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光是「教」,還有「育」

01

近日,關於國內著名高校學生吳某涉嫌弒母後潛逃三年被抓的消息,受到社會各界關注。

教育,不光是「教」,還有「育」視頻截圖

三年前,吳某母親的屍體在家中發現,被警方確定為嫌疑人的吳某卻人間蒸發。如今「逆子」歸案,讓關注此案的人內心石頭終於落了地。但在這起被稱為「連小說都不敢這麼寫」的弒母案中,最詭異最恐怖的一點是:所有認識吳某的人,都無法說明他為何要處心積慮地殺害相依為命的母親?因為,這個嫌疑人在鄰居、老師、同學和親朋眼中,強大自律,懂事有禮;天賦異稟,才氣逼人;理智冷靜,有愛有趣;孝順懂事,堅強成熟,是個「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

如今,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吳某「學霸」光環下隱藏的面具將會一層層被剝下。華人頭條小編關注到,周邊的成年人談論到這個話題時,不約而同地說了一句: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02

教育,一個永恆的話題,一個關於人一生、關乎民生的大問題。

這些年來,華人頭條在不同的場合(尤其是互聯網上),時不時地會看到有人發表自己對於中國教育的看法。當然,說利大於弊的有,說弊大於利的也有,說利弊均衡的也有。

小編不想以現行教育體制的利弊來說事,而想說說「教」和「育」。

這就不得不提及「教育」的含義。當然,其實很多人都明白——教是教書,就是老師讓學生受教,育是育人,就是培養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等。

然而實際上,近些年中國人所接受的教育,在大多時候,都變成了「教」,而沒有「育」,或者是「育」的不夠。

03

從學習唯物辯證法開始,小編就明白,評價任何的人、事、物,最得當的方式是——優點、缺點一起說。

所以,出於理性和客觀,首先要談及教育做的好的地方———教。

舊中國經濟落後,一窮二白,教育凋零,80%以上的人是文盲。經過60多年的努力,新中國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行免費教育,有些地區已普及高中教育,同時也基本解決學生進大學難的問題。

此外,截止2017年底,除港澳台地區,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38萬所,比上年增加2105所,增長0.41%;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0億人,比上年增加545.54萬人,增長2.06%;專任教師1626.89萬人,比上年增加48.72萬人,增長3.09%。

教育,不光是「教」,還有「育」中國教育發展現狀

把這些數據歸納成一句就是:在「教」這方面,中國的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

華人頭條小編認為,在這13億多人口的大國,教育經費相對偏少的情況下,能辦成這樣的大教育,難能可貴。

而這些年來,不少中國人在各種世界級的學術比賽上獲得的佳績,以及國人對於教育和受教育的推崇,和基礎教育的學制、規模、普及率,也足以能證明中國的「教」是成功的。

04

另一方面,小編覺得全社會都有必要認識到,教育不僅包括學存粹的書本知識,也包括品德、體能、心理素質、自立能力、對於人生的思考的能力等的培養,也包括美術、音樂等的學習。

教育,不光是「教」,還有「育」某中學的一堂音樂課

但平心而論,中國的教育,在這些方面,尤其是育人的方面,做的又如何?

小編時常能了解到,在一些地方的學校里,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被各種文化課所擠壓,「這節美術課改成上數學課」這樣的話語、事例,隨處可見。難道美術、音樂、體育這些課,就毫無用處嗎?就「低人一等」嗎?

中國的「育」,確實做的不好,體育、音樂、美術,這些課程,在許多甚至是大部分的中小學,一直不受重視。雖然這一兩年或多或少有所改觀,一些學校又開始重新重視起這些課程的安排,不少家長也開始重視對孩子的體美音的培養,但小編覺得做得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改觀),尤其是在對中小學生,甚至包括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自立能力等的培養,還遠遠不夠。

05

著名的企業家馬雲的這些話,小編覺得非常適合評價育人的重要性——

「其實學生一輩子最容易記住的,是從音樂、美術、體育里面告訴他做人的道理。現在的孩子讀書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各方面差了很多。」

「音樂、體育、美術這些東西,讓一個孩子真正成為一個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教的主體是老師、學校,但是育的主體是家庭,家長得參與進來,子不教父之過,父母也很重要。」

教育,不光是「教」,還有「育」馬雲在談中國的教育

06

「我們的教很成功,我們的育需要改進,所以我們的教育也需要改進。因為教育不僅是教。」

小編覺得,這不僅是小編個人的看法,也是當下教育的實情。當然,若要改變現狀,不僅需要較長的時間,也需要多方的參與——諸如學校、老師、家長、政府、學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願我們的教育越來越好。

 (以上文字內容由「華人頭條」原創,圖片均來自網絡,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