個公式:r=a(1-sinθ)。國王看不懂,覺得他們倆之間並不是總是說情話的,將全城的數學家召集到皇宮,但沒有一個人能解開,他不忍心看着心愛的女兒整日悶悶不樂,就把這封信交給一直悶悶不樂的克里斯汀。

公主看到後,立即明了戀人的意圖,她馬上着手把方程的圖形畫出來,看到圖形,她開心極了,她知道戀人仍然愛着她,原來方程的圖形是一顆心的形狀。這也就是著名的「心形線」。

國王死後,克里斯汀登基,立即派人在歐洲四處尋找心上人,無奈斯人已故,先她一步走了,徒留她孤零零在人間…

據說這封享譽世界的另類情書還保存在歐洲笛卡爾的紀念館里。

真相

在歷史上,笛卡爾和克里斯蒂娜的確有過交情。但笛卡爾是1649年10月4日應克里斯蒂娜邀請才來到瑞典,而當時克里斯蒂娜已成為了瑞典女王。笛卡爾與克里斯蒂娜談論的主要是哲學問題而不是數學。有資料記載,由於克里斯蒂娜女王時間安排很緊,笛卡爾只能在早晨五點與她探討哲學。笛卡爾真正的死因是因天氣寒冷加上過度操勞患上的肺炎,而不是黑死病。

5.20我愛你數學表白

上面這幾個方程的圖形着色後如下圖:

一個數學表達式擦掉上半部分後的效果:

圓的外擺線產生的「心」:

利用方程可產生各種各樣的「心」

「愛」的代碼

立體心形貌似只能由笛卡爾方程得到:

用MATLAB 畫立體心形圖像時用 isosurface 和 patch 函數:

圖形 1

f=@(x,y,z)(x.^2+ (9./4).*y.^2 + z.^2 – 1).^3 – x.^2.*z.^3 – (9./80).*y.^2.*z.^3;

[x,y,z]=meshgrid(linspace(-3,3));

val=f(x,y,z);

[p,v]=isosurface(x,y,z,val,0);

patch(‘faces’,p,’vertices’,v,’facevertexcdata’,jet(size(v,1)),’facecolor’,’w’,’edgecolor’,’flat’);

view(3);grid on;axis equal;

圖形 2

f=@(x,y,z)(x.^2+ (9./4).*y.^2 + z.^2 – 1).^3 – x.^2.*z.^3 – (9./80).*y.^2.*z.^3;

[x,y,z]=meshgrid(linspace(-1.5,1.5));

val=f(x,y,z);

isosurface(x,y,z,val,0);

axis equal;view(3);colormap([1 0.2 0.2])

圖形3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數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