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 當一名學霸,難道也有錯??

張居正 當一名學霸,難道也有錯??

張居正像

張居正(1525年—1582年),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內閣首輔,輔佐萬歷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歷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根據「歷代登科數據庫」中的張居正人物小傳記載,「字叔大,一字伯端,號太和。湖廣荊州衛人。明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第二甲第九名,賜進士出身,選庶吉士。初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右中允,侍裕邸講讀,右諭德,侍講學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終官至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贈上柱國,諡文忠。」

張居正 當一名學霸,難道也有錯??

數據庫收入的《嘉靖丁未科進士序齒錄》,把張居正一家幾代的學歷都給公之於眾了。其中,「父文明,生員」。生員,也就是秀才。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20歲中了秀才後,屢試不第。

張居正 當一名學霸,難道也有錯??

而張居正自幼聰慧,兩歲開始識字,12歲就中了秀才,13歲那年參加鄉試原本有希望中舉,但當時的湖廣巡撫顧璘愛惜人才,有意讓這位神童接受「挫折教育」,硬生生讓張居正落榜了。

直到三年後,張居正才通過第二次鄉試中舉。不過這時他才16歲,實現了父親張文明數十年未能達到的目標。

20歲,張居正第一次參加會試,居然又落榜了。這次,沒有幕後操作。多年以後,張居正在給兒子張懋修的一封信里反思道:

「吾昔童稚登科,冒竊盛名,妄謂屈宋班馬,了不異人,區區一第,唾手可得,乃棄其本業,而馳騖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舊業已蕪。今追憶當時所為,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甲辰下第,然後揣己量力,復尋前轍,晝作夜思,殫精畢力,幸而藝成。」

意思大概是,第一次考上之後,驕傲自滿,不認真補習應試知識,反而四方閒讀,結果失敗了。

張居正 當一名學霸,難道也有錯??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23歲的張居正再次入京參加會試,二戰告捷,從此走上仕途。

張居正的兒子們也科場得意。《嘉靖丁未科進士序齒錄》:「子:嗣修,丁丑榜眼;懋修,庚辰狀元;敬修,庚辰進士……」

張居正的考試經歷也是格外有趣。可謂學習太好也是一種錯。

因為太出眾,反而讓考官給他挫折教育;因為太出眾,自己也飄飄然,又經歷一次挫折。

張居正的考試經歷,也是科舉史上的一段趣聞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教育能見度